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观察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全国各地学者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现就近10年来的有关报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1 常规生化指标 毛氏等观察到本病阴虚型的尿肌酐、尿素氮明显高于正常,而阳虚型又明显低于正常;同时观察到阳虚者肾功能CCr、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阴虚者,尿蛋白定量又明显高于阴虚者。并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相同的CCr和尿素排泄量时,肌酐系数及肌酐、尿素、钾、磷、镁的排泄量阳虚型明显低于阴虚型,提示该病患者肌体营养状况和能量代谢阴虚与阳虚间存在差异[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慢性肾炎患者阴虚和阳虚的病理生化学基础。慢性肾炎患者在相同的 Ccr 和尿素排泄量时,其肌酐系数以阳虚者明显低于阴虚者。肌酐、尿素、钾、磷、镁的排泄量也以阳虚者明显低于正常人和阴虚者。提示本病阳虚系机体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降低,而阴虚系机体营养状况一般或偏低,而能量代谢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医阴虚、阳虚的研究已有不少实验报导。上海第一医学院曾报导肾阳虚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紊乱,尿17羟(17-OHCS)低于正常。上海中医学院曾观察到阴虚肝火旺患者尿17-OHCS增高,阴虚心火旺患者尿儿茶酚胺(CA)增高,阴虚心肝火旺患者则两者均增高。我们在研究阴虚火旺证的过程中,发现少数心火旺患者在尿CA增高的同时,尿17-OHCS低于正常,对这些患者进一步辨证,发现除了伴有失眠、心悸、烦躁等阴虚心火旺的见症外,同时伴有四肢不温、脉虚软无力等阳虚症状。根据实验指标及临床症状,上述患者可能属于肾  相似文献   

4.
阴虚火旺甲亢患者尿羟脯氨酸排量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虚火旺证患者尿17羟类司醇(17-OHCS)和儿茶酚胺(CA)排量的变化,本室曾作过报导。并对同病种(甲亢、高血压)不同证的病人进行了尿17-OHCS和CA排量的测定,同时观察了部分阴虚火旺患者经中医辨证施治后,上述指标随着阴虚火旺证的缓解而得到改善。结果表明,同属甲亢(或高血压)患者,其尿17-OHCS和CA排量变化与阴虚火旺的辨证分型密切相关,提示不同证有不同的物质基础。毛良等测定了同一病种(甲亢、高血压等)阴虚火旺患者尿肌酐和尿素氮排量,观察到甲亢或高血压阴虚火旺患者的尿肌酐和尿素氮排量,明显高于正常或阴虚而火旺不明显者,提示阴虚火旺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可能增强。为了进一步观察蛋白质分解代谢产  相似文献   

5.
甲亢患者阴虚火旺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阴虚火旺与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儿茶酚胺(CA)排量的关系,我们曾作过报道,观察到阴虚肝火旺患者尿17-OHCS排量增高;阴虚心火旺患者尿CA排量增高:阴虚心肝火旺患者两项指标均增高。患者经用滋阴泻火法治疗,随着阴虚火旺证的改善,尿17-OHCS及CA排量也趋向正常。本文进一步观察了44例伴有阴虚火旺证的甲亢患者尿17-OHCS及CA排量的变化,并以22例非阴虚火旺及7例阳虚的甲亢患者作对照,以确证尿17-OHCS及CA排量与阴虚火旺证的关系是否适用于与肾上腺素能及垂体-肾上腺皮质活动密切相关的甲亢患者。同时又对16例伴有阴虚火旺证的甲亢患者作治疗前后的观察,初步探讨了中药治疗伴有阴虚火旺证的甲亢患者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6.
阴虚火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国内研究阴虚阳虚的报道日渐增多,探查阴虚阳虚的物质基础的工作,过去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等几个方面,所获结果,初步提示阴虚和阳虚可能主要与患病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胶功能改变有关。有人报道阴虚火旺患者尿儿茶酚胺含量常高于正常,由此提示阴虚火旺可能与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机能活动增强有关。也有人报道阴虚火旺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机能活动亢进或肝脏灭活功能增强有关。而阴虚火旺与肾素——血管紧张索系统(RAS)之间是否存在某种  相似文献   

