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修订本)选了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其中有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句话中的“阿姨”一词,教材没有注释,容易引起误解。“阿姨”这个词,古今汉语都有,在生活中也很常用,似乎没有注释的必要。但现在通用的“阿姨”指比自己年长,且和母亲同辈的女性,是对女性的尊称,近些年也有些城市里用“阿姨”来称呼保姆的。很显然,这样的解释并不符合《琵琶行》的语境,因为文中“琵琶女”在自述身世的不幸,“阿姨”当指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么,阿姨究竟指谁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要么不翻译,要么作这样一些解释:(1)指妓院中的老鸨。(张明非主编《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教坊中管歌女的女管事人。(韩兆琦《唐诗选注集评》,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武汉大学中文系主编《唐诗选注》)(3)指她的姐妹。(《唐诗三百首注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此外,甚至有人在网上发表评论,认为“阿姨”是“琵琶女”经营妓院的亲娘。总之,大家的意见莫衷一是,实在有辨析的必要。对于第一种解释,如果认为“阿姨”是老鸨,那么“琵琶女”当为妓女,否则“阿姨”与“琵琶女”无关,自然没有在此提及的必要。那么,“...  相似文献   

2.
当年还是军艺在校学生的王媛可被海岩看中出演《河流如血》,成为一代岩女郎。她以靓丽的外表、高雅的知性美女气质成为第一位登上世界顶级时尚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Rising Star”栏目的亚洲人。  相似文献   

3.
经过几十位编写者将近两年的艰苦努力,经过三易其稿的重大反复,我们终于把这本《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专著,奉献在广大同行和读者面前了。 回顾此书产生的整个过程,不禁想起唐朝白居易《琵琶行》里的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孕育和问世,倒是相当贴切的。  相似文献   

4.
吴有性与《温疫论》吴有性,字又可,为明末清初一代治温疫病大家。著有《温疫论》一书,为世人所称,对后世治疗温疫病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吴氏对疫病流行的病因,提出“杂气说”。明言杂气为“天地之厉气”,“触之者即病”。病的特征是长幼之病多相类似。对疫病病因...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在庆祝贵阳医学院七十周年华诞的时刻,《贵阳医学院学报》也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作为《贵阳医学院学报》的读者、作者、编者和主编,与每一期《学报》的相遇、相识到相知,都充满着惊异、欣喜与快乐。在这里,我们因“文缘”而相遇、因“争执”而相识、因对学报的“责”和“义”而情之所系。  相似文献   

6.
有种野菜叫“护生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护生草顾名思义它是有着保护生命,防病治病,强身延年作用的一种野草。这个美名冠于何草呢?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绍兴人)所领的“春来荠美勿忘归”的荠菜。在《本草纲目》中称其“护生草”,谓有“明目,益胃”之功。《别录》载其能“利肝气,和中”。《食经》中说能“补心脾”。《食治》中记载:“杀诸毒”。《现代实用中药》说能“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或目痛、视网膜出血”等等。由此可知芥菜自古至今为人们所喜爱的野菜名药。她不但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用养菜作馅,炒养菜或作羹汤,其味之鲜美是…  相似文献   

7.
夏洛蒂·布朗特真正的创新在于 :她的写作不是从一般社会的角度出发 ,而是透过个体的视野来进行的 (McCul lough ,Bruce ,1946 )。的确 ,其代表作《简·爱》的艺术成就与小说的表现形式 -第一人称自叙体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是新颖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新型的人物形象。第一人称自叙体赋予自述者的独特的叙述角度饱满而细腻地展示了女主人公的心态世界 ,情感轨迹及心路历程 ,从而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反抗等级偏见 ,冲破宗教樊篱 ,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真爱的新型文学女性形象。读者对情节及人物的感知 ,全部源自自叙者的叙…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序载:“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卷”。对于此句中“平脉辨证”,历代医家传注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笔者考日本江户医家对此解释,有一些独到之处,特集录如下,以备参阅。 目黑道琢《伤寒论集解·序》:平脉辨证,疑是书名,而文献无可以证焉。喻嘉言曰:“自叙云平脉辨证,则脉法当隶篇首”。是以平脉辨证为篇名而既云,则未必然。 铃木良知《伤寒论解故》:平脉辨证,未详。柯琴曰:“仲景…  相似文献   

