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言 发作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dyskinesia)是指突然出现短暂且反复发作的异常运动,而发作间期表现正常的一组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最早有关该病的描述来自Mount 和 Reback(1940年)报道的1个家系5代多名患者,表现为发作性手足徐动,持续数分钟,1日发作数次.其后Smith和Heersema(1941年)描述了3例无血缘关系,表现为运动诱发的、持续5~10 s的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儿童腹型癫癎属部分发作性癫癎,以内脏感觉性发作为主,腹部发作性剧痛为特征[1].由于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腹痛发作时又没有意识障碍和抽搐,故易长期漏误诊.本文收集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资料完整的12例儿童腹型癫癎病例,对其临床与脑电图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难治性癫痫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容易误诊为癫痫的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特点、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完善病史、干预发作、家庭录像、视频脑电图、采用2001年ILAE癫痫发作分类等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间12例院外诊断癫痫、难治性癫痫儿童的病情重新评估.结果:排除头痛性癫痫而诊断偏头痛3例,心因性发作2例,睡眠障碍1例,癫痫同患睡眠障碍1例,非癫痫性发作3例,抽动症2例.影响诊断的因素为发作间期异常脑电图和既往惊厥病史.停用抗癫痫药物9例,减药1例,阻止上药2例.给予相应诊疗后家长及年长儿心理负担明显减轻.结论:完善病史、干预发作、家庭录像、视频脑电图等方法对鉴别儿童非癫痫性发作有效.应重视新的癫痫发作类型分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就诊于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人群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选取科室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66例确诊为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安门医院就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性别比例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发病年龄偏小,四联征发生几率基本相同.结论:发作性睡病是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复杂,病因不明,应提早诊断,多样化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教育,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仅有意识障碍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误诊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均表现为突然动作停止,两眼发直,呼之不应,但无跌倒、面色改变,也无不自主、无意识动作发生,且发作后可继续原来活动,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有短暂定向力障碍.误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各3例,癫痫典型失神发作2例.根据发作间歇期24h动态脑电图(AEEG)结果并结合特征性发作表现,8例均明确诊断为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予抗癫痫治疗后发作均得以控制.结论 仅有意识障碍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易误诊,临床医生应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脑电图检查)和治疗反应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6.
刘蕊  赖晓晖 《华西医学》2007,22(2):407-40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发作性四肢无力2年,再发10天"于2006年10月1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四肢无力,双下肢明显,对称性,发作时行走困难,查血钾、甲状腺功能正常.反复发作,间隔1月至半年不等,一般于寒冷季节发作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数天至10余天不等.  相似文献   

7.
黄晓婷  巫秋霞 《当代护士》2021,28(10):100-104
目的 通过寻找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和预后价值,以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7例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与临床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侧别、肿瘤病理、癫痫类型和预后信息,通过生存分析评估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预后价值,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30(23.6%)例间变性胶质瘤患者出现术前癫痫发作.生存分析表明出现术前癫痫发作的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更长(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较小(<44岁,P= 0.032)和额叶受累(P= 0.002)是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术前癫痫发作是间变性胶质瘤患者的有利预后因素.年龄偏小和额叶受累是间变性胶质瘤患者术前癫痫发作的独立高危因素,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及时辨别存在癫痫发作高危因素的患者,针对此类患者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发作性竖毛为主要表现的癫痫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我院收治4例以发作性竖毛为主要表现的癫痫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4例患者均具有癫痫的特征性表现,即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脑电图均有癫痫样异常放电,抗癫痫治疗均痊愈.结论:发作性竖毛为癫痫的自主神经性发作形式的一种表现,均为症状性癫痫,病变均在颞叶,抗癫痫治疗有效,需和癔症、神经症鉴别.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女,20岁.因反复出现舌运动障碍1年入院.近1年反复舌运动障碍,表现为发作性舌外伸,不能自主活动,每次发作1~3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楚,无肢体抽搐,有时下列牙齿划伤舌系带.  相似文献   

10.
宋增新  李拥军  张辉  杨蓉 《临床荟萃》2005,20(19):1140-1140
患者男,61岁.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半月,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心悸、胸闷,持续约3~5分钟后自行缓解,此后7年未再发作.近3年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均无明显诱因,每次发作的性质、持续时间相似.近半月来,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延长,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至1小时不等。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9岁,因发作性右侧上肢抖动6个月,加重10天于2006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上肢抖动,症状持续2~3分钟缓解,上述症状约每月发作0~1次,未就诊.于入院前10天,患者上述症状发作较前频繁,表现同前,共发作5次,每于右上肢持物时发作而就诊.  相似文献   