7.
阴虚火旺患者尿中肌酐、尿素及儿茶酚胺排泄量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组成及生理现象都可分为阴、阳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例如气、火、热、动、燥、明、快、兴奋等为阳,而其对应的形(血)、水、寒、静、湿、暗、慢、抑制等为阴。分析以上阴阳含义,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人体能量代谢这个中心问题,因此可以设想,在人体阴阳平衡紊乱时,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也主要为人体能量代谢的异常。为此我们选择了内生肌酐(肌酸的代谢产物)与尿素(蛋白质的代谢产物)的排泄量,作为有关能量代谢和营养状况的观察指标,研究了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和消化性溃疡等阴虚火旺患者的尿肌酐量、尿素量与正常人之间有否明显差异?对于高血压病与甲亢患者,同时又测定了尿儿茶酚胺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阴虚火旺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一阶段我们曾对61例多病种阴虚火旺证患者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儿茶酚胺(CA)的排量进行了观察。发现不同病种的阴虚心火旺证患者尿CA排量增高;阴虚肝火旺证患者尿17-OHCS增高;阴虚心肝火旺证患者则上述两项指标均增高。可见,相同症状的多种疾病可有某些相同的物质代谢变化。因此进一步选择了75例五种类型不同证的高血压患者,观察其尿CA和17-OHCS排量变化。并对11例阴虚心火旺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中药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从而验证高血压患者尿CA和17-OHCS排量变化能  相似文献   

9.
阴虚和阳虚,是中医病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类病理状态.上海第一医学院脏象研究室顾天爵等~([1])曾观察到肾阳虚患者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简称尿17羟)的排泄量显著低于正常值.经中医温肾、补肾等法治疗后,随着肾阳虚症候的改善,其尿17羟排泄量又可恢复至正常范围.肾阴虚患者的尿17羟排泄量的变化幅度较大,高低不一.阴虚和阳虚,在中医病理学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病理状态.既然尿17羟排泄量的降低是反映肾阳虚的客观指标之一,那么,为什么与肾阳虚相对的肾阴虚,它的尿17羟排泄量的幅度会如此之大呢?为此,我们于1975年起,重复了这个实验,先后观察了57  相似文献   

10.
甲亢病人血浆cAMP含量变化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曾报道阴虚心火旺患者尿儿茶酚胺(CA)排量增高,阴虚肝火旺患者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排量增高,而阴虚心肝火旺患者尿CA、17-OHCS排量均增高,非阴虚火旺或阴虚火旺不明显患者则此两项指标均属正常,这在对不同病种及同一病  相似文献   

