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市托幼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4个镇的4所村办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被抽中班级的儿童均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396名托幼儿童,HBsAg携带率为0.51%,抗-HBs阳性率为67.42%。有加强免疫史的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0.77%(126/156),明显高于只完成基础免疫儿童的59.15%(126/213)(P<0.05);高年龄段(≥6岁)儿童抗-HBs阳性率40.00%(16/40)明显低于低年龄段(≤4岁)儿童71.56%(78/109)(P<0.05),而在有加强免疫的儿童中该差异则不明显(P>0.05);男、女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4.60%(146/226)和71.18%(121/170),有免疫史的本、外地托幼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8.45%(128/187)和68.39%(132/1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东莞市托幼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抗-HBs阳性率还有待提高。抗-HBs阴性的儿童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镇海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宁波市镇海区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自1990年起每年随机抽查50~60名儿童检测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并调查人群乙肝发病率.199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尤为明显,从接种前4年平均阳性率13.14%下降到最近4年的0.39%,下降了97.03%.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P均<0.01).说明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邹城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邹城市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自1990年起每年随机抽查50~60名儿童检测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并调查人群乙肝发病率。199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进行了调查。结果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尤为明显,从接种前4年平均阳性率13.14%下降到最近4年的0.39%,下降了97.03%。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P均0.01)。结论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刘召斌  王丰寒  毕青玉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75-1276
目的了解五莲县托幼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莲县4个乡镇的4所幼儿园及县直机关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被抽中班级的儿童均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495名托幼儿童,HBsAg携带率为0.51%,抗-HBs阳性率为67.42%。有加强免疫史的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2.27%(167/203),明显高于只完成基础免疫儿童的58.27%(162/178)(P〈0.01);高年龄段(≥6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40.00%(16/40),明显低于低年龄段(≤4岁)儿童的71.56%(78/109)(P〈0.01);而在有加强免疫的儿童中该差异则不明显(P〉0.05);男女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5.64%(170/259)和66.53%(157/236),城区及乡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7.68%(67/99)和65.65%(260/3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莲县托幼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抗一HBs阳性率还有待提高。抗-HBs阴性的儿童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分析石门县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携带率及抗-HBs流行率分布情况,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实施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法,抽取夹山镇、白云乡、磨石镇1~59岁以上常住人口526人,采取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查HBsAg和抗-HBs,再将调查和检测数据输入有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门县全人群抗-HBs流行率为67.11%,远高于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抗-HBs(+)携带率50.1%的水平,抗-HBs流行率在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地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段、职业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县HBsAg(+)携带率为5.33%。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乙肝免疫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现阶段需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探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持久性,为制定非新生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采集有明确乙肝疫苗免疫史、不同免疫程序的1~15岁人群血清444份,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分析比较免疫和加强免疫后抗-HBs水平和持久性;同时与1992年乙肝疫苗免疫前的本底资料相比较。结果2005年各年龄组儿童HBsAg携带率较1992年均有显著下降;免疫后5年抗-HBs保护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其中抗-HBs阳性率下降至1992年自然感染水平;免疫5年后行加强免疫,抗-HBs保护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加强免疫组。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免疫后间隔5年行加强免疫使免疫持久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免疫效果。[方法]2004年9月,抽取新泰市部分2000~2003年出生的儿童,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检测HBsAg、抗-HBs。[结果]调查360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5.27%,3针全程接种合格率为93.89%,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HBsAg阳性率为2.50%,抗-HBs阳性率为74.72%。山区儿童的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均低于平原和市区儿童。[结论]新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逐年增高,应进一步做好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评价现阶段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Bs,5岁儿童同时检测HBsAg。结果 2013年扬州市人群抗-HBs阳性率为65.58%,不同年龄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9,P0.05)。5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2.23%。