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F-ERG和M-ERG联合检测白内障术前视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良  陆豪  杨蕾  赵婕 《眼科新进展》2004,24(3):204-206
目的 检测白内障眼术前视网膜功能。方法 对拟行白内障摘出术眼术前分别行暗适应F ERG时域分析法和M ERG频域分析法检查 ,比较白内障合并黄斑部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裂孔、出血 ,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眼、白内障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视网膜格子样变性、通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眼与单纯白内障眼术前F ERG最大混合反应振幅、M ERGflicker 30Hz频谱间的差异。结果 白内障合并黄斑部视网膜病变眼术前F ERG最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与单纯白内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而M ERGflicker 30Hz频谱比较 ,1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白内障眼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组术前F ERG最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与单纯白内障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M ERGflicker 30Hz频谱比较 ,4~ 5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F ERG时域分析法对白内障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而M ERG频域分析法对白内障合并黄斑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测较F ERG敏感 ,F ERG、M ERG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价白内障眼术前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2.
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Xu W  Yao K  Shentu X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121-124
目的 探讨准确评估晶状体不同混浊程度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方法。方法 采用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两种检查方法,评估152例(152只眼)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功能情况,分别将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及潜视力(potential visual acuity,PVA)结果与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于晶状体不完全混浊者,术前F-ERG b波和F-VEP波振幅的综合值及PVA与术后BCVA呈显著正线性相关性(r=0.528,0.654;P<0.05);对于晶状体近完全及完全混浊者,术前F-ERG b波和F-VEP振幅的综合值与术后BCVA呈显著正线性相关性(r=0.487,P<0.05),术前PVA与术后BCVA无显著相关性(r=0.049,P>0.05)。结论 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两种检查方法均可较准确评估晶状体不完全混浊患者术后的视功能,其中视网膜计的检查结果更具预测性;F-ERG和F-VEP检查结果可综合评估晶状体近完全及完全混浊患者术后的视功能,视网膜计检查方法以此类患者术后视力进行评估的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患者术后F-VEP、F-ERG检查预测中心视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F-VEP和F-ERG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心视力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062眼白内障患者术前使用国产泰克公司TGS-150型眼电生理仪分别行F-VEP和F-ERG检查,比较分析单纯F-VEP异常,F-ERG异常,F-VEP和F-ERG均异常或正常的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情况,结果:二项指标结果均正常者976眼,其中术后中心视力≥0.8者920眼(94.42%),≤0.3者78眼(7.99%),F-VEP异常者45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6眼(13.3%),F-ERG异常者33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16眼(48.5%),二项指标均异常者8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5眼(62.5%)。结论:F-VEP和F-ERG对白内障术后的视功能预测有客观性和有效性,在本研究中F-ERG对预测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芯片所引起的光感受器损伤及正常兔眼的电生理改变。 方法 青紫蓝兔共30只,其中22只兔NaIO3生理盐水溶液静脉 注入后眼光感受器受到损伤。将一个由90个微光电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和相连电极构成的直径约3mm的芯片通过巩膜切口植入4只正常及22只注药后光感受器损伤兔右眼的视网膜下腔或脉络膜中,左眼为对照眼 ;分别检测芯片眼及对照眼局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局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全视野闪光VEP及全视野闪光ERG。另外4只兔双眼摘作病理检查。 结果 22只色光感受器损伤兔中有11只芯片眼的局部ERG主波振幅明显大于对照眼;4只正常兔中,2只芯片眼的局部ERG主波振幅大于对照眼。1只芯片眼表面视网膜出现破孔不能引出任何波。局部VEP及全视野闪光VEP重复性较差,全视野闪光ERG未见明确差别。 结论 植入的芯片在受到光刺激 后可刺激局部视网膜并引起局部视网膜的电活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24-32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对白内障患者行术前眼底评估的优势。方法通过OCT对患者黄斑进行扫描,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区视网膜的显微结构。结果 127例(185只眼)白内障患者中,49例(52只眼,28.1%)患者由于晶状体混浊严重,用OCT仪无法进行扫描,107例(133只眼,71.9%)可通过OCT对黄斑区的细微结构进行大概评估。其中,80例(103只眼)O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OCT检查发现异常的有27例(30只眼):硬性渗出1例(1只眼),黄斑水肿8例(10只眼),视网膜前膜2例(2只眼),玻璃膜疣4例(5只眼),色素上皮脱离4例(4只眼),视网膜劈裂3例(3只眼),视网膜出血3例(3只眼),陈旧性脉络膜破裂1例(1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1例(1只眼)。结论术前通过OCT检查,可了解黄斑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及早发现眼底病变,可对大多数白内障患者的眼底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蓝光视网膜电流图 (蓝光 F- ERG)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功能。方法 术前采用暗适应蓝、白光 (比标准闪光衰减 2 .5 log单位的低强度光 )视网膜电流图分别检查拟行白内障手术眼 ,将术后 3月最佳矫正视力、周边 (黄斑中心凹 10°以外 )视网膜状况与术前两种 F- ERG b波振幅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蓝光 F- ERGb波振幅与白内障术后 3月最佳矫正视力轻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 r =0 .2 6 76 ,F =4.86 ,P =0 .0 32 3) ,蓝光 F- ERGb波振幅与白内障术后周边视网膜状况呈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τ =0 .2 439,x2 =12 .6 5 47,P <0 .0 0 0 1) ,其相关性大于白光 F- ERG(相关系数τ =0 .16 0 0 ,x2 =4.7717,0 .0 1

相似文献   


7.
