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在肠屏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相似文献   

2.
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霞 《胃肠病学》2011,16(6):379-381
正常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构成,能有效阻止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可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受营养、感染、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表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炎症性肠病(IBD)密切相关,然而其为IBD的病因还是继发性改变目前仍存在争议。保护和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对IB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屏障损伤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肠黏膜屏障是指将肠腔内细菌、抗原等物质与肠黏膜固有层免疫细胞隔离开,避免固有层免疫细胞激活的肠黏膜结构,要由肠黏膜基底膜、上皮细胞层及其表面的黏液层所构成.炎症性肠病(innammatory bowel diseasc,IBD)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为:IBD发病时,肠黏膜所产生的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损伤肠上皮细胞,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影响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破坏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抑制黏蛋白的产生,破坏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层,造成肠黏膜屏障障碍.  相似文献   

4.
异常的肠道通透性在人类多种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糖尿病、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多发性硬化、食物变态反应过敏症、肠易激综合征等.近年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肠道通透性增加,这种现象发生在疾病之前,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肠黏膜屏障的功能与结构,可以提高我们对疾病的病因及病理生理认识,并且对于早期检测疾病以及对疾病进行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多种试验方法评估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紧密连接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本篇综述主要探讨目前评估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肠黏膜屏障功能是胃肠道重要功能之一,黏膜屏障受损是肠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肠道细菌对于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十分重要,对于肠道细菌及肠黏膜屏障的重新认识将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王兴鹏  黄晓曦 《胃肠病学》2006,11(5):257-258
肠屏障功能是除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肠道的另一重要功能。肠屏障由肠黏膜上皮(机械屏障)、肠道免疫系统(免疫屏障)、肠道内正常菌群(生物屏障)、肠道内分泌(化学屏障)和蠕动组成,可有效阻挡肠道内寄生菌及其毒素向肠腔外组织和器官易位,防止机体受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害。当严重感染、烧伤、创伤、休克、梗阻性黄疽、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疾病发生时,在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下,肠黏膜损伤、萎缩或通透性增高等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而肠道在危重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是一个被动“牺牲品”,而是积极参与某些病理过程.对危重疾病病理生理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廷亮  郑步峰 《山东医药》2008,48(31):105-105
肠黏膜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肠黏膜屏障组成.根据肠屏障的结构、受损原因及病理生理过程的变化,可将肠屏障功能保护措施分为针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针对保护肠上皮细胞功能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肠神经胶质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胃肠道的黏膜中共同组成完整的神经调节体系.肠神经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s, EGCs)分布于肠壁的全层,并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到了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对肠道功能的调节中.肠神经系统与肠道中的固有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参与上皮功能的调节.上皮细胞具有吸收和分泌的重要功能,同时参与到了肠道的屏障中.研究表明肠神经胶质不仅参与调控胃肠道的运动和上皮屏障功能,还参与形成肠神经元、肠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分子桥.本文主要对EGCs在肠道屏障和防御功能中的作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饮入酒精所致的乙醇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乙醇可致肠黏膜屏障损伤,引起肠道的细菌、毒素或抗原等移位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内毒素血症甚至多脏器衰竭。乙醇致肠屏障损伤的病理机制日益受到关注。肠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细菌、毒素、抗原等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从结构和功能上可分为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乙醇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这4个屏障对肠道功能造成破坏而引发相关疾病。现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及蠕动功能外,还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多种因素能够削弱或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而诱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本文就近年来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视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家 《中华消化杂志》2004,24(4):193-194
腹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存活时间。特别是难治性腹水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预后更差。因此,对肝硬化腹水发生机制和诊治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2.
重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宝恩 《肝脏》2002,7(3):145-14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西方国家患病率较高.据统计,约占人口的20/百万人~240/百万人,而且近年来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如英国北方某地1976年为16/百万人,至1994年上升至251/百万人.我国发病率较西方为低.  相似文献   

13.
重视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期、大量饮酒常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 ,甚至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国外研究表明 ,肝脏相关性疾病的死亡率与酒精的消耗量有直接关系。近年来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 ,经全国四大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 ,一般人群的饮酒率为 5 9.5 % ,其中 ,男女各占84 .6%及 2 9.4 % ,人均年饮酒量为 3.6L纯酒精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酒精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 ,与饮酒有关的问题将成为我国医学、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重视酒精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之…  相似文献   

14.
重视对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Correa提出的胃癌发生多步骤假设已被普遍接受 ,即从慢性胃炎开始 ,经过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至胃癌 (肠型 )。因此萎缩和肠化生通常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状态。 1994年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组织学方面的充分证据将幽门螺杆菌 (Hp)列为肯定的致癌原 ,1998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单一Hp感染可在蒙古沙土鼠中诱发出胃癌 ,因此Hp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Hp感染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与其感染后发生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 。Hp感染如何引起胃黏膜萎缩、肠化生 ?根除Hp是否可逆转…  相似文献   

15.
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诊治建议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一、概念 肠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肠屏障功能障碍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肠屏障功能障碍在危重病患者中较常见,但目前尚缺乏较为客观的临床诊断标准与统一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成伟 《肝脏》2002,7(4):217-217
肝脏为体内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 ,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药物及经肠道吸收的其他化合物经门脉进入肝脏 ,药物吸收的亲和力、生物转化、运输及排泄过程决定了其生物利用度。正常药物生物转化的 1相代谢由细胞色素P4 5 0 (CYP)进行 ,目的是将非极性药物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2相反应为上述生成物与内因性高极性化物质结合 ,生成水溶性高的物质以利排泄。肝脏在药物的体内分布上也起着重要作用。肝脏的生物转化、细胞内转化和胆汁分泌是体内药物清除的重要过程。分子药理学最新研究表明 ,CYP存在广泛的…  相似文献   

17.
重视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各种病因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众多,临床死亡率高。内镜治疗的多种方法能有效地控制出血,消除曲张静脉,降低再出血率。加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一、食管曲张静脉测压肝硬化食管和(或)胃静脉曲张破裂时往往出血量大,控制急性出血至关重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在众多药物中,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特利加压素等的有效率约为70%~90%。为研究曲张静脉内压力与破裂出血的关系以及探索血管活性药物降压的有效性和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18.
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屏障功能障碍正日益受到关注,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促使细菌移位,加重原发病,形成恶性循环。此文就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检测方法和治疗措施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重视肠道衰竭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 80 %以上患者的死因 ,为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及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由此可见 ,控制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理应能降低SAP的死亡率。然而 ,导致感染的途径可能系多源性 :血行 ;经结肠黏膜 ;经结肠移居至淋巴管 ;经腹水 ;经胆道和胰管等。研究证实 ,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cutenecrotizingpan creatitis,ANP)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胰腺坏死组织中均培养到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将质粒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胃注入ANP犬肠道 ,发现肠…  相似文献   

20.
前言--重视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口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在一些常见刺激因素作用下易于发生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有调查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老年人群中多器官功能衰竭年发病率为10万分之650,病死率75%~100%,是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