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96-3996
腰椎滑脱症相当常见,其发病率国外报告4%~6%,而国内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统计,一般认为在5%左右,而其中需要手术者又占5%,可见数量之大。2005—10—2008-10共收治腰椎滑脱症25例,其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吲定装置加棺骨融合治疗20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隔合器(Cage)融合后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27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相应的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原发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1例长期足趾背伸力减弱,1例并发脑脊液漏。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3-05/2006-05我们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C age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6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43例,年龄38~65(平均53.6)岁。病程4个月~6 a,平均23个月。本组均有不同程度顽固性腰痛。其中45例伴有下肢放射痛,43例伴有间歇性跛行,18例伴有下肢肌力减退,27例伴有下肢痛觉减退,3例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本组均行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X线片及CT M R I检查,其中峡部裂性滑脱60例,发育不良性滑脱3例,外伤性滑脱5例。滑脱节段:L4529例;L5S139例。滑脱程度(按M eyend ing分型)I度26例;II度42例。所有病例均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而施行手术治疗。1.2方法气管插管麻醉后俯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滑脱节段椎板及关节突,分别在滑脱椎体双侧椎弓根置入提拉螺钉,在下位椎体椎弓根置入U形固定钉,合并峡部裂时先整块切除滑脱节段椎体游离后弓,再打钉。放置双侧纵杆适当撑开,双侧交替缓慢提拉复位。透视复位良好后,行彻底减压,切除滑脱节段棘突椎板及峡部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的黄韧带及肥大的关节突。必要时切除下关节突使神经根充分松弛。用椎间绞刀和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AK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 38例腰椎滑脱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2例腰椎Ⅰ度滑脱行BAK后路原位椎间融合 ;16例腰椎Ⅱ度滑脱病例用单枚BAK后路斜向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2 .5年。椎体间植入物均融合。病人术后症状都有明显改善。优良率为 95 %。结论对腰椎Ⅰ度滑脱和Ⅱ度滑脱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腰椎Ⅰ度滑脱单纯行BAK后路原位椎间融合 ;对腰椎Ⅱ度滑脱用单枚BAK后路斜向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滑脱的复位和生理前凸的维持 ,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术后按Asher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7个月.优23例,良7例,可2例.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植骨融合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融合率高、能最大限度恢复脊柱的力学结构,恢复椎间高度及椎间孔容量,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回顾近年来国内外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探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法机制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数据库1950-01/2006-07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spine,biomechanics,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manipul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01/2006-07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治疗文献,检索词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生物力学,推拿”,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在图书馆手工检索1985-01/2005-12出版的相关专著。纳入标准:①脊柱生物力学研究。②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脊柱骨折。②手术治疗。③重复的综述与临床治疗文献。从腰椎生物力学的角度阐述手法的作用途径,评价推拿的临床疗效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3篇为研究性论著,1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文献进行综合评价。①躯干肌的协调收缩可维持腰椎节段的结构性稳定,调节腰椎活动范围,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退行性腰椎滑脱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等退变明显,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不能发挥其稳定功能,抗剪切力下降,其腰椎旋转中心后移,应力和载荷分布不协调;同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背肌肌力下降,躯干肌肌力失衡导致腰椎曲度变化,进一步影响腰椎稳定性。②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减小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降低剪切应力,消除神经根压迫,结合针对性的导引和功能训练可改善腰椎承重力线,改善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柔顺性,提高躯干肌群的肌力和腰椎稳定性。结论:推拿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的保守方法,手法的筛选、规范以及疗效的客观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3-06~2006-07我院共收治腰椎滑脱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及滑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 0 6~ 2 0 0 1- 10采用单锥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及滑脱 13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8~ 4 9岁 ,平均 31.4岁 ;病程最长 12 a,最短 7个月 ,平均 34个月 ;L4 /52例 ,L5/ S1 11例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 ] 6 5 %~ 89% ,平均 76 .6 % ,根据Meyerding分类方法[2 ] 术前 °滑脱 5例 , °滑脱 8例。1.2 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或侧卧位 ,以病椎棘突为正中切口 ,显露病椎椎弓及上下关节突至外侧缘 ,切除上位腰椎下关节的下 1/ 3,即可显露病椎椎弓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内固定器材选择及椎间植骨融合率。【方法】对行Steffee椎弓根螺钉系统、协和钢板、RF系统、SRS内固定装置复住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24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24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应用具有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 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SRS内固定装置因其复位程度高、融合率高、且体积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最值得提倡、推荐的一种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1.
