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预防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振杰 《中国保健》2010,(10):74-75
流行性腮腺炎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急性传染病,除临床常见的腮腺肿大外,还有很多严重并发症,尤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对睾丸、卵巢等生殖腺危害较大,并可累及胰腺等其他腺体。为了提高预防控制工作水平,笔者对该病的免疫预防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免疫预防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随着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又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目前,泛美卫生组织(PAHO)制订的2000年消除麻疹目标已基本实现,WHO欧洲区和东地中海区也制订了201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2005年9月19—23日,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在新喀里多尼亚首府努美阿召开第56届会议,通过了到2012年消除麻疹的决议。因此,今后中国控制麻疹工作将进入到消除麻疹时期。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Mu 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因其临床症状较轻且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而常被人们忽视。实际上 ,该病发生的病理变化及造成的危害远非局限于腮腺 ,而有延及各腺体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以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但可以侵犯各种腺体组织及神经系统等。近年来,腮腺炎仍有局部暴发,且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多、住院患者及成人患者增加。为进一步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变化,本文对2007年5月-8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35例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泰安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降低发病率,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泰安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187、133、155、289和421例,年平均发病率在4.23/10万左右;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新泰、肥城、泰山区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11-2月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9岁。结论泰安市需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05~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大兴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从年份、地区、人群等方面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大兴区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共1511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月均有发病,以4~7月份最多,共581例,占38.45%;发病人群年龄以3~15岁组为主,占80.15%;病例集中在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街道;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 学生、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集体单位儿童的疫情监测,规范流腮疫苗接种,开展疫苗接种后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品监测等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延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延安市报告腮腺炎4 324例,年平均发病率25.40/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59.1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5.80/10万;2004-2011年腮腺炎共暴发19起,暴发病例数2 966例(68.59%),发病呈明显冬季高峰,11~12月份发病1 672例(38.66%),5~9岁儿童发病最多1 991例(46.05%),职业以学生为主(67.11%).结论 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11~12月为发病高峰,5~9岁儿童和学生是发病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8.
2007-2008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7-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绵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917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6.99%。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份呈现发病高峰(46.49%),以学生(57.22%)、幼托儿童(20.05%)为主,5~9岁占42.48%。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学生及幼托儿童,春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07—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怀柔区2007—2013年流腮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北京市怀柔区共报告435例流腮患者,年均发病率为16.39/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城区和平原发病率分别为20.35/10万和18.58/10万,浅山区和深山区分别为13.88/10万和3.11/10万;男性发病率为20.53/10万,女性为11.95/10万;1~15儿童是病例总数的92.93%。结论 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5岁为主,城区和平原发病率高于山区,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1~5岁为主。学生和托幼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应高度重视学校等集体,单位流腮散发病例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坪区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高坪区2004-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17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40.21/10万;4-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60.82%,以学生1 034例(78.51%)为主,4-10岁组占发病总数的88.38%。结论高坪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4~7月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1.
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危害严重,传播迅速.自1961年以来发生的第7次世界大流行,波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10月,在印度南部的马市发生O139霍乱流行,几周之内传播到印度其他地区.同年12月,孟加拉国出现相同霍乱的流行,随后传入其他国家,被认为可能是霍乱第8次世界大流行的开始,其特异性预防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乙肝疫苗应用已使其成为可能。该文简述早产儿对乙肝疫苗应答特性和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迄今为止缺乏理想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明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5,(15):2692-2693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赣榆县2004-2013年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赣榆县腮腺炎疫情使用Excel和SPSS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赣榆县共发生腮腺炎1 3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0/10万;3-7月为发病高峰(占64.92%);发病水平呈地区性差异;男女性别比为2.89∶1,≤20岁的人群占94.02%,学生占77.39%;接种麻腮风疫苗的2~7岁年龄组发病率低于无麻腮风疫苗免疫史的8~20岁组发病率。结论 按照目前国家的免疫策略不能在短期内控制或大幅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针对高危人群调整免疫程序,减少免疫空白,同时在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水痘及其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水痘 (Varicella)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的病原体(VZV)可以通过喷嚏、咳嗽飞沫等经呼吸道传播 ,或直接接触传播。病人通常在发病前几天至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在易感人群中出现 1例水痘病人 ,就很难预防水痘在该群体中的爆发。现对水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水痘疫苗可以用于作为个体水平的预防接种 ,以保护易感青少年和成人免受VZV感染 ,也可以用于群体水平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的一部分 ,对所有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但对个体水平的接种是不能够改变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的 ,只有通过大面积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 ,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疾病的传播才能得到有效的阻止乃至最终消灭  相似文献   

16.
百日咳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由于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婴儿和重症患者易并发肺炎、脑病等.随着百日咳疫苗的普及预防接种等措施,其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至今尚未在全球控制.近年来,全球百日咳发病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疫苗覆盖率较高的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屡有局部暴发或流行的报道,通常将此现象称之为百日咳再现(reemergence of pertussis)[1].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预防措施的落实,一些经黄的传染病在逐渐减少或得到控制。1978年肆疟全球几千年的天花被消灭,WHO推行扩大免疫规划(EPI)以来,一些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发病率明显下降,消灭第二种火第三种传染啊也指日可待。面对...  相似文献   

18.
19.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及免疫预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f,EHF)是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类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欧亚大陆许多国家流行,而中国流行最为严重,每年发病5—10万,占世界总发病率的90%以上。推广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较为有效的手段。1981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灭活菌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现已成功研制出了3种疫苗(地鼠肾细胞疫苗、沙鼠肾细胞疫苗及纯化乳鼠脑疫苗)。但EHF疫苗刚刚大  相似文献   

20.
太史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156-2156
风疹(Rubella)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1-5岁儿童阶段发病,其临床表现轻微,并发症很少.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风疹病毒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故一直以来风疹不被人们重视.直到后来研究发现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流产、死产,或婴儿出生后发生严重的多种器官损害,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风疹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