9.
“医界一代伟人”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其制方之精义,用药之要着,化裁通变,方智圆神。笔者查询先贤论治肝病之资料,观张氏于该书中论治肝者良多,且其立论“谈妙理,揭精蕴”,运用于方药之中,则“无不应手辄效”。掩卷之余,略有所悟,故不揣陋薄,浅加探求,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错误》系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撰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短诗。该诗纤巧婉转,音节协调,表现了绵延不绝的悠悠情恨。下面笔者就此诗三个方面的特点谈谈看法。一、前后情景的戏剧性诗中女子得知来者不是归人而是过客的“错误”后,一定失望和伤心不已。但是这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诗人不言怨恨而怨恨自生,得其力处在最后两行,特别在“美丽的错误”几字。“美丽的错误”是所谓矛盾语:错误而谓之美丽,就常理而言,是矛盾的,自布禄克斯(C.Brooks)标举以矛盾语论诗后,谈艺之士皆能对诗中此类字句,侃侃而析论。不过,仅从矛盾语来欣赏“美丽的错误”,并未能尽得此语之妙。蹄声是美丽的,因为女子以为来者是归人,但情景瞬间即逆转,“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这就是“错误”之所在了。“达达的马蹄”起先所代表的美丽,好像杜甫的“画省香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不是归人是过客”所代表的“错误”,则如“违伏枕”、“欲饮琵琶马上催”。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二、人物描写的含蓄性这首新诗虽然沿用了“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与白居易、温庭筠等词已有很大的不同。在白、温的词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确的倚楼姿态正面出现,无论是“思”、“恨”还是为之“肠断”...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六经证治之先河,对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医家的思想影响甚深。张仲景为一代医圣,其《伤寒论》中方剂被后世称“经方”,可见其效果之显,对后世影响之深。但经方中各药炮制工艺却远不及后世,其特点有下列几个。一、经方中大多药不...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糖尿病患才数已达500万-600万之多,成为“成人病”的代表疾病之一。为此,《最新医学》杂志以“糖尿病的临床1995”为主题,出刊了临时刊号。全集菜载论著31篇之多,本刊重点在于反映当今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其治疗,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以下简称“读者版”)】经过编辑部成员两年的辛勤努力和精心打造,在各级政府、各位专家和读者的关注、支持下,逐渐成长,不断前进,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其灵活的版式、独特的撰写风格、别具匠心的创新栏目和权威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基层临床医生视线,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4.
先祖唐德府公(1864~1914)字继盛,四川遂宁人,原重庆“巴县医学堂”监学。先后在该校讲授《伤寒论》、《金匮》、《新内经》等课,医理精湛,医技精深,著有《神农本草经歌括》、《六淫证治》,录有《临证经验集》等书,今择其治“肺痈”验案一则,以飧读者。杨某之女,年方十八,名门闺秀,春游名胜广德寺时,微感寒邪小恙,煮苏叶姜糖水服之,汗出不彻,项强体痛呕逆,寒热如  相似文献   

15.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是四大坚果之一,有“坚果之王”的美誉。宋代诗人舒岳祥曾赋诗词《题正仲真游园》一首,其中就有“秋风榛子熟,撒雹散林鸦”的诗句。  相似文献   

16.
沉痛缅怀一代大师——我刊名誉顾问裘法祖院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学泰斗、一代大师裘法祖院士不幸逝世的噩耗,使我们万分悲痛。裘法祖院士是高尚医德医风的楷模。他仁心宅厚、大爱无疆,主张“医学归于大众”。早在1948年,裘法祖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他常说:“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是重要。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病人当作自已的亲人”。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指出中唐杰出诗人李贺对时间主题特别关注:“细玩昌谷集,含侘傺牢骚,时一抒泄而外,尚有一作意,屡见不鲜。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天上谣》、《浩歌》、《秦王饮酒》、《古悠悠行》、《过行宫》、《凿井》、《日出行》,《拂午歌辞》、《相叻酒》、《梦天》,“皆深有感于日月逾迈,沧桑改换,而人事之代谢不兴焉。”李贺对时间  相似文献   

18.
《大家健康》2008,(4):8-8
《山楂树之恋》改编自真实的故事,被推崇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发生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包含理想的时光。故事女主人公静秋在老三逝世30周年的2007年,把原稿交给了好友艾米,请她写成小说,迅速形成风潮。当我们被工于心计,被网恋、一夜情,被阴谋与背叛搞得身心交瘁之时,《山楂树之恋》的出现,让我们回忆起我们曾有过那样一种“干净”而纯洁的爱情。  相似文献   

19.
“28”是一个寻常的数字,但当它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经历联系起来时,就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书写共为28画,所以毛泽东在1915年写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见诸《新青年》时,署名“二十八画生”。1921年,毛泽东28岁,他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的背景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系应《健康报》之邀而作。而2009年2月27日《健康报》以“毛泽东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批示的前前后后”为题发表时作了较多的删节。为使读者比较完整地了解这段历史,充分认识毛泽东批示的重要意义,本刊特将原作全文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