陈炜  王毅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2):342-345
目的:评价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或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应用于白内障术前对视功能的评估及对视网膜疾病检出的有效性观察。方法:对148例196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眼科电生理仪、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OCT,根据FVEP和FERG(或PERG)、眼底照相、OCT、眼部B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48例196眼中,B超检查显示玻璃体混浊165眼(84.2%),无法获取B超图像31眼(15.8%);成功获取眼底照相图像161眼(80.6%),无法获取图像35眼(19.4%);获得有价值VEP、ERG 58眼(29.6%),VEP、ERG未见明显异常138眼(70.4%);成功获取OCT图像167眼(85.2%),无法获取OCT图像29眼(14.8%)。结论:视觉电生理检查、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图像结果可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多种检查方法相互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前对视网膜疾病以及其他眼科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3例(34只眼)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野力的患者进行分析,导致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在的眼疾主要是眼底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炎等)故术前应做VEP,ERG,视网膜视罗等电生理检查作为植入人工晶体病人的筛选,另外术后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术后明显散光等,尚有4例病人是随访过程中发现有低视力,故应重视术后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9.
仅存光感的严重眼外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例(20眼)无光感或光定位不确的眼外伤施行显微手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严重眼外伤人院后常规眼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包括B超扫描、X线断层扫描及视觉电生理检查。施行Ⅱ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摘出眼内异物。结果 术后视网膜在位16眼,后极部视网膜在位1眼、术前无光感3眼中术后恢复光感者1眼。术前光定位不确17眼中恢复数指以上视力者10眼,其中0.05~0.3者6眼。结论 仅存光感的严重眼外伤视功能丧失主要原因包括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严重广泛受损和毁坏。视-枕诱发电位波形消失者,视力可能完全丧失。波形波幅严重下降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可能恢复不同程度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我们对7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70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术眼及对侧非手术眼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术眼中38眼(54.3%)非手术眼中(15.7%)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术眼中66眼(94%)视力优于术前。但视力结果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黄斑病变程度。说明白内障手术加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但非禁忌证。早期视网膜光凝可防止病变进展,有助于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11.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100例(185只眼)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屈光间质情况选择不同波长激光进行不同方法视网膜光凝,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结果显效98只眼,占52.97%,有效74只眼,占(40%),无效13只眼,占7.03%,随访其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优越性,可根据病变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波长进行治疗,能提高或保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视网膜电流图(ERG)了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复位术后的视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孔源性RD患者73例(73只眼),均进行单次巩膜扣带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检测ERG,随访1-5月。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ERG各指标振幅明显下降,潜伏期延迟。手术后1月,ERG的a波、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回升,潜伏期在术后均延迟。随复位时间的延长,振幅无明显变化,潜伏期有缩短趋势。视网膜脱离复位后,最大反应振幅b/a比值呈增加趋势。术后1月,暗视视杆细胞反应振幅可恢复至对照组的58.11%,30Hz闪烁光反应的振幅则恢复至对照组的45.89%。结论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功能在1-2月内恢复最快且程度较大,视网膜内核层的恢复较光感受器层迅速,视杆系统较视锥系统恢复迅速且较完全,但随复位时间的延长增进缓慢。ERG的不完全的恢复表明视网膜仍存在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李培凤  杨安怀  邢怡桥  李林 《眼科》2005,14(4):264-266
