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则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在临床药物应用中,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常见并且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使用抗生素合理对疾病的治愈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尤其儿科患儿自身发育尚未完善,不良反应尤为严重,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抗生素在儿科中应用须慎重、确切,更要求剂量恰当.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1].本文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不良后果、合理使用原则、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利于在儿科中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小儿静脉输液能使药物达到快速、高效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新药临床使用的增多,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轻微的输液反应一般对病人不产生影响,严重的输液反应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而且可能造成急性脑水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或终生残疾,是儿科常见的医源性急诊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使用抗感染药物非常广泛,合理有效地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关系到患儿的身体健康,也反映出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文章总结分析了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儿科住院病例共143例。其中男79例,女64例;感染疾病134例,非感染疾病9例;平均年龄4.6岁,实际年龄1天~14岁。抗感染药物使用,见表1。本组病例共使用抗感染药物25种,其中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13例;头孢菌素类9例;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28例;青霉素类或红霉素+其他抗感染药24例;头孢菌素+其他抗感染药19例;青霉素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2011年来该院儿科住院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其中使用的抗生素的种类、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出结果。结果在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这些药物在儿科的治疗中都比较常见,用量也不尽相同。而且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多少会对器官产生一些危害,例如:肝脏、肾脏、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结论抗生素是治疗儿科疾病的有效用药,但是,在为患儿选择用药时一定要谨慎,由于小孩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更大,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严格控制用药的品种和药量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病情,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绍元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894-1895
目的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促进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收集的10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整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8例中报告分析显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滥用以及药物的错误使用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促进广大患儿的健康成长,医疗部门应该加强药品检测工作,推进对儿科药学的研究,加强对患儿的关注,提高家长安全用药意识。以此为儿童用药提供-个合理、安全、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在儿科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儿科 2 2 0份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资料与方法随机抽查我院 2 0 0 0年 1~ 10月儿科住院病历 2 2 0份 ,其中男性 135人 ,女性 85人。年龄 1天~ 30天 49例 ,~ 12月 5 3例 ,~ 3岁 5 2例 ,~ 7岁 5 0例 ,~ 12岁 16例。住院时间 1~ 2 3天 ,平均住院天数 5 61天结  果1 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使用情况见表 1。表 1 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的使用情况病种病例数 使用抗菌药物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理用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均为合理用药患儿,对照组为不合理用药患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生病了就要用药物来治疗,你知道应该怎样使用口服药吗?你可能会说,只要吃下去就行了。殊不知,口服用药服用不当,不但不会起到好的效果,还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药物能治疗疾病,也能导致疾病,只有正确合理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以及将不良反应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上治疗一种疾病,常有几种或数种药物可以采用,选择哪几种药物治疗才能做到选药合理,使用正确,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临床作用,主要是根据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来决定。  相似文献   

10.
合理用药中护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医学和临床的发展,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显得重要,新的药物层出不穷,无疑对减轻病人痛苦、防病、治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一种药物,除了防病、治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用药不合理现象也不断出现,为了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开展合理用药,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搞好合理用药,单靠医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药师的参与和护理人员的协作,目前  相似文献   

11.
医疗质量管理中,控制临床医疗环节质量,评价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监控和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导致药源性疾病。目前不合理用药现象较普遍,影响因素较多,有些已经发展到滥用药物的程度,不但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如不引起足够重视,最终甚至  相似文献   

12.
陈小燕 《现代保健》2013,(2):156-157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进行给药,且药物给予剂量以及使用疗程应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所负担的药物费用对患者自身病情以及社会均价有所值。儿科用药剂量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对患儿进行相应诊断后,给予的单次用药剂量或单日用药剂量偏多或偏少。在进行治疗时,应遵循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或较少不良反应、服用方式较为方便易操作以及价格相对合理的药物为原则.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患儿实际病情采用适合的给药途径,考虑患儿的体质、疾病种类、药物敏感度等综合情况进行给药剂量的判断,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本院200例儿科病例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儿科用药常见问题,并分析出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结果 儿科用药的不合理情况比较常见,产生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由于儿童与成人体质,免疲力以及发育方面的差异,儿科用药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规范和完善儿科合理用药的制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儿童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药品本身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所以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临床医学中,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药物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所以在药物治疗中要合理用药,预防药物毒副作用发生。下面我将从合理用药原则、理解药物说明书、特殊人群用药、处方药使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知识出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消化内科用药特点,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出相应药物管理措施,为儿科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用药处方,总结小儿常见的急性口炎、急性胃炎、急性肠胃炎三种消化系统疾病,通过医师用药与对症处理分析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用药特点。结果15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多采用阿糖腺苷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采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进行对因治疗;利用多潘立酮、多酶片、阿托品等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患儿病痛。结论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物治疗应规范合理用药,不断提高医师及药师用药水平,有效提高患儿用药效果,避免出现主治医师因不熟悉临床药物等原因导致发生用药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宗纲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96-196,198
药物和临床医药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也对药学lT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药物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联用情况经常会发生。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利用的监管和培训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列举目前常见的几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和病症,以及主要提高药物合理性的方法,希望能对此领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物、平喘药物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最常用的药物。近二十年来抗菌、平喘药物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药物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使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这些药物在治疗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甚至严重致残或致死,使病人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在本期专题讲座中,国内知名的呼吸专家将详细介绍有关抗菌和平喘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医生了解、熟悉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好地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是十分有益的。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界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常用剂量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意外的、与防治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联合其它药物一同使用会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旨在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2013年9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存在此方面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共70份,研究这些资料中患者不良反应涉及到的身体器官以及临床表现。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大多为过敏以及肠道方面,神经、血液等方面人数较少。不同器官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的表现也不同。结论:在临床治疗上,将头孢菌素与其它药物联用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应引起医疗人员重视,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以此来减轻患者痛苦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加以总结.方法:按照用药不同,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儿科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使用其他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将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具体表现加以对比和统计.结果:通过观察可知,阿奇霉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发热、抽搐、过敏性皮疹等,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56%(42/75)、20%(15/75),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科临床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且类型复杂,需要临床人员加强注意,合理用药并配合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此米菲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为药物在妇产科疾病医疗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作用。方法:采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份某院妇产科科室患有妇科疾病并且使用此药物的60例病患进行观察总结。结果:在经过治疗使用后发现,此药物主要用于子宫肌瘤、终止妊娠和不正常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上。同时,此药物也在抗早孕、催经中得到广泛使用。结论:此药物对于有各类妇科疾病的以及紧急避孕和终止早中期妊娠有明显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对于病患来说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