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慎忠 《四川医学》2013,34(5):746-74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在脑静脉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MRI诊断脑静脉血管瘤的常规MRI、SWI及Gd-DTPA增强扫描的表现,以确定SWI的诊断价值。结果 10例中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共显示引流静脉9例、显示髓静脉2例,SWI显示引流静脉10例、显示髓静脉9例,9例进行Gd-DTPA增强扫描,显示全部引流静脉和髓静脉。结论 SWI序列对在诊断脑静脉血管瘤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MRI检查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2.
MRI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2例CVM病例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常规MRI平扫、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增强扫描。结果额叶5例,顶叶3例,小脑4例,MRI平扫显示引流静脉7例呈管状长T1长T2信号,5例呈管状长T1短T2流空信号,髓静脉网呈细条状及条纹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多支髓静脉呈放射状或树根状排列,共同汇聚于中心引流静脉,形如"水母头"。SWI清晰显示髓静脉、引流静脉呈低信号。结论 MRI能够明确CVM诊断,SWI序列较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显示更多髓静脉,应作为CVM诊断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至7月间对6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经1.5TMR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静脉畸形。SWI所得图像应用16mm厚度的最小密度投影重建,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SWI对6例血管畸形患者的病灶均显示清楚。其中5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常规MR序列发现5个海绵状血管瘤,而SWI发现了9个;结论SWI应作为脑血管畸形诊断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结合其他序列对脑血管畸形能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均行MRI检查,将SWI序列与常规MRI序列的图像比较,常规序列为T1WI、T2WI、T1WI增强扫描、常规MRA及增强MRA.结果 18例患者中,动静脉畸形10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静脉畸形3例.10例动静脉畸形者中,9例位于大脑,1例位于小脑半球;5例海绵状血管瘤者中,3例位于大脑,2例位于小脑;3例静脉畸形者中,2例位于右额顶叶及左顶叶,1例位于右颞叶且为多发.结论 SWI序列较常规MRI序列更清晰更多显示脑血管畸形,在脑血管畸形诊断或鉴别中应作为MRI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10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和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内微出血组(60例)和非脑内微出血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级别、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等因素;观察脑内微出血分级与高血压级别、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内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收缩压、舒张压、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3.90、6.02、4.95、5.15,均P<0.05);脑内微出血患者高血压级别、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均是脑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26、2.649、1.798,均P<0.05)。脑内微出血分级:0级35例,1级17例,2级3例,3级2例,4级3例。脑内微出血分级和高血压级别、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脑白质变性级别均呈正相关(r=0.246、0.220、0.386,均P<0.05)。结论 SWI可以清晰的显示脑内微出血,其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内微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2~81岁,平均47岁.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伴3例脑静脉发育异常、1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29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伴3例脑海绵状血管瘤)9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伴1 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所有病例经手术、DSA 和/或MRI(MRA、SWI 等)检查确诊,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 29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MR序列常规扫描发现病灶82个,其中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征象("铁环征")为30个.磁敏感序列发现144个,其中均匀性低信号病灶117个,低信号中含有混杂信号病灶27个;9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中,6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毛细血管扩张症SWI表现以低信号为主,中心点状稍高信号.4例脑动静脉畸形SWI能发现更多的引流静脉,且更易与动脉区分.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可以检出更多的微小病灶,在脑血管畸形病变的定量诊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SWI应作为诊断脑血管畸形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结合其他序列对脑血管畸形能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李子健  何来昌 《广东医学》2012,33(4):511-512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伴脑静脉发育异常3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41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伴脑海绵状血管瘤3例)13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伴海绵状血管瘤1例)2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MRI(MRA、SWI 等)检查确诊,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 4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MR序列常规扫描发现病灶112个,其中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征象("铁环征")38个;SWI发现162个,其中均匀性低信号病灶128个,低信号中含有混杂信号病灶34个.13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中,8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SWI表现以低信号为主,中心点状稍高信号.4例脑动静脉畸形SWI能发现更多的引流静脉,且更易与动脉区分.