乙肝疫苗1992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3年新生儿免费接种前后,出生人群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4.50,P值均0.05)。结论现阶段的乙肝免疫策略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仍需要制定相应的补充/加强免疫策略提高人群免疫力,建全更有效的乙肝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现状及乙肝疫苗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户,对深圳市1~14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采用Epidata 3.2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两组之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1~14岁儿童1 653人,HBsAg阳性率2.06%,抗-HBs阳性率74.53%,抗-HBc阳性率5.32%,HBV感染率9.62%。有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1 349人,HBsAg阳性率1.85%、抗-HBs阳性率75.02%、抗-HBc阳性率4.60%及HBV感染率5.41%;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92人,HBsAg阳性率4.35%、抗-HBs阳性率68.48%、抗-HBc阳性率10.87%及HBV感染率73.91%;有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57.83,P均<0.01)。乙肝疫苗免疫3年以内儿童601人,其中HBsAg阳性率为0、抗-HBs阳性率73.71%、抗-HBc阳性率2.0%、HBV感染率2.0%;免疫7~9年183人,其中HBsAg阳性率5.46%、抗-HBs阳性率79.23%、抗-HBc阳性率8.74%、HBV感染率11.48%。乙肝疫苗不同免疫年限儿童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3、36.88、43.75,P均<0.01)。结论持续保持较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降低乙肝流行率。研究和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也是乙肝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昌县城区秋季入托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状况,为南昌县制定乙肝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2007年南昌县城区秋季入托儿童进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对完成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的儿童开展乙肝5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1 011名秋季入托儿童,抗-HBs阳性率为65.28%, HBsAg阳性率为0.40%, 男、女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3.80%、6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昌县城区秋季入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偏低,建议对有条件实施有偿接种的新生儿加大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接种剂量,及时开展乙肝疫苗加强免疫,以保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后保护性抗体应答水平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后抗体的变化。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和儿童,用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接种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水平,并对抗-HBs阴性儿童进行加强免疫。结果3~12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为49.3%,几何平均浓度(GMC)为70.22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免疫后3~6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37.6%,随年龄增长而下降,GMC为55.29mIU/ml,各年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6~12岁儿童使用血源HepB,抗-HBs阳性率为51.0%,GMC为68.27mIU/ml,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3.9%,GMC为91.83mIU/ml。结论儿童HepB免疫后12年保护性抗体应答良好,HBsAg阳性率未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加,目前尚不需进行加强免疫。抗-HBs阴性儿童加强免疫后有很好的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hepatitis A and hepatitis B combined vaccine,HepA and HepB)加强免疫效果,为加强免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周岁内完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vaccine,HepB)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1 387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甲肝病毒抗体(抗-HAV),对儿童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一剂次,免后1月采血检测抗-HBs、抗-HAV。结果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9.32%、93.58%,抗-HAV阳性率分别为63.52%、93.08%,加强免疫前后抗-HBs阳性率和抗-HA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阳转率、抗-HAV阳转率分别为87.34%、81.03%,且5~14岁儿童抗-HBs阳转率、抗-HAV阳转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26.97U/L、11.11U/L。结论采用甲乙肝联合疫苗对小年龄儿童加强免疫一剂次免疫效果良好,对大年龄儿童建议增加加强免疫剂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母亲HBsAg阳性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效果 ,寻求加强免疫时机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于 1996~ 1999年连续 4年对 1~ 5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 :5岁以下儿童抗 -HBs阳性率为 78 6 6 %~80 5 6 % ,抗 -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 3 41%~ 3 5 1% ,未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地区儿童免疫后效果较一致 ;母亲HBsAg阳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阻断效果理想 ,儿童HBsAg携带率主要为宫内感染或出生后早期感染。据此建议对该类儿童应在出生后 1~ 2年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自1993年每年随机抽查<15岁40~50名儿童用ELISA检测接种后HBsAg、抗体抗-HBs和抗-HBc。[结果]儿童抗-HBs阳性率为90.6%,0~15岁儿童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抽查<15岁儿童1178人,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1%、71.1%和8.2%,1993年前的<15儿童756人,阳性率分别为3.2%、13.0%和10.1%,开展接种前后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2=10.52、624.00,P值均<0.01);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2=12.35,t=4.51;P值均<0.01)。[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潍坊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2年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菌的免疫效果。