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的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改进,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血管成像扫描的成功率,确保图像质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便。方法选择血管成像患者2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传统的置管操作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左手大母指固定皮肤、食指和中指固定Y型软管座右手退出针芯,右手再送套管单手方法。根据血管条件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患者疼痛也明显减小。对照组为98.4%、患者疼痛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血管成像患者血管条件不佳的,采用改进方法送管并根据血管条件决定送管长度的方法置管,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图像质量,减轻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血管为左右手背浅静脉。观察组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回心穿刺留置针,比较两组浅静脉留置穿刺针对手活动影响、留置针稳定性、平均最大输液流速、两组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浅静脉留置穿刺针对手活动影响小、留置针稳定性高、平均最大输液流速快、置管时间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结论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消瘦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左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别向患者两侧及远端方用力绷紧皮肤而充分固定静脉,穿刺见回血,立即停止进针而固定针炳。结果:与传统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的穿刺方法比较,P<0.01。结论:对老年消瘦患者进行外周浅静脉穿刺采用充分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采用穿刺后边退针芯边置管的常规方法;观察组采取持导管座和针芯座一起沿静脉走向送入导管全部或大部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采用观察组穿刺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优于传统穿刺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方法 选择内分泌科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结果 观察组送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确选择送管方法和送管时机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正向穿刺和逆向穿刺进针方法在老年输液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75)采用浅静脉逆向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n=75)采用传统正向穿刺留置针输液.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患者的疼痛感、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较长时间输液的老年患者实行浅静脉逆向穿刺留置针输液,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输液外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品管圈提高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未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之前在我院就诊输液的患儿41例,均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将其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之后在我院就诊输液的患儿41例,均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浅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浅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95.12%)高于对照组患儿(80.4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提高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提升护理团体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8.
孙贵芝 《中国校医》2013,27(7):554-555
目的比较手术室新生儿3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进行静脉留置穿刺,每组80例,分别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双手送管、单手置管,分析比较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单手置管法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置管使用单手置管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穿刺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124例不同年龄段在肢体置管的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2)和实验组(62),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在留置针Y型软管座下先用少许无菌棉花铺垫后,3M规格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再用网状自粘绷带沿敷贴覆盖处绕肢体1圈。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穿刺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置管及固定方法可提高小儿肢体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穿刺部位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进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6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送管方式,治疗组采用改进穿刺送管方式,对比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大小结果。结果治疗组的穿刺操作配合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大小分别是100.00%(33/33)、3.03%(1/33)以及100.00%(33/33),其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大小结果和对照组对应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进穿刺送管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缓解患者病痛折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45-1546
目的研究针对危重患儿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240例危重患儿,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对照组采用BD留置针行头皮及四肢静脉穿刺,观察及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对照组的留置时间少于3天,观察组的留置时间大于3天。两组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情况。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一次成功率较高,做好管道固定和护理工作,每次输液前后均进行冲管,及时更换无菌敷贴,置管时间一般能维持在3天以上,能够降低并发症及外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浅静脉留置针回血堵塞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至7月间我科手术病人在产房分娩过程中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发生留置针回血堵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方法及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浅静...  相似文献   

13.
许珊珊 《中国校医》2011,25(7):537-538
目的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88例采用正压穿刺双手送管法,对照组92例采用常规穿刺送管法,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 d。结论正确的穿刺和送管方法可以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液静脉留置针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40),采取针对性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双号为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留置针脱出率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要明显更高,而留置针脱出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指标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在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升了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降低患者留置针脱落和并发症的情况,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固定流程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血管脆性大、硬化程度高的老年患者70例,穿刺后用两种固定流程进行对照,对照组用传统的固定流程进行固定,观察组穿刺见回血后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翼,再松拳、松止血带、开调速器。观察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成功率为77%,观察组成功率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者能成功固定而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4例危重症患儿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完成时间,穿刺针留置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3%)高于对照组(70.3%),穿刺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针留置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儿实施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利于及时创建静脉通道,并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任敏  刘茜  刘美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206-2206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留置针较普通针头略粗,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2003年1月~2004年2月本人通过观察摸索,总结出抽吸注液法,即在小儿留置针穿刺过程中边抽吸边注入液体边送入针芯的方法,避免了因血管弹性差、血管瘪回血慢,造成送针芯困难而导致失败,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妇幼保健院中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入院治疗的时间段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40),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双号为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中患儿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留置针脱出率以及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儿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要明显更高,而留置针脱出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指标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中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显著(X2=5.5411;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升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降低患者留置针脱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孙军平 《现代保健》2009,(36):146-146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纤细,不同的疾病造成静脉充盈度的不同,加上患儿极度不配合,因而造成置管成功率低。为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两年来笔者将其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采用三种不同的送管方法,现将二三种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安碧 《现代保健》2010,(26):116-117
目的 提高肥胖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对90例住院肥胖婴幼儿进行颞浅静脉、腋静脉、大隐静脉置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探讨,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灵活穿刺.结果 腋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6.6%,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3%,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 对肥胖婴幼儿的颞浅静脉、腋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不同的灵活方法进行穿刺置留置针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