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医学杂志》2016,(22)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CIMT,观察组在强制运动疗法基础上配合上肢机器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和6周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联合CIMT效果显著,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通过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在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入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为运动想象疗法治疗.针对临床治疗前后FMA和MBI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FMA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MBI评分情况,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通过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在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三维步态情况、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强化患者的平衡功能,提升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步态,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采用背景音乐治疗。两组常规康复训练时间和强度相同。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治疗组NIHSS、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FMA和MBI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合作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间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运动疗法。对比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药品品种和用量均无较大差异。三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Meyer以及Barthel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Fugl-Meyer及Barthel平均评分明显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中,运动疗法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林芳堃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5):119-120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其上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3个月后比较2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上肢肌张力量表(MAS).结果:2组MBI、FMA、M A S值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辅助训练可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属于高致残率疾病,患者常遗留有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伴随着患者对功能恢复需求的不断提高,康复医学各项治疗技术也快速发展。运动想象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主动中枢干预技术,可由患者大脑自主发起,并激活感觉运动网络从而加速肢体功能的修复。预防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康复理念的不断演进,全周期功能保护和残疾预防的策略在脑卒中上肢康复的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可激活上肢运动神经网络,预防功能失用;在恢复期可加速神经功能重塑,减轻上肢残疾;在后遗症期可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上肢功能表现,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该文围绕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全周期的功能保护和残疾预防中的应用,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上肢机器人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排列法将本院于2021年1~12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17例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18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上肢机器人联合PNF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两组干预前ARAT评分和F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ARAT评分和FMA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其中试验组干预后ARAT评分和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M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MBI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上肢机器人联合PNF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重回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1)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训练30天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上肢板块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 护理30天后,观察组FMA上肢板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机器辅助训练可以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正>影响脑卒中后功能恢复后果的因素很多,以偏瘫为例,下列因素会对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重要影响。部位以内囊后肢影响最大,同样大小和性质的脑损害如果发生在内囊后肢,引发的偏瘫最难恢复。大小脑损伤体积的大小表明神经系统破坏的程度,破坏程度大的后果就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1)。对照组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Dual-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limb scale,FMA-UL)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测评量表对患者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L、ADL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矿泉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来我院疗养的50例患者,主要是采取功能锻炼和矿泉治疗,并辅助予综合性的护理.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与护理,能够完全自理的患者达到10例,占12.5%.而其他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并达到了100%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通过矿泉疗法的运用,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并进行心理指导和饮食干预,会使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的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肢各关节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康复疗效。(方法)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上肢各关节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肢的综合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上肢合并症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在偏瘫患者治疗中,注意患者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运动想像"(motor imagery,mental practice)是指运动活动在内心反复地模拟、排练,而不伴有明显的身体运动[1].笔者对2007年沧州卫校医院门诊治疗2例外伤性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进行了"运动想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卒中中重度偏瘫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分析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2020年01月到2021年01月期间,选取60例脑卒中中重度偏瘫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西医组实施补阳还五汤配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运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其中以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