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尿激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尿激酶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用于研究样本,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样本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通过收集患者经相同治疗周期后心绞痛发生频率、发病后持续时长,以及总体临床治疗有效性,借此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临床结果表明,研究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绞痛发生频率、发病后持续时长均显著降低,同时治疗有效性也有效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改善其心血管功能,对于促进其预后效果提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极具价值,值得在临床心血管内科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血管患者,分别给予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临床治疗后,急性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急性左心衰90.48%,急性心绞痛93.02%,急性心肌梗死87.10%.结论:对急性心血管患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最合适的治疗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院前急救患者125例,记为治疗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患者75例,记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和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院前急救患者125例,记为治疗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患者75例,记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和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及治疗后,42例患者在中有39例已渡过危险期,死亡患者有3例.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20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自行来院接受院内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由120急救医生接到医院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大大改善,应该在广大群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进行急诊溶栓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1.4%,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6.4%,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具有更好疗效且降低了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杨峥  张凯 《时尚育儿》2016,(3):168-168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探讨内科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例,对其急性脑出血内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存活48例,死亡8例,存活率为85.7%。结论急性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病非常急,进展也非常快,有较高的致残率,应该有效应用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来展开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2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年龄在4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6)岁.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病患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对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99例,应用氯吡格雷配合急诊PCI治疗)、实验组(99例,应用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谱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CK-MB、cTn Ⅰ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16.16%),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的效果更佳,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医院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7.27%,例次感染率为33.4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69.50%),其次为泌尿道(12.06%)、胃肠道(10.64%);筛选出住院天数、心力衰竭、泌尿道插管、人住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抗菌药物应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分析急诊护理路径以及传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l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以随机分组。对47例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选择急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干预;对43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临床选择传统护理的方法进行千预;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在急诊停留时间、临床急救时间以及分诊评估时间几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急救护理的过程中,临床有效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将患者的抢救效率显著提高,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的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药结合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中医药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得到有效降低,同时降低持续时间,进一步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血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绞痛16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急性左心衰竭12例,急性肺栓塞8例。按照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结果:从最终结果来看,经过治疗后急性心绞痛有14例出现好转,其总有效率为87.5%;急性心肌梗死有22例出现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1.7%;而急性左心衰竭有12例好转,急性肺栓塞有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血管患者时,应该尽可能进行预防,发现情况就要及时进行确诊,采用有效治疗能够缓解病情,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患者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共选择15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死亡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血管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血管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LVED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心血管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症类型及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2008年3月—2010年6月间在该院就诊的7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中,42例患者为男性,28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58.3±2.1)岁。7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中,主要病症包括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等,针对患者具体病症采用相应有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对应治疗,各类病症患者的总有效治疗效果都很可观。结论及早的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0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被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运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溶栓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心绞痛、心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在不良反应中患者发生心机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