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外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0例患者210颗年轻恒牙不同外伤进行治疗和处理,210颗患牙中,15颗为震荡,95颗冠折未露髓,80颗冠折断露髓,13颗牙齿移位,7颗完全脱落,分别采用调合,粘结,根尖诱导,桩冠修复,复位固定、再植等方法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发育,修复牙冠外形。结果:治疗2年后随访,210颗患牙中,X线示牙根发育完成或闭合者为180颗,X线检查未见牙根发育,但根尖处有明显阻力,形成钙化屏障者30颗,所有210颗患牙中牙冠变色者20颗。结论:年轻恒牙冠折临床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的原因,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26例患者34颗外伤后脱位的年轻恒牙常规处理后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经1~2年随访观察,34颗外伤脱位牙再植良好26颗,较好5颗,失败3颗,再植成功率为91.18%。结论:离体时间短、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活性、良好固定和调牙合、必要时行根管治疗,是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林晓华 《现代医院》2006,6(7):72-73
目的总结前牙外伤脱位再植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对72颗脱位牙在再植前准备、固定时间、牙髓治疗时机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并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4~6w后拆除固定,进行根管治疗。结果拆除固定前,没有光固化树脂松动脱落。随访1~3a,成功70颗,失败2例,成功率为97·2%。结论光固华树脂固定脱位牙,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经济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姜树义 《现代保健》2012,(19):122-12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提高再植牙的成活效果。方法:对临床上48例62颗脱位牙进行再植,并进行随诊观察,做疗效评价与分析。结果:随访3年,62颗再植牙中成功46颗,占74.19%;好转13颗,占20.97%;失败3颗,占4.84%;总有效率95.16%。结论:脱位时间短,合理保存,牙周、牙槽少损伤,良好的固定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保证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脱位恒牙的保存方式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40例(48个牙)完全性脱位恒牙行再植手术的患者,时间均在0.5h之内,根据保存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按照常规进行再植,术后保护方式相同,随访1—3年。结果放回原位保存的30例,成功27例,成功率为90%,其余的干燥保存,成活6例,成功率为60%。结论恒牙外伤完全脱位再植时保存方式越合理的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脱位恒牙的保存方式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4 0例(4 8个牙)完全性脱位恒牙行再植手术的患者,时间均在0.5 h之内,根据保存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按照常规进行再植,术后保护方式相同,随访1~3年。结果放回原位保存的3 0例,成功2 7例,成功率为9 0%,其余的干燥保存,成活6例,成功率为6 0%。结论恒牙外伤完全脱位再植时保存方式越合理的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赵熠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48-149
目的对儿童恒前牙外伤后牙髓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方法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该科收治儿童恒前牙外伤患者60例,共计102颗外伤恒前牙,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并对牙齿程度与方向进行观察,行麻醉后固定牙齿,利用生理盐水对患牙进行清洗,最后将患牙植入、固定。对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02颗脱出性损伤恒牙在6~18个月的观察期中牙髓坏死12颗(占11.76%),其中牙齿震荡牙髓坏死率为3.83%,不全脱位坏死率为9.42%,全脱位坏死率为90.98%,全脱位又分部分脱出、侧方移位与挫入移位,部分脱出坏死率为12.09%,侧方移位坏死率为16.83%,挫入移位坏死率为62.06%。髓坏死率最高为挫入移位患牙,坏死率最低为牙齿震荡牙髓,且牙根发育成熟的患牙牙髓比发育未成熟患牙的坏死几率要高。12颗牙髓坏死中,9颗在3个月内坏死(75.00%),2颗在外伤发生后3~12个月之间坏死(16.67%),1颗在12个月后坏死(8.33%)。损伤发生后2h内就诊处理的患牙牙髓坏死率为16.67%(2/12),超过2h就诊处理的患牙牙髓坏死率为83.33%(10/12)。结论儿童恒前牙外伤后牙髓坏死与儿童恒前牙的外伤类型、牙根发育情况以及就诊时间有关,对于此类患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有助于患牙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烤塑全冠修复技术,修复年轻恒前牙因外伤导致的牙冠缺损,观察这种暂时性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50颗年轻恒牙外伤后,经过合理完善的牙髓或根管治疗后,采用烤塑全冠暂时修复,恢复缺损牙体的外形,保持缺牙间隙.结果 对50颗患牙修复后随访1年,45颗暂时性修复体维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无松动、脱落,基牙无继发性牙髓病变,牙根发育正常.3颗出现修复体折裂,拆除后重新修复;2颗患牙在烤塑冠修复期同出现牙髓病变,在不拆除烤塑冠的情况下拔除根髓后行根管治疗.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症的基础上,利用烤塑全冠对发生冠折的年轻恒前牙行暂时性修复,可以使缺损牙体的形态和部分功能得以恢复,为后期改用永久性修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胡建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58-5259
目的:观察片段弓技术固定儿童恒前牙外伤脱位的疗效。方法:恒前牙外伤脱位患者43例,采用片段弓矫治器固定(治疗组21例)和牙弓夹板固定(对照组22例)。结果:采用片段弓固定的21例总牙齿数是34颗,成功34颗,治疗成功患者患牙松动度明显减少,无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及牙龈无吸收,牙周膜正常;采用牙弓夹板固定的22例总数是36颗,成功30颗,失败6颗,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片段弓矫治器固定儿童恒前牙外伤脱位疗效更可靠、更简便。  相似文献   

10.
