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宣朕 《安徽医药》2017,38(3):367-370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模式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三区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常规组,53例)、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干预组(电话组,53例)及常规教育联合网络干预组(网络组,52例)。6个月后,比较各组自我管理能力、哮喘生活质量评估表(AQLQ)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网络组自我管理能力和AQLQ总评分均高于电话组,且电话组高于常规组(F=14.777、27.932,P<0.05)。随访期间,网络组急性发作、急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比例均低于常规组(χ2=9.583、7.241、7.170,P<0.05)。干预后,网络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最大呼吸峰流速均高于电话组,且电话组高于常规组(F=4.385、9.354,P<0.05)。结论 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联合电话或网络干预均能更好地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但联合网络干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持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哮喘控制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问卷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问卷评分、AQLQ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哮喘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哮喘控制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哮喘患者的药学服务方向,提高其药学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70例门诊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的患者治疗方案中无缓解药仅有控制药,10·00%无控制药仅有缓解药;30·00%的患者依从性好;43·28%的患者能完全区分自身所用药物属于缓解药或控制药;不能正确使用激素定量气雾剂、缓解定量气雾剂、激素都保和准纳器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6·00%、44·00%、27·78%和23·81%;14·29%的患者有哮喘日记,但无一人的日记符合要求;12·85%的患者有峰流速仪;88·57%的患者仅通过症状判断疗效;51·43%的患者不了解哮喘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哮喘患者对平喘药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吸入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药师应与其他医务人员及患者共同努力,提高我国哮喘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7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与干预组(36例),对干预组采取自我管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明显增加、体重控制、低盐饮食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应传授给患者控制、管理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措施来提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习惯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7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与干预组(36例),对干预组采取自我管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明显增加、体重控制、低盐饮食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应传授给患者控制、管理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措施来提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习惯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形式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血压控制率。方法:对6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知识培训、技能考核、用药指导、定期监测血压等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由37.50%提高到85.94%(P<0.01);用药依从性由32.81%提高到86.46%(P<0.01);掌握血压测量技能人数增加(P<0.01),血压得到明显控制(P<0.01)。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提高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探索针对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的创新型药学随访服务模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互联网+”药学随访3个月,通过比较患者随访前后用药依从性Morisky问卷评分、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互联网+”药学随访的干预效果。结果 药学随访3个月后,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从1.94±1.32下降至1.09±0.95(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由61.91±19.36提高到79.12±13.62(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9.49±2.31)%下降至(6.69±1.4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65±0.95)mmol/L下降至(2.22±0.71)mmol/L(P<0.05),空腹血糖水平随访前后分别为(6.72±1.38)mmol/L、(6.79±1.07)mmol/L(P>0.05)无显著性差异,基础血糖保持良好。结论 “互联网+”药学随访模式,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糖尿病综合指标的控制水平,拓展了医疗机构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空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单独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哮喘发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要使哮喘得到长期控制,更好的方法是自我管理,因此,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已被证实为药物治疗手段以外的一项重要的哮喘防治的干预措施,为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降低再次住院率,我科从2012年1月至12月对56例哮喘患儿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强随访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把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出院后对照组常规随访,干预组进行强化随访管理,于计划实施1年后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问卷调查,并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随访管理,可以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峰流速仪与流速容积曲线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哮喘患儿的急性期和缓解期进行峰流速仪与流速容积曲线测定,记录PEF、FEV1、FEV1%、PEF25、PEF50、PEF75、MMEF。结果急性发作期峰流速仪测定PEF为个人最佳值80%以下者31例(占93.4%),缓解期PEF正常占72.3%;急性发作期流速容积曲线测定肺功能各参数可有不同程度改变,以PEF50、PEF75、MMEF改变显著。结论峰流速仪使用简便、能粗略监测肺功能变化,能够自我监测哮喘病情;流速容积曲线测定能够明确哮喘严重程度,指导用药,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忠艳 《医药世界》2009,(9):553-554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容量状况。方法:对10例糖尿病肾脏CAPD患者进行0.5a的自我管理教育,密切追踪随访,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患者血糖、容量控制情况。结果:经过0.5a的自我管理教育,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血糖、容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49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指导,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定期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43例患者干预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自我管理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6例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加用胰岛素治疗.结论 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个体化教育可以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患者遵医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遵医治疗的情况。方法 采用自编支气管哮喘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50名哮喘病患者进行遵医行为情况调查。结果 完全遵医行为项目中:吸入激素情况为20%,正确书写哮喘日记为4%,正确应用峰流速仪为6%,呼吸放松技巧训练为20%,耐寒锻炼为20%,患者能做到定期门诊复查24%,参加“哮喘之家”活动26%。说明:文化素质、经济、求医环境、医疗意向等都明显影响着患者的遵医行为,大部分患者不遵医行为现象极为普遍。结论 作者认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的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对哮喘患者的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学会一整套完整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方法,帮助患者实现治疗的最佳目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调查表》对本院内科住院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140例实施护理干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心理及生活行为、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晔 《河北医药》2016,(3):460-462
目的:探讨系统化家庭管理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出院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应用哮喘家庭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应用哮喘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自我管理量表及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表( AQLQ)对2组患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气道管理知识、用药知识、运动锻炼知识、定期随诊知识、并发症管理知识、饮食管理知识及疾病知识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自护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自我健康关系、对刺激源反应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系统化家庭管理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我院PICC门诊随访的PICC带管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和Teach-back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和总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常规健康教育法相比,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能有效地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早期DN患者130例,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问卷评价、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同时干预前后测定患者的血糖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血生化和尿液指标。结果经过综合干预后,社区老年早期DN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自我检测血糖和按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药物治疗)的测评明显高于综合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早期DN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早期DN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延缓DN肾功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药学服务对哮喘患者的哮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推动药师给哮喘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提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方法:将2015年1月至5月来某院就诊的81例门诊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正常门诊和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干预组患者接受正常门诊、ACT评分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3个月后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别接受ACT评分及哮喘知识问卷测试,将ACT评分及哮喘知识问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ACT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193 5±1.492 63和21.548 4±3.304 9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哮喘相关知识,干预组回答4个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46.67%、55.56%、53.33%、26.67%)全部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85%、6.45%、13.33%、13.33%),有3个问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可显著增加哮喘患者对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ACT评分,药师的药学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为患者教育和健康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7例,让患者填写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调查表”以及有效自我管理工具有哮喘控制测试(asthmacontrol test,ACT)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不知道使用ACT监测的目的及方法具有89.74%,患者知道相关方法而却没有坚持实施有10.26%,患者没有采取相关监测方法及记录的有98.29%,患者采取具有一些相关监测方法及记录占1.71%,患者完全控制1.71%,良好控制40.17%,未控制58.12%.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管理认知程度少,加强对医护人员和哮喘患者的知识教育和培训,普及支气管哮喘病的治疗熟知度,有利于改善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息者的生活水平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秦慧 《北方药学》2012,9(9):116+58-116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予整体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脂水平。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饮食合理、按嘱服药、坚持运动、自我监测血压患者例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