方法自1993年起,每年随机抽查〈15岁40-50名乙肝疫苗接种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进行免疫前后检测结果分析。结果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抽样调查〈15儿童1178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10%、71.14%、8.15%,未开展接种乙肝疫苗前的1993年抽样调查〈15儿童756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17%、12.98%、10.05%,开展接种前后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24.00,均P〈0.01);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均P〈0.01)。结论乙肝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免疫回忆应答的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18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体液和细胞免疫回忆应答的状况和特点,是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及免疫方案的关键.为此,在湖南省湘潭市随机采样,抽取170名1986~1988年出生、完成了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9~11年的儿童,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1~3次加强免疫,观察其体液免疫应答.在浙江省杭州市,随机抽取28名血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免疫者、18名全程免疫儿童和11名未免疫的健康人,观察他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对基因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9~11年的儿童,完成1针、2针和3针法加强免疫后1年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迅速升高,三组的GMT分别比加强免疫前提高了6.5、9.3、24.2倍,阳性率均上升至100%,加强免疫次数多抗体提高多,各组间GMT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加强免疫后,3次加强免疫组抗-HBs阳性率比<3次组下降缓慢,至加强免疫后第3年,抗-HBs阳性率1针法降为71.2%,2针法降为79.2%,而3针法维持在92.5%.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者其PBMC对重组HBsAg刺激的特异性增殖反应强度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度还与机体抗体水平相关.说明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机体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记忆均长期存在,回忆反应与免疫背景有关,反应强度与加强免疫的次数正相关,机体免疫记忆可能是维持乙肝疫苗长期保护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和春霞  张俊杰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607-2608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来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来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3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为2.16%,抗-HBs阳性率为60.4%,抗-HBc阳性率为2.62%.城市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农村儿童.而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接受乙肝疫苗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免疫儿童.[结论] 平顶山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的有效选择.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μ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儿童乙肝流行及疫苗接种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江苏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流行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城乡监测点1~14岁常住儿童1 894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江苏省1~14岁城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13%,78.43%,农村儿童分别为95.15%,57.96%;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乙肝病毒(HBV)感染流行率经标化调整后分别为1.10%,70.02%,3.40%,5.53%.结论 江苏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消长动态及远期保护效果。方法从1986年开始,每隔2~3年采取随机方法对湘潭市1985-1988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访一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结果20年共观察儿童6203名,各次观察的HBsAg阳性率为0.63%~2.94%,HBsAg平均携带率为1.51%。明显低于免疫前同一人群10.50%,保护率为85.62%。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抗-HBs阳性率高峰值在首针免疫后7~12个月,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但免疫20年后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仍为28.16%(mIu/ml≥10.0),且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国产乙肝疫苗具有良好、持久的保护效果。抗-HBs阳性率的下降并没有导致HBsAg感染率的上升,说明抗-HBs阳性与否并不能作为加强免疫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波市江北区和镇海区自1994年起对满5周岁儿童普遍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加强免疫(1针),加强免疫接种率>90%,至今已实行了6年.为评价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在上述两个区和未实行加强免疫的宁海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989~1998年出生的儿童901人和398人,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观察两组儿童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差别.结果显示加强免疫组5~6岁儿童抗-HBs的阳性率(89.90%和83.33%)显著高于未加强免疫组的同龄儿童(65.22%和61.22%),但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趋于接近,10岁组前者抗-HBs阳性率为67.01%,后者53.38%.加强免疫2年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达71.79%mIU/ml,至6年时降为45.00mIU/ml,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抗-HBs是持续下降,初免10年时其滴度为26.97mIU/ml.加强免疫组和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HBsAg和抗-HBc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对5周岁儿童实施加强免疫可使抗-HBs总体水平短期内明显升高,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但对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无明显影响.因此认为,在儿童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0年内无需普遍实施加强免疫,5岁加强免疫在时机上不完全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