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维生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与应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维生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1.1 改善体内脂质代谢 维生素E、C、B6都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维生素A、β胡萝卜素或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1]。维生素C作为一种很强的氧自由基清除剂,不但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防治冠心病(CAD),而且对诱发CAD的许多危险因素也有影响[2]。1.2 参于机体钙磷代谢 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吸收减少,血钙、血磷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与体内活化性维生素D3浓度下降有关。1.3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秦凌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217-218
高血压是当前全球最重要和最常见危害人们的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高血压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1959年的发病率为5.1%,1991年为11.88%,30年间整整翻了一番。高血压病对人体危害极大,是以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导致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心肌梗死、肾衰、尿毒症以及视网膜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内涵十分复杂,通过健康教育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患高血压病者较为常见,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多见,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由于该病进展缓慢,一般不能长期住院治疗,被诊断为高血压之后就要长期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预防高血压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自愿参加的原则,将543例病人分为健康教育组246例,非健康教育组297例。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健康队伍,通过老协等开展讲座、咨询,下乡义诊等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长期跟踪随访观察。结果参加健康教育组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的下降。结论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抗高血压降压是第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以预防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病变所致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魏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6):168-16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于东营市胜利油田现河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行为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周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 DBP)和收缩压( S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责任、意向、吸烟、态度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增强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10.
邹乐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正规高血压药物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控制和患者自愿性的运动。试验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DBP),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以综合评判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BP 与 D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 SBP 与 DBP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吸烟、饮酒、盐分摄入过多、蔬果摄入不足和不定时测量血压不良生活方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吸烟、盐分摄入过多、蔬果摄入不足和不定时测量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饮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综合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了解,掌握科学用药方法,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和保持积极心态,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发社区中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全面评估,以达到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美国杜克大学提供的《美国老年人资源与服务问卷》少许增补而成的《调查表》,对中心城区≥60岁老人902名分成高血压组、高血压伴并发症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身体健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健康、社会健康及经济情况全面评估。结果:健康对照组综合得分好最高(占87.4%),高血压伴并发症最低(占70.0%),单纯高血压介于两间,而综合得分差显示相反。结论:综合评估是一种更为有效、全面评估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指标,从而开展合理、有益的防治以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1老年高血压的现状[1]中国已迅速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即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仅32.2%的老年人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正>我国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亿,属于高发国家,50岁以上的有1.4亿,他们大多集中在城市社区[1]。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具有"三高两低"(高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低知晓率、控制率)的特点;以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血压波动较大,降压效果常不理想,合并症发生率较高。而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除躯体因素外,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经常处于愤怒、恐惧、紧张等不良刺激下,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而易患高血压,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及离退休后,活动范围缩小,生活变得以家庭为中心,易产生狐独与不安的心理状态,家庭成员的关系、子女的独立性、老年人对子女的依靠以及配偶的死亡可使老年人产生困惑,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复发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社区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的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辖区内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83例,对入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两年后观察患者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卫生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水平,与健康教育之前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接受健康教育两年后同样的问卷得分显著高于教育前(t=3.827,P<0.05);健康行为得到了良好的改善(P<0.05)且患者接受教育后血压情况及平均血压情况要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