11.
杨运高 《新中医》1989,21(8):1-2
慢性肾炎向以阳虚论治者多,而实践证明,肾阴虚也是慢性肾炎病变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性肾炎随着病程迁延或病变加重,有一个由阳虚向阴虚的转变过程。慢性肾炎肾阴虚型之水肿发生与肾阴虚,阴阳不能互根,或肾阴虚影响肾间动气,三焦气化失常等有关。在治疗上以滋补肾阴法治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慢性肾炎的防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及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16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体质分型,并收集黏膜炎症及炎症诱因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6例慢性肾炎患者体质以兼夹质30.1%、阳虚质17.6%、气虚质13.4%、阴虚质11.1%为主要类型;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31.9%、气阴两虚22.2%、脾肾阳虚21.8%为常见证型;反复呼吸道炎症在黏膜炎症中最常见(69.9%);脾肾气虚型体质主要为平和质和气虚质(P0.01),气阴两虚型主要为气虚质兼阴虚质(P0.01),脾肾阳虚型主要为阳虚质(P0.01),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为阴虚质(P0.01),阴阳两虚型主要为阳虚质兼阴虚质(P0.01),湿热证主要见于湿热质(P0.01),血瘀证主要见于阳虚质(P0.01);反复呼吸道炎症在气虚质及阳虚质中多见(P0.001),慢性皮肤炎症在气虚质兼阴虚质及湿热质中多见(P0.05),慢性胃炎与长期大便不成形在阳虚质及气虚质多见(P0.05);气虚质、阳虚质患者易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P0.01);气虚质、阳虚质及阴虚质患者易受饮食因素影响(P0.05);睡眠不佳在气虚质、阳虚质中多见(P0.05);劳逸因素在气虚质中多见(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四者之间密切相关,从优化体质入手,改变生活方式,消除黏膜炎症,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及现代医学方法多靶点防治慢性肾炎,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阴虚火旺证脉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内经》总结了中医诊病的依据和辨证纲要,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因此,在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很多学者首先从事对阴虚、阳虚的机理探讨,于是作为诊断主要手段之一的诊脉的客观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结合临床工作和实验室指标,对34例阴虚火旺病人和14例偏阳虚的病人进行脉图的测录和分析。观察对象和方法根据1979年上海中医学院拟定的阴虚火旺辨证标准,对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阿狄森氏病、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敏感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的差异。方法 131例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阴虚阳亢组24例,痰湿壅盛组28例,阳虚水泛组79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白蛋白(MA)、尿α微球蛋白(A1M)、尿免疫球蛋白G(IGU)、尿蛋白肌酐比(MA/CR)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与阴虚阳亢组比较,痰湿壅盛组和阳虚水泛组eGFR降低(P0.05)。与痰湿壅盛及阴虚阳亢组比较,阳虚水泛组MA、A1M、IGU明显升高(P0.05)。与痰湿雍盛证比较,阳虚水泛组MA/CR升高(P0.05)。各组间尿NAG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阳虚水泛证患者肾脏损害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尿渗透压值为指标观察了中医辨证与尿渗透压水平的关系。在110例病人中,发现阳虚组和阳虚挟实组、阴阳两虚组和阴阳两虚挟实组尿渗透压平均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所有虚证组和虚中挟实组均明显低于实证组;且阳虚组和阴阳两虚组均明显低于阴虚组。此结果提示尿渗透压测定在阴阳虚实辨证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本病为变态反应的病理特点及机理,运用祛风活血法,以虫类药为主组成五虫汤治疗蛋白尿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本组病例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1岁,平均2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按中医辨证分型属气虚者9例,阳虚者14例,阴虚者5例,血瘀者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中阴阳虚体质对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阳虚质和40例阴虚质者均以丙泊酚麻醉施行人流术,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阴虚质组诱导麻醉时间明显短于阳虚质组(P<0.05),且丙泊酚诱导剂量、总用量明显低于阳虚质组(P<0.05)。结论阴虚质患者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阴虚内热","阳虚外寒"和能量代谢有否内在联系?是许多研究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七十年代初,Edelman 等提出细胞中消耗能量最多的是钠泵(Na~ 、K~ -ATP 酶)。钠泵所消耗的能量估计占整个细胞总能量的40~60%。因此,在机体热生成中占重要地位。这个理论为许多实验所证实。那么,阴虚内热是否与钠泵相关呢?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为阳虚的一些疾病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等患者,其血浆 cAMP/cGMP 比值偏低;而辨证为阴虚(尤其是阴虚火旺)的一些疾病患者,如甲状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青年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并比较男女性别差异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以17~23岁新生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正常高值血压标准纳入群体;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编制体质自测表,通过网络问卷开展体质调查;根据体质判断流程和标准获得纳入群体的体质,首先对整体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然后分为男女性别群体,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正常高值血压青年828人,其中男390人,女438人。纳入群体整体体质分布特征为:平和质为544人,占65.7%,偏颇体质为284人,占34.3%;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136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47.9%,其中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等;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148人,常见有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阴虚质+气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等类型。从不同性别而言,男性平和质为240人,偏颇体质为150人。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63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42.0%,其中主要体质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常见有阴虚质+气虚质+其他、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等。女性平和质为304人,偏颇体质为134人。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73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54.5%,其中主要体质也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常见有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阴虚质+气虚质+其他等。不同性别比较平和质与偏颇体质的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中单一体质占整个偏颇体质的百分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提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男性的偏颇体质高于女性,在偏颇体质中,女性体质更为单一,男性则倾向于兼夹体质。从偏颇体质的分布特征而言,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别,也与整体人群偏颇体质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与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等体质关系密切。结论:正常高值血压青年群体存在着部分偏颇体质,其中男性群体偏颇体质发生率高于女性群体,且以兼夹体质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