伴有腰椎滑脱的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介入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5年以来介入治疗伴有腰椎滑脱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植骨cage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07-01-2011-03在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58例椎滑脱患者,采用椎间植骨cage植入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0~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优4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3.1%.结论 充分减压后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和椎间植骨cage植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好,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RFⅡ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腰椎滑脱患者RFⅡ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腰椎止侧位X线片,了解复位率,椎间隙高度。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a,平均8个月。优良率达89.6%。结论:RFⅡ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腰椎滑脱症为骨科常见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亦逐年增加。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同时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相当棘手[1]。我科2006年7月~2009年10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治疗腰  相似文献   

15.
对2004—10/2007-09收治的腰椎假性滑脱57例CT影像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31,年龄17~83(平均50.68)岁。临床症状主要是腰部疼痛或有伴下肢放射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在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短节段钉棒系统,进行滑脱腰椎的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用撬拨法配合提拉钉复位,严防椎弓根钉术中松动。充分松解神经根。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前X线检查按Meyerding分度法,度9例,度49例;L4滑脱34例,L5滑脱25例。术后随访15~28个月,平均19个月。54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临床疗效优良率96.5%。57例椎间骨性融合,融合率98.2%。未发生断钉、断棒、复位丢失。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完全可以满足复位、固定需要。术中充分进行椎间孔内神经根减压,是提高临床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0年开始采用RF内固定系统单纯植骨或加用单枚椎体融合器(cage)治疗腰椎滑脱19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1例,年龄32~64(平均49)岁。L4滑脱8例,其中Ⅱ度滑脱3例,Ⅰ度滑脱5例。L5滑脱11例,其中Ⅱ度滑脱5例,Ⅰ度滑脱6例。本组均有下腰部疼痛、酸胀、久站或负重后加重。其中间歇性跛行13例,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疼14例。手术方法单纯植骨11例,加用单枚椎体融合器(C age)8例。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俯卧位,腰椎后正中切口入路,采用W e inste in法,并结合在直视下确定椎弓根进针点,C型臂X线机透视…  相似文献   

18.
腰椎滑脱症是否需要复位的问题的研究与争论持续数十年,至今尚未统一定论。对于不同适应证选择合适术式在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在复位与原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优缺点、其各自适应证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德纯  房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60-162
目的:回顾近年来旨内外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研究,探讨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法机制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OVID数据库1950-01/2006—07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spine,biomechanics,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manipul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01/2006—07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推拿临床治疗文献,检索词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生物力学,推拿”,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在图书馆手工检索1985—01/2005-12出版的相关专著。纳入标准:①脊柱生物力学研究。②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脊柱骨折。②手术治疗。③重复的综述与临床治疗文献。从腰椎生物力学的角度阐述手法的作用途径,评价推拿的临床疗效和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3篇为研究性论著,1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文献进行综合评价。①躯干肌的协调收缩可维持腰椎节段的结构性稳定,调节腰椎活动范围,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退行性腰椎滑脱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等退变明显,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不能发挥其稳定功能,抗剪切力下降,其腰椎旋转中心后移,应力和载荷分布不协调;同时,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腰背肌肌力下降,躯干肌肌力失衡导致腰椎曲度变化,进一步影响腰椎稳定性。②手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减小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降低剪切应力,消除神经根压迫,结合针对性的导引和功能训练可改善腰椎承重力线,改善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柔顺性,提高躯干肌群的肌力和腰椎稳定性。 结论:推拿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的保守方法,手法的筛选、规范以及疗效的客观评估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及横突间植骨治疗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成功率,术前术后疼痛改善情况,腰部功能改善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滑脱完全复位25例,占89.3%,不完全复位3例,占10.7%。全部患者都获得植骨融合,融合率100%。27例术后腰腿痛即消失。1例术后疼痛改善,1个月后疼痛消失。所有患者3个月后腰部活动良好。伸0°~20°,屈0°~40°,左侧弯0°~25°,右侧弯0°~25°。本组患者无钉棒松动或断裂,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复位良好,融合可靠,疗效确切的特点,且减少了腰椎术后并发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