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早期流产属祖国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近年来早期流产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多样。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回顾,从中西医两方面来探讨早期流产之病因,以期指导临床早期流产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及环境、有害物质、病毒感染、滥用药物等因素外,内分泌疾病致黄体功能不全也是造成复发性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3年来,笔者采用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对复发性早期流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疑难病症,严重影响着有生育要求人群的生活质量,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研究很有临床价值。丁丽仙教授乃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贵州省名老中医,对妇科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现主要介绍吾师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药物流产是早期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较人工流产更具有简便、安全、痛苦小、无创伤等优点。且无人流综合征,副反应小,受病人欢迎,但药物流产也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或流产失败并发大出血的情况。本文就药物流产不全的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反复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导致反复流产的病因,运用以中药保胎为主,部分病例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辅以卧床休息及心理治疗。结论:预防性用药86例,成功8l例,失败5例,有效率94.19%;有流产先兆后用药154,成功138例,失败16例,有效率89.6%。防治总成功率91.25%。结果:查清反复流产的病因后,再次妊娠早期无论有无流产先兆,给予中药保胎方每日1付1—2月左右,必要时加用碱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卧床体息及心理治疗,对防治反复流产是安全、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复杂,有一部分甚至病因不明,西医对症处理疗效有限,而中医药疗法的优势日渐突显,临床疗效明显。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复发性流产的辨证论治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流产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由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尤为重要。中医体质与疾病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个体对相同的环境与致病因素的反应并不一致,对中医体质的研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诊治疾病。故总结近年文献简要论述中医体质学说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概况,探讨复发性流产妇女的易感体质类型,希望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找寻预防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复发性流产(RSA)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和妇科疑难病症。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大概1%~3%,约10%~20%的妊娠孕妇会发生复发性流产[1],且有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临床上排除了明确因素,仍约30%~40%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现对近年来URSA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复发性流产系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复发性流产大多数为早期流产,少数为晚期流产。虽然复发性流产的定义为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流产,但王永宏教授认为,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者,因其再次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应立即重视并予以评估。复发性流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疾病,类似于中医学的"滑胎"。本病病因复杂,除部分患者因遗传、内分泌、解剖、感染等因素导致反复流产外,仍有40%~60%的患者病因不明[2],目前西医对该病也尚无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妊娠早期妇女发生流产亦有增高的趋势。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因流产来就诊者,有不少为胚胎组织残留宫腔,出现阴道流血,发生宫腔感染,影响妇女身体健康,造成日后不孕。对不全流产者应用加味生化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婷 《光明中医》2013,(12):2614-2616
早期先兆流产是目前妇产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胎漏、胎动不安及滑胎等的范畴.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家庭压力越来越大,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病率中逐年增高,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对社会也产生一定危害.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疗法降低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男女双方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能受孕但因多种原因导致流产者称为不育症。不孕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病,将排卵障碍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盆腔生殖器官炎症性不孕、免疫性不孕不育、子宫性不孕不育5种类型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实际临床中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举3例典型病案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流产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近年来发现易栓症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密切,为治疗开辟了一条新径。中医根据易栓症与血瘀证的密切关系,也逐渐打破临床一味补肾、清热的局面,开始从瘀论治,并取得良好的疗效。通过论述血瘀证与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旨为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探讨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危险因素+相关因素+影响因素+原因"并且"先兆流产",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分别从发表年度、期刊分布、作者机构、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先兆流产影响因素研究文献154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最高。133篇期刊论文分布于99种期刊,最早一篇文献刊载于《中国公共卫生》,载文量最多为4篇,分别是《中国妇幼保健》和《中国实用医药》,载文1篇的期刊75种,载文2篇的期刊16种,载文3篇的期刊6种。19篇学位论文中,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8篇,分别来自14所将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大学,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最多,为3篇。154篇文献共涉及306位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金松,累计参与发表文献4篇。高频关键词分析显示"妊娠结局"出现频次最高,共词聚类结果大致分成4类。结论:先兆流产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文量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军 《亚太传统医药》2009,5(5):118-120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农村的806例已婚育龄期妇女带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临床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农村的806例已婚育龄期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带下病发病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单因素分析得知,民族、年龄、孕次及产次与带下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P<0.05)。而初婚年龄、流(引)产次及避孕方式对带下病发病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当地农村已婚育龄期妇女中带下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是年龄在30岁以上(含30岁)、50岁以下,有妊娠及生产经历的少数民族妇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2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与盆腔炎、流产、IUD、输卵管病理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近年来人工流产、剖宫产及盆腔炎患者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寻找适应药物流产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960例志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进行阴道B超等常规检查后,在服药前均抽取静脉血测定β-HCG、孕酮的值。根据药物流产的结果回顾性分析药流成功与失败的相关因素年龄、孕次、分娩史、分娩方式、流产次数、停经时间、孕囊大小、有无胚芽、子宫位置、血β-HCG、孕酮值与药物流产结局的关系。结果960例药物流产中完全流产881例(91.77%),流产不全及失败79例占8.23%,子宫位置、孕囊大小、有无胚芽及血清孕酮、β-HCG值大小是导致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高危因素。结论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可有效降低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寻求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孕妇年龄、孕龄及既往流产次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85例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四诊八纲分型,按统计学方法,探讨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本病好发年龄为24~35岁,其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型>脾肾两虚型>血热型>肾虚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外伤型,以虚证为主。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环节,随着疾病发展,更伤及脾(脾肾两虚),甚至久病入络为瘀(肾虚血瘀),致虚实夹杂之证。结论:孕妇年龄、孕龄和流产史与再次妊娠发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有内在联系,尤其与肾虚证候出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孕前的防治思路。方法:确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原则。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孕前防治、帮助受孕、保胎治疗3个阶段。结果:达到内养正气,祛除病因,保胎成功之目的。结论:该病多因脾肾两虚,正气不固,郭气乘虚而入,伤及冲任,从而使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及免疫等功能失调致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38例药物流产孕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0例流产孕妇中药物流产失败11例,失败率为8.11%。年龄≥35岁者药物流产失败率为14.80%。有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史者。流产次数的增多,药物流产的失败率增高。结论:药物流产失败的因素较复杂,同时难以完全避免,尽量减少因药物流产失败,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