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测孕妇孕期体重变化是孕期保健、产前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体重增长将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母体健康提供保障,以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1].对孕妇体重增长进行系统的高危管理,控制孕期体重适度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还有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准妈妈在怀孕前或是怀孕早期体重就超重,这些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曹潇君  彭军 《黑龙江医药》2021,34(4):747-749
目的:分析孕前超重与孕期增重过多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5例本院单胎分娩的孕妇,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水平分为正常组及超重组.根据孕期增重情况,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分析孕前超重及孕期增重过多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超重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增重过多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异常率高于增重正常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率均分别高于正常组及增重正常组(P<0.05).结论: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过多增加了妊娠、分娩风险及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加强孕前及孕期体重的把控,优化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37例正常足月单胎产妇,回顾性分析其孕前体重、孕期中体重、分娩时体重,记录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体重、胸径、头围等数据,探讨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影响。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孕前低体重产妇的新生出生身长、体重、胸径、头围均明显低于理想体重、超重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过多产妇的巨大发生率、胸径、头围均明显大于增重不足、增重正常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越多,新生儿身长越长、体重越大。孕前低体重、正常体重产妇,若孕期的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的身长、体重、胸径、头围会显著增大。结论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有关,孕妇应按照自身实际条件,调整孕期增重范围,获取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建册、产检并住院分娩的身体健康、单胎、无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95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2例,对照组460例。比较两组不同体重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人数和增重量、不同BMI增幅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孕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体重孕妇孕期增重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增幅为4~6 kg/m2时,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MI增幅>6 kg/m2时,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进行体重管理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并改善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93-95
目的分析孕妇在不同孕期的增重状况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探讨降低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我院分娩的328对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其中32对为巨大儿及其母亲,设为研究组;296对为体重正常的新生儿及其母亲,设为对照组。着重研究巨大儿与孕妇妊娠期增重状况的关联性,并分析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孕妇身高、年龄、产次、流产史、学历及新生儿性别等。结果两组间孕妇矮身材占比、高龄占比、初产率、流产史占比、学历程度、胎儿性别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孕期增重超标率升高(78.1%vs 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孕中期增重超标率升高(87.5%vs 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孕期体重管理、及时开展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预警,是降低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情况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帮助孕妇实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控制.方法本文对五个不同新生儿体重组共251例孕妇的孕前、产前体重及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的统计及其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孕妇孕前及产前体重对新生儿体重影响不大;孕20周前体重增长缓慢的孕妇易出生低体重儿;孕中晚期体重增加过多的孕妇易出生巨大儿;孕20~30周的体重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最大.结论要注意纠正孕妇孕早期营养不良状态,减少孕妇晚期过多的能量摄入,认真观察和控制孕20~30周体重变化及增长,以达到合理控制胎儿体重,取得满意分娩结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情况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帮助孕妇实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控制。方法:本文对五个不同新生儿体重组共251例孕妇的产前、产前体重及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的统计及其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孕妇孕前及产前体重对新生儿体重影响不大;孕20周前体重增大缓慢的孕妇易出生低体重儿;孕中晚期体重增加过多的孕妇易出生巨大儿;孕20-30周的体重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最大。结论:要注意纠正孕妇早期营养不良状态,减少孕妇晚期过多的能量摄入,认真观察和控制孕20-30周体重变化及增长,以达到合理控制胎儿体重,取得满意分娩结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弋花妮  李娟  王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67-1968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母婴的影响,比较二者在评价孕期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对858名在我院检查及分娩孕妇进行调查。专人询问孕妇孕前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分娩前测量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整个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值。结果:孕前体重指数≥24kg/m^2孕妇孕期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机率高于BMI〈24kg/m^2孕妇;发生巨大儿机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孕期BMI增幅〉6孕妇发生巨大儿机率高于BMI增幅〈6孕妇;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机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方面优于体重指数增长,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在评价巨大儿方面孕前体重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9.