结论 SWI对脑血管畸形病灶显示清晰、准确,结合其他MR序列可以应用于临床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有血管病变的脑部疾病37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8例,脑梗塞10例,脑肿瘤15例,静脉畸形2例,静脉窦血栓2例,行常规T1WI、T2WI、DWI、FLAIR、SWI序列及增强T1WI、MRA.评价SWI序列较其他序列对显示小的出血灶、小的静脉,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越性.结果:SWI在海绵状血管瘤,能鉴别出血与血管发现更多的的小出血灶.在静脉畸形,能够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小静脉畸形及显示更多的细小的静脉向大静脉引流.在急性脑梗死,SWI可发现小的出血灶,在脑肿瘤,SWI显示出小的引流静脉及病灶内的钙化灶.在静脉窦血栓,SWI可以清楚的显示出深部引流静脉及脑表面扩张的静脉网.结论:SWI是显示低流量血管畸形,小的静脉结构、多发细小的出血以及铁钙沉积十分敏感的新型脉冲序列,可以做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肿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病人进行3.0T 磁共振的颅脑 SWI 及常规序列(包括 T1SE ,T2FLAIR ,T2WI ,DWI 及 T1增强)扫描,其中10例病人行相应病理检查,由2位神经放射医师独立对每个序列的图像进行逐层对比分析。结果 SWI 在显示血液代谢产物、静脉血管和肿瘤内部结构方面优于 T1增强序列,可显示 T1WI 增强上不能显示的信息(P<0.05);SWI 显示恶性肿瘤内部多发微岀血现象远较良性肿瘤明显。结论 SWI 序列具有很好显示血液代谢物、静脉血管及瘤内结构的能力,能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作为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 susceptibility weightde imaging,SWI)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 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的CT和磁共振检查资料,磁共振包括T1WI、T2WI、T2-FLAIR、DWI、SWI序列,比较不同序列对CMBs检出率的差异以及CMBs发生部位的特点;同时按临床危险分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组,分析高血压患者脑内微出血与临床危险分组的关系。结果:CT未发现微出血灶,T2WI及T2FLAIR检出CMBs 10例,SWI共发现CMBs有42例,CMBs总数为149个。在各部位的分布按数目依次为基底节区、皮质及皮质下、脑干、小脑。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微出血的阳性率、出血灶数目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0.05)。结论:SWI在诊断CMBs的检出例数及病灶数上都显著优于常规序列,基底节区为CMBs的好发部位。高血压患者危险分级越高,脑内微出血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脑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经DSA及手术证实的脑静脉畸形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轴位增强扫描。4例行三维多层重叠薄块采集(3 dimensional multi overlapping thin slab acquisnion,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4例,额叶、硕叶共3例。常规MRI平扫引流静脉为长T1短T2流空信号,扩张的髓静脉为网状及条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呈“水母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3D-MOTSA MRA检查显示部分引流静脉,髓静脉显示较少。4例3D-MOTSA增强MRA检查引流静脉全程显示,髓静脉显示数目多。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结合3D-MOTSA增强MRA检查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林晓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01-102,161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全部均进行了SETT1WI、FSET2WI、T2-FLAIR及DWI检查,并对发病时间进行分期。结果418例脑梗死病例中,超急性期28例,急性期331例,亚急性期59例,DWI均显示为高信号。结论DWI早期诊断脑梗死敏感度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在超急性脑梗死可显示常规MRI上不能显示的病灶,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对临床应用溶栓药物治疗脑梗死可能出现的脑出血潜在危险的预见性。方法采用MR扫描仪,对182例临床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头颅平扫T1WI、T2WI、T2FLAIR、DWI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对于脑微出血灶数量、部位、分布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24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CMBs病灶172个;T1WI、T2WI、T2FLAIR以及DWI序列检出CMBs病灶的数目分别为16(9.3%)、30(17.4%)、35(20.3%)、18个(10.5%),各序列中CMBs病灶检出的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与T1WI、T2WI、T2FLAIR、DWI序列CMBs检出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微出血病灶分布于脑干,4.7%分布于小脑,27.3%分布于丘脑,37.8%分布于基底节区,23.3%分布于皮层及皮层下。结论 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为目前检出CMBs的最佳序列,对脑卒中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9例CV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行CT平扫检查,9例行MRIT1WI、T2WI、T2FLAIR、T1WI增强扫描,其中有3例行3DTOFMRA扫描,2例行VENBOLDSENSE扫描。结果 CVM位于幕下5例,幕上4例。3例CT平扫均未见CVM直接征象,其中2例发现异常病灶,1例未见异常。5例MRI平扫显示髓静脉呈长T1长T2信号,中央静脉干呈长T1短T2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FLAIR上髓静脉为稍高信号,中央静脉干为稍低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呈典型的"水母"征或"树根"征表现。