视网膜脱离(retina detachment,RD)是眼科常见的急性致盲性疾病之一。目前RD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尽快从解剖上复位,并使其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以往对脱离的视网膜手术前后的功能评价多采用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letroretinogram,ERG),而其反映的是整个视网膜的功能,但实际视网膜脱离范围可能只局限于1~3个象限,故ERG不能准确地反映脱离区视网膜手术前后的功能变化。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弥补了这一空缺,其可客观检测不同区域的实际视网膜功能,较准确地反映视网膜功能变化。本组对16例RD患者的16眼术前和术后1个月行mfERG检查,以评价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1年5月至1996年5月,应用夏德昭氏角膜映光法术前检查外伤性白内障80例84眼,根据术后眼底表现,测定视力,认为该法判断准确,有临床实用值价,现报告于下:对象与方法5年间收治外伤性白内障80例84眼,男64例68眼,女16冽16眼,年龄5至历岁、平均32岁;挫伤性白内障叨例对眼,穿孔伤性白内障59例62眼,雷.电击伤性白内障1例2眼。术前常规检查光觉,光定位及色觉,角膜映光法在诊断室或病房进行,遮盖非检眼,令被检眼平行注视眼前对厘米处手电灯光,医生以正前方观察角膜映光点的位置,居角膜中央者均为中心固视,偏离角膜中央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的意义。方法100例(100眼)术前行常规B超检查后,再行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结果术前B超检查视网膜无异常,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神经萎缩1例,高度近视黄斑板层孔1例,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陈旧性视网膜病变I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术后检查与术前检查结果完全相同。结论白内障术前行眼底镜检查,可以为手术医师提供正确诊断,预测术后视力提高的程度,大大减少医患之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一组光定位不准的视网膜脱离施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评价术前光定位检查对判断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43例(46只眼)手术随访资料。结果43例(46只眼)中,术前视力光感10只眼,手动24只眼,指数且〈0.02(1m指数)者12只眼。视网膜脱离范围仅限于黄斑部8只眼,1—2个象限12只眼,3—4个象限26只眼。光定位不准的方位数目与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视网膜复位40只眼(86.9%)。46只眼中,10.9%最终视力≥0.3;41.3%视力〈0.3但≥0.05;43.5%仅有手动或指数视力;4.3%视力光感。术后视力改善30只眼(65.2%),不变15只眼(32.6%),下降1只眼(2.2%)。术后视力与术前光定位不准方位数目有关。结论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仍然可以恢复一定的视力。术前光定位检查对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明确有视网膜变性和(或)裂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LASIK术前行散瞳后详细的眼底检查,对有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变性和(或)伴有裂孔者72例(86眼)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波长532nm,光斑大小50~300μm,曝光时间0.2~0.25s,功率100~300mW。激光光凝后1个月,检查眼底周边激光光斑反应情况,并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9~12个月,复查眼底、视力等情况。结果行倍频Nd:YAG激光光凝1个月后,病变区周围激光光斑反应良好,无中心视力下降。LASIK术后1年,未发现视网膜变性加重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年后裸眼视力4.6~4.8者4眼,4.9~5.0者82眼。结论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干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倍频Nd:YAG激光光凝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斑孔未做光凝如何行玻璃湾切除达到保护术后视力,观察硅油填充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方法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并且注入硅油和惰性气体。结果观察12例(12眼)的发病因素、术前术后视力、硅油填充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随访等。结论该术式视网膜复位率高,无黄斑孔周围光凝,对视细胞的损害小,术后视力相对好,但易出现白内障及再脱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状体混浊对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的影响。以及白内障术前F-ERG评估视网膜功能的价值。方法:对一组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暗适应ERG、闪烁ERG检查。分析FERG的检查结果及其与术后视力、眼底情况的关系。结果:眼底正常组术前暗适应ERGb波振幅、峰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眼底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术前暗适应ERGb波振幅与术后视力有关。结论:白内障手术前行FERG检查有助于视功能的评估及预测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于手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测定,以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68例(68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前行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网膜电图(ERG)测定并与术后一周的视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眼ERG与对侧眼比较大致相同者8只眼,轻、中度降低者36只眼,严重降低或计录不到者24只眼;而VEP大致相同者18只眼,轻、中度降低38只眼,重度降低或计录不到12只眼。与术后的视功能比较有较高的吻合性。结论: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术后行视觉电生理测定对患者的术式选择及术后的视功能预测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