张艳 《哈尔滨医药》2012,32(6):482-483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的改变,孕妇体重指数异常、孕期体重增长异常的人越来越多,产妇在孕期的体重由于受到生活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控制越来越呈现不良的趋势[1-2]。由于妇女在妊娠后普遍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照,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并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致使孕期体重大幅增长,在这些超重和肥胖的孕妇中,出现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和巨大儿的机率也明显提高[3],严重威胁了母婴的健康。因此,对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孕期体重正常增长,不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帮助生产顺利,减少生产对母婴的伤害,而且对于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也较小[4],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方法选取2013年4~8月就诊的孕12周前的600例单胎初产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将孕妇分成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121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 kg/m2)413例,超重组(BMI 24.0~27.9 kg/m2)59例和肥胖组(BMI≥28.0 kg/m2)7例。通过研究(1)了解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的规律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2)从无不良妊娠结局的调查对象推演孕前不同BMI的女性孕期适宜的体重增长范围;(3)调查孕期不同阶段的膳食摄入及身体活动状况,分析影响孕期增重的关键因素,为孕期膳食指导及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在孕早、中、晚各阶段体重增加值逐渐增大,不同阶段增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孕前不同BMI孕期增重不同,低体重组增加最多,肥胖组增加较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孕妇孕期增重过多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 P <0.05),孕妇孕期增重不足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 P <0.05),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 P <0.05),即孕期增重适宜组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影响孕期增重的关键因素是膳食摄入的种类和能量以及身体体力活动,孕期增重过多组的能量摄入均超过推荐范围,孕期增重不足组的能量摄入均低于推荐范围。结论此研究支持2009年IOM新指南建议单胎孕妇孕期总增重范围是:低体重组12.5~18.0 kg,正常体重组11.5~16.0 kg,超重组7~11.5 kg,肥胖组5~9 kg。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母体孕期增重反映孕期的营养状态,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密切,孕期体重适当增加能降低低体重儿率及围产期死亡率。本文对天津市和平区两街道239名孕妇,行连续观察测量增重情况,并测其新生儿出生体重,以观察孕期增重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与产妇妊娠结局改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60例登记分娩与完成分娩后配合规范随访的孕妇,依据不同孕期管理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产检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孕期体重管理.分析不同孕期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与产妇妊娠结局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为(13.5±3.9)kg,对照组为(18.9±4.3)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儿与巨大儿的比例分别为2.5%与3.75%,对照组分别为10%与1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率上,观察组为53.75%,对照组为71.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大出血、产程阻滞、妊高症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与产妇妊娠结局改善有明显效果,并减少了孕期并发症,提升阴道分娩顺利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孕前体重指数及孕中期体重管理对妊娠孕妇体重增加情况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某院收治的400例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检查,研究组给予孕前体重指数及孕中期体重管理,对两组研究后妊娠孕妇体重增加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孕期体重增重范围、中孕和晚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低,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及孕中期体重管理可较好调控妊娠孕妇体重增加情况,并有效降低巨大儿及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正常体重妇女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4526例孕前体重正常、无基础性疾病的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分娩新生儿体重正常的4221例孕妇为甲组,分娩巨大胎儿的195例孕妇为乙组,分娩胎儿〈2.5 kg的110例孕妇为丙组,对各组产妇孕期的体重增长值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值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和甲组的孕期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孕妇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长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体重增长过度会增大孕产妇、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孕期合理控制营养摄入,密切关注孕妇体重变化,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以提高围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戎惠娟  张瑾  康玉蕊  梁珊 《河北医药》2009,31(6):681-682
目的 研究孕期指导对孕妇体重增长及巨大儿出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孕前体重指数为标准体重的健康初产妇600例,自愿接受孕期指导300例为研究组,未接受孕期指导300例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孕前无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史。研究组要求孕妇能定期到孕妇学校参加孕妇体操锻炼并根据个人情况及家庭饮食习惯制定个人运动及饮食方案,进行面对面指导并定期随访。时照组未进行特殊指导。分别计算2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2组分娩时间及方式。结果研究组体重指数增长低于对照组(P〈0.05),其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期指导能够有效的控制孕妇体重过快增长并降低巨大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体重指数对对头位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898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在孕期增长的不同幅度分为3组,分别比较3组的各项数据.结果 孕前超重组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加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程过长的发生率均大于正常组,孕前超重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大于正常组.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的增幅对头位分娩结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体重增加幅度与孕期血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系统产前检查单胎产妇2058例,按孕前体重指数(BMI)、整个孕期BMI的增幅、孕期体重增长绝对值不同指标分组,监测全部观察对象孕早期空腹血糖、孕中期糖筛查(GCT)、血糖异常者的糖耐量(OGTT)。统计孕前BMI、孕期BMI增加幅度、体重增加绝对值与孕期血糖异常的关系。结果孕前BMI超重或肥胖、孕期BMI增幅过多、体重绝对值增幅过多者血糖异常比例高于正常孕妇。结论应控制孕前超重或肥胖、孕期BMI增加过多、体重绝对值增加过这几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及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指导孕期体重控制,降低母婴不良结局。方法1135例入院时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且单胎足月孕妇,根据产后出血与否分为:产后出血组(78例)和非产后出血组(105例),对比两组产妇间体重增长情况。根据体重增长情况将所有产妇分为六组:体重增长<5 kg组(32例),5~10 kg组(146例),10~15 kg组(424例),15~20 kg组(410例),20~25 kg组(98例),>25 kg组(25例)。经比较六组产妇在年龄、孕次、产次及分娩孕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统计分析产妇中出现产后的出血比例、孕期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产后出血组孕妇体重增重为(15.30±4.810)kg,大于非产后出血组孕妇的(14.24±5.50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体重增长超过20 kg的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对母婴结局有较大影响,对孕期体重进行合理的监控,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怀了小宝宝,孕妇们都对西药"敬而远之",生了病往往求助于中医,喜欢去抓中药服用.或者认为,怀孕以后身体"多了一份负担",要吃"补药",于是抱着"有病看病,没病补身"的念头,有事没事就用中药进补.可是,孕妇吃中药是否就可以无所顾忌了呢?孕期用中药进补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呢?  相似文献   

20.
孕妇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孕期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2月份和2008年1~8月份在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管理的产妇392例,其中早孕期肥胖,即体重指数(BMI)≥24有80例,分娩时肥胖者(BMI)≥27有236例,观察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体重的关系,及体重指数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在排除了早产和双胎后,392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41.94±403.04g。早孕期肥胖者(BMI≥24)分娩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44.75±450.18g,与早孕期体重正常者比较,其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孕晚期肥胖者(BMI≥27)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09.22±430.54g,与对照组比较,其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孕妇肥胖导致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