2例MRI平扫显示条管状流空低信号,增强呈条状高信号。1例MRI平扫显示类圆形等长T1、等长T2信号,中心可见流空信号。增强MRA显示髓静脉呈放射状汇入中央静脉并见引流入上矢状窦。1例术前只诊断为血管畸形,未能明确分型。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对脑静脉畸形绝大多数可明确诊断,MRI增强及VENBOLDSENSE序列是发现脑静脉畸形最敏感的方法,应做为CVM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性脑梗死在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现及其与动脉性脑梗死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5年8月诊治的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及动脉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各12例的DWI表现。结果动脉性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明显高信号,在ADC图上为低信号,平均ADC值(0.558±0.06)×10-3mm2/s。静脉性脑梗死在DWI上有3种不同表现。多发高信号病灶5例,ADC值平均为(1.175±0.26)×10-3mm2/s,高于动脉性脑梗死(P<0.01);单发高信号病灶2例,ADC值较低,与动脉性脑梗死相近(P>0.05);高低混杂信号5例,其高信号区ADC值明显减低,低信号区平均ADC值较正常值略高。结论静脉性脑梗死在DWI上特殊表现,结合ADC值的测量可用于区分脑水肿的类型,鉴别动脉或静脉性脑梗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9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接受MRI检查,比较T2WI—TSE及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情况。结果1.T2WI—TSE序列共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81处,SWI序列共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292处,SWI序列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比例显著高于T2WI—TSE序列(P〈0.01)。2.在铁环征的显示中,T2WI—TSE序列显著高于SWI序列(P〈0.01)。SWI序列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径线显著高于T2WI—TSE序列(p〈0.01)。结论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十分敏感,可以清晰显示其影像学特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诊断明确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给予及时入院(发病48 h内)患者NIHSS评分、SWI检查;未及时入院的患者(发病48 h至6 d)但有CT影像确诊的患者仅给予NIHSS评分。发病1周后,全部患者行SWI及CT检查并再次行NIHSS评分,并与之前的CT或SWI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12例(60%)于发病时检测出自发性出血,1周后复查发现17例(85%)有自发性出血。8例未及时入院的患者中3例(37.5%)于发病时行CT检查时隐约可见出血,1周后行SWI检查发现7例(87.5%)出血。经分析,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后的出血程度与NIHSS评分成正相关(rs =0.740,P=0.0005)。 SWI与CT对大面积脑梗死检测出出血进行分析(P入院时=0.113,P1周后<0.05),显示SWI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检测要优于CT检查。结论 SWI技术相比于CT在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的检测更为敏感,对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时出现再灌注损伤提供有力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志坚  章正祥  刘玉凤  张丽萍  侯群  许茂盛 《浙江医学》2017,39(13):1053-1056,1060
目的利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定脑静脉血相位值(phase值)、观察梗死病灶周围静脉改变,评价脑梗死后的缺氧状态及局部脑氧代谢改变。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25例头颅MRI检查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其中梗死患者14d内行MRI检查。MRI检查包括T1W、T2W、DWI及SWI检查。按梗死部位分基底核区及侧脑室旁亚组(21例),脑叶亚组(7例),桥脑亚组(8例);按梗死时间分为第1~7天亚组(17例)和第8~14天亚组(19例)。测量对照组及脑梗死组上矢状窦和直窦phase值,测量梗死病灶体积,观察病灶周围静脉,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组直窦phase值(2574.91±223.20)低于对照组(2908.49±20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核区及侧脑室旁、脑叶和桥脑亚组直窦phase值(2523.00±215.80、2668.19±229.66、2629.55±224.7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叶亚组上矢状窦phase值(2205.09±65.73)高于基底核区及侧脑室亚组、桥脑亚组、对照组(2126.55±62.16、2137.24±51.31、2112.94±48.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组中发现梗死病灶周围不同程度的静脉扩张21例,其中第1~7天亚组13例,第8~14天亚组8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病灶周围静脉扩张与梗死体积及梗死时间相关(均P<0.05)。结论SWI能定量测定静脉血phase值,发现梗死灶周围静脉扩张,为临床无创性评价梗死区域脑组织缺氧及局部脑组织血氧代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脑静脉畸形的CT和MRI诊断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妇CT检查,包括平扫2例,增强4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2例.17例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CVM,其中3例为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有21个CVM中,幕上7个,幕下14个.12个CVM为浅型,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9个为深型.CT平扫均不能显示CVM的直接征象,增强CT、CT脑动脉造影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CVM的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磁共振脑静脉成像也能清晰显示CVM. 结论:CVM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增强、CT动脉成像以及MRI均能显示其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做出诊断.MRI检查可显示合并的其他异常表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