12.
[病例] 女,31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活动障碍8年,伴麻木半年,以发作性左侧偏瘫原因待查收入院.当地医院曾按"脑梗死"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15天前因生气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13.
刘爱云 《新医学》1998,29(9):494
患者女,56岁.因发作性抽搐、意识丧失5年以"癫癎"于1997年2月10日入院.患者5年来不定时头晕、心悸、乏力、发作性抽搐、意识丧失,伴出冷汗,抽搐后嗜睡,多在晨起前发生.曾到县、地、省级医院门诊诊治,均按"癫癎"治疗,病情无改善,抽搐发作频繁,故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血糖症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对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识别.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确诊为低血糖症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1例中19例(7例因发作性意识丧失,3例因发作性一侧肢体无力,5例因发作性反应迟钝、言语缓慢、言语不清,1例因发作性失语,3例因发作性记忆丧失)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误诊时间1 h~5 d;8例误诊为癫痫(5例因四肢抽搐、发作性意识丧失而误诊为全面强直痉挛发作,3例因发作性意识蒙眬、失神样发作、不认识家人或发作性胡言乱语、吵闹、情绪失控的精神行为异常误诊为精神运动性癫痫),误诊时间6 h ~20 d;4例因一侧肢体无力误诊为脑梗死,误诊时间2h~3d.18例入院后经过即刻血糖检测确诊为低血糖症,余13例系入院后监测血糖或于症状反复发作时检测血糖后确诊为低血糖症,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静脉注射,并持续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经过补充葡萄糖治疗后30例痊愈,1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低血糖症多出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复杂,表现多样,仅出现神经系统的表现时,容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的疾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同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5.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1] .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控制的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4大主征为特点,但仅有10%的发作性睡病病人具有四联症的全部症状.发病高峰是青少年时期,男性的患病率稍高于女性[2].通常于10岁~30岁起病,很少在5岁以前或50岁以后起病[3].按发病时间划分,起病于青春期前,属早发型发作性睡病[4,5],在青春期后起病,称为晚发型发作性睡病.本病病因仍不清楚,缺乏有效治疗.目前对于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的报道罕见.我院于2009年2月5日收治1例52岁的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又称Gelineau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本病早在1880年Gelineau首先记述并命名,临床特点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诊治3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发作性疾病或症状在婴幼儿较为常见,临床鉴别癫(癎)或非癫(癎)性发作较为困难.目前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的应用,能长程监测病人的临床发作与脑电图的关系,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院2002年4月~2005年7月共行AEEG监测婴幼儿256例,监测到发作性疾病106例,占41.4%,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额叶癫痢发作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特征.方法:对36例额叶癫癎发作患者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进行同步分析.结果:额叶癫癎发作频繁而短暂,以睡眠中发作为主.常见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主要表现为过度运动、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发声及重复语言,额叶失神等.常规脑电图检查阳性率30.6%.长时间视频监测阳性率91.7%.绪论:额叶癫癎发作是-组以运动症状为主的癫癎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长程视频监测为无创性诊断额叶癫癎发作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建茹  李娜  徐辰  杨丽 《临床荟萃》2004,19(15):869-870
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与病因、病变部位、脑电图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2001年8月至2003年7月诊治的95例癫痫患者做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5例患者均为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病房住院患者.男55例,女40例,年龄6个月至71岁,平均(24±4)岁,病程5天至30年.其中特发性癫痫40例,继发性癫痫55例.按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发作分类标准确诊[1],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0例,失神发作13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3例.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痫性发作及癫痫的再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中风 ,以试图揭示中风后痫性发作的再发因素。方法 对 415 2例住院的中风病人的所有曾经有过第 1次痫性发作的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176例有痫性发作 (4.2 4% )。其中缺血性中风后痫性发作为 78例 ,出血性中风发作者为 98例。皮质病变 137例 ,占 77.84%。早期发作者 12 9例 ,晚期发作者为 47例。 136例 (77.2 7% )观察了 2年以上的病史 ,其中 5 6例发生了第 2次痫性发作。对于晚发者有 39例复发 ,早发者为 17例 ,(P<0 .0 1)。 5 6例复发者中 15例为单纯发作 ,41例为复杂发作。结论 出血性中风 ,枕叶、颞叶病变 ,大面积 (两叶以上 )脑梗塞 ,大量脑出血 (>40ml)及晚期发作者易发生痫性发作的复发。中风后癫痫应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 ;早期发作复发者少 ,1月后如不再发作可暂不予抗痫治疗 ,如出现第 2次发作应正规抗痫治疗。枕叶病变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