任强 《现代养生》2014,(12):79-79
目的:探讨恒前牙外伤松动患者行树脂夹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恒前牙外伤松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牙弓夹板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树脂夹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明显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牙龈指数(GI)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恒前牙外伤松动患者行树脂夹板固定治疗,可降低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剂作为盖髓剂,在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中的效果。方法:将外伤致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的90例116个牙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剂作为盖髓剂作活髓切断术,并进行2年回访。结果:Vitapex组成功率为96.67%,氢氧化钙糊剂组成功率为83.92%,两组比较P〈0.05。结论:Vitapex是一种很好的盖髓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儿童运动方式、游戏内容多样化但缺乏运动风险防护意识等原因,牙外伤有增加趋势。年轻恒前牙外伤造成的牙体缺损影响患儿正常心理、行为和性格的发育,影响发音及牙齿正常功能、美观。无论从恢复牙齿的美观及功能,有利于牙齿和牙列的发育及成年后的永久性修复,还是从医治外伤牙齿对家长、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年轻恒前牙外伤后及时进行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年轻恒前牙外伤后的修复方式做阐述和分析,为临床医生依据牙外伤具体情况选择相应适合的修复方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钙在外伤脱位再植牙牙髓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封药在外伤脱位牙牙髓坏死后根管治疗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牙根已形成脱位,时间超过2h的59颗前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再植后1周根管内置氢氧化钙,2周后完成根管充填;对照组再植前行常规根管治疗。对术后牙根吸收及失牙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术后2周拆除固定装置,59颗再植牙均无松动,再植成功率100%。随访2年,对照组中8例出现牙根吸收,牙松动脱落,2年再植成功率72.4%。实验组中2例出现牙根吸收,松动脱落,2年再植成功率93.3%。实验组与对照组2年再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P〈0.05)。结论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后1周去髓,髓腔置氢氧化钙可减少牙根吸收,提高牙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2 8例患者 36颗外伤后脱位前牙再植术后定期临床观察 ,以探讨影响牙再植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处理各型脱位牙后复位固定 ,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经 1~ 2年随访 ,36颗外伤脱位牙再植成功 31颗 ,成功率为 86 %。结论 湿性保存、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良好固定、预防感染、减轻咬合创伤和必要时行根管治疗 ,是影响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欧琳珠 《现代医院》2011,11(2):41-42
目的评价方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恒前牙外伤性脱位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82颗外伤性引起的脱位恒前牙,其Ⅱ0~Ⅲ0松动38颗,不完全脱位36颗(含3颗嵌入型),完全脱位8颗,伴牙槽突骨折9例,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固定半年后,拆除固定器,随访观察1~2年。结果 43例患者口腔卫生好,成功63颗,占76.8%,有效16颗,占19.5%,失败3颗,占3.7%,总有效率达96.3%。结论应用方丝矫治技术固定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治愈率高,且有利于牙周健康,临床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外伤松动脱位牙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方法对66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临床观察。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骨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率高。本文对51例66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探讨影响其再植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外伤性牙脱位再植的治疗经验,评价再植牙存留时间和牙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将脱位牙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实施拔髓和根管充填,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再行夹板固定.结果:43颗再植牙中62.8%存留3年以上,27.9%存留1~2年,9.30%存留1年以内.离体超过24小时的脱位牙再植均失败,离体不超过12小时的脱位牙再植多数成功.结论:决定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关键是缩短脱位牙的离体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即刻再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0例52颗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治疗情况,对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即可再植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结论: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采用保湿存放、根尖、牙周牙槽损伤越小的患牙再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工伤及暴力事件的频发,牙外伤脱位成为口腔科急诊的常见病,外伤脱位牙经过处理后应尽可能争取即刻无创伤的再植,使自体牙齿得以保存,并恢复咀嚼、发音和美观等功能。我科于1996年1月-2008年10月对110例外伤脱位牙行再植术,经过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34例牙再植术发生在牙外伤脱位患者,牙再植术后对病人均作5年追踪观察。经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判断疗效,对活髓牙均作电活力测试证实。本文对如何提高牙齿再植的成功率探讨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