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诊选取40例正常行经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习惯,用药,饮食等未发生改变情况下观察行经前及行经时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应用胰岛素组血糖升高较为显著,平均升高5.5mmol/L左右;口服药组平均升高1.5mmol/L.结论女性糖尿病患者行经时血糖水平均较平时升高,其中尤以应用胰岛素者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将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即7.0mmol/L≤空腹血糖〈8.0mmol/L组(A组),空腹血糖≥8.0mmol/L组(B组),以血糖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各组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SDS评分为(53.75±4.39)分,B组的SDS评分为(56.32±3.99)分,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临床控制血糖水平能够较好地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34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方法分析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以下简称白内障患者)34例和正常对照组26人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白内障患者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白内障患者男女之间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医意义;回族与汉族白内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汉族白内障患者男女之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有性别差异,且女性血糖水平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4.
近来WHO糖尿病(DM)诊断专家委员会提出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来取代FPG≥7.8mmol/L(140mg/dl)作为诊断DM的新标准〔1〕。我国对25岁以上人群DM普查结果表明,以FPG≥7.0mmol/L为...  相似文献   

5.
应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32例空腹血糖〉16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发现11例夜间血糖持续高水平为基础胰岛素不足;18例03:00以前血糖正常,03:00以后逐渐增高,为黎明现象;3例在00:00~03:00出现低血糖,后血糖开始增高,为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Somogyi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糖尿病受检者46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受检者分为冠心病组(n=290)和非冠心病组(n=174),计算受检者冠脉Gensini评分,对两组受检者临床数据进行对比,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空腹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5.31±0.60)mmol/L vs.(5.45±0.66)mmol/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空腹血糖水平和Gensini评分显著正相关(r=0.18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5,95%CI:1.046~1.997,P=0.026)。结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和冠脉病变程度显著正相关,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诊断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和分类委员会近年来提出的糖尿病新诊断标准中以空腹血糖≥7.0mmol/L取代FPG≥7.8mmol/L,为探讨我国糖尿病人群FPG的诊断水平。方法1994年全国25岁以上25万人群糖尿病普查中经口服75g葡萄糖耐蛳试验检查人群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2002-11~2004-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2例新诊断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其治疗前后均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2~3周治疗后,糖代谢紊乱明显缓解。22例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糖值[(12.7±2.4)mmol/L对(7.3±0.9)mmol/L];日内血糖最高值[19.5±2.3)mmol/L对(11.0±1.7)mmol/L];血糖漂移最大幅度[(12.1±3.1)mmol/L对(7.1±2.0)mmol/L]。餐前及餐后的平均血糖水平及上述血糖参数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治疗后血糖>7.8mmol/L及11.1mmol/L的时间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29(6~64)%对99(37~100)%,3(0~28)%对72(13~100)%,P均<0.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评估T2DM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TG联合FPG筛查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北京平谷区26~76岁的3579名无已知糖尿病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PG-TG联合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和净重新分类指数(NRI)评价FPG-TG联合因子筛查糖尿病的效果。结果FPG、TG、FPG-TG联合因子的AUC分别为0.92、0.67、0.92。在最佳切点方面,TG筛查糖尿病的敏感性为72.9%,FPG-TG联合因子筛查糖尿病的敏感性(84.5%)与FPG(84.2%)相似。与FPG筛查模型相比,筛查模型加入TG后的NRI=-0.0003(P=0.920)。结论TG筛查糖尿病的效果较FPG差;FPG联合TG筛查并不能提高糖尿病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肌梗死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的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梗死61例),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分为4组:≤6.1、6.2~7.6、7.7~10.0和>10.0mmol/L,观察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和心肌酶谱的水平。结果: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心肌梗死患病率增加(P<0.05),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水平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梗死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结论: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地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睡眠质量对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我院糖尿病门诊就诊的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40例,睡眠障碍均经过神经内科专科治疗.同时选择40例不伴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基线时及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治疗后的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与不伴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相比,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的FBG以及HbA1c水平较高,而且存在IR状态,两组间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的FBG和2hBG以及HOMA-IR较治疗前均减低(P<0.05). 结论 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的FBG以及HbA1c水平较高,且存在IR状态;而针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尤其FBG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疾病 (CAD)患者的死亡率。但空腹血糖水平 (FG) <12 6mg/dl( 3 .3mmol/L)的CAD患者危险程度如何尚不明确。此项研究由 1612名自 1994.12~ 1998.12连续在LDS医院 (SaltLakeCoty ,Utah)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并参加正在进行IHC(intermountainhear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变化是否与真胰岛素(TI)有关;2型DM患者TI受血糖影响与TI真实水平的依据。方法正常对比组100例,2型DM组200例。将这200患者中空腹血糖的浓度范围6.0~10 mmol/L间137例划为A组,浓度>10 mmol/L的63例划为B组。300例相关人员均与早晨空腹采集3mL静脉血送检测,FPG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测,真胰岛素用化学发光免疫的分析法(CLIA)检测。精密的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2型DM患者真胰岛素浓度(34.56±20.51)p mol/L;正常对比组真胰岛素浓度(33.00±19.05)p mol/L。2型DM患者中A组的TI浓度(36.00±24.57)p mol/L;B组的TI浓度(39.51±23.46)p mol/L。各组间并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2型DM组FPG和TI统计,其相关的系数r=0.0056,回归方程是Y=35.998+0.038X,FPG与TI的浓度是正相关。结论 2型DM患者TI浓度会随FPG的浓度上升而上升,两者呈正直线相关。证实2型糖血糖可以调节2型DM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所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维持着血糖的稳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研究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研究组接受二甲双胍片联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HDL-C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以及LDL-C、TC、TG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加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对血脂水平及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正常偏高的空腹血糖能否独立预测青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方法:采集年龄在26~45岁以色列士兵的血样,并收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18.
对6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心率变异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NIDDM患者HRV明显降低,提示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老年NIDDM患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有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9.
对本院98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教育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糖尿病教育将明显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0.
空腹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的空腹血糖值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18例可疑糖尿病病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2小时血糖值分为三组。(1)糖尿病组:PG2h≥11.1mmol/L;(2)糖耐量减低组:PG2小时7.8-11.1mmol/L;(3)正常组:PG2小时〈7.8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