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评估晚期胃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晚期胃癌患者92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总生存期,并应用Log-rank检验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并评估其对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在晚期胃癌患者血浆Fbg普遍升高,均值达(4.54±1.25)g/L,其升高与性别、肝转移、是否手术等无关.高Fbg组中位OS为13.5个月(10.4~16.5个月),低Fbg组中位OS为18个月(16.2~19.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可以作为预测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机制变化有关,而且与心血管病、血栓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有关,尤其是在恶性肿瘤的监测与预后判断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Fbg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是凝血系统中的“中心”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经糖基化和部分磷酸化后释放人血, 相似文献
3.
4.
《河南医学研究》2016,(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病理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前血浆FIB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是否有脉管侵润等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28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中16例被证实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2.5%,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术前FIB水平为(407±52)mg/dl,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342±48)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脉管侵润及术前血浆FIB水平均是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浆高FIB水平是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血浆FIB检测方便,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37例行G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的血液检测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R组和高FAR组,分析两组的FAR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N分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FAR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为0.0707,此时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2.5%,特异性为76.0%。统计结果显示,血清FAR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F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脉管... 相似文献
6.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细胞合成和分泌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的关键蛋白,其水平增高可致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而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常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在恶性肿瘤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简要总结了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及作用、纤维蛋白原与肿瘤的关系、纤维蛋白原在不同肿瘤中的临床意义及恶性肿瘤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组、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采用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4项血小板参数、CA550血凝仪测定FIB。结果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和FIB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和FIB水平,为临床提供除影像学及病理学依据以外的血液学依据,并帮助临床医师及时发现、纠正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降低转移和血栓形成,作为恶性肿瘤诊治和愈后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Fib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肾病、肝病等有关.因而,Fib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5年3月~200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慢性肾炎患者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13~69(39)岁,符合"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同时选择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男18例,女12例,年龄28~52岁,平均35岁。1.2方法法国产STA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检测在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同期取10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胃部良性病变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浆FIB与PLT水平检测.比较三组血浆FIB及PLT水平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本文通过对良性、恶性肿瘤及肿瘤转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测定,探讨FIB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监测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诊断脑血栓的临床价值,对指导溶栓治疗的意义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结果.同时给予脑血栓患者溶栓治疗,根据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对恢复状况进行判定.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观察组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治疗后3h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治疗后1个月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对脑血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动态监测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为心血管栓塞事件的预测、溶栓效果的评价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用乙醇去除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G)在蛋白电泳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无水乙醇选择性沉淀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和20例留置导管患者(观察组)血浆和血清中的FG,并对其蛋白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组血浆和观察组血浆、血清中FG在处理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P〈0.叭),而TP、IgG、IgM和IgA.在处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蛋白电泳前用乙醇除去血清中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同时对临床中使用留置导管的患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8年2月至1998年8月在常规治疗脑梗塞基础上加用国产注射用降纤酶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55岁~75岁之间,平均67.8岁。同时伴有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D型10例,冠心病11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与临产妇的关系.方法 Cluass法检测50例临产妇的纤维蛋白原结果,以20例正常健康妇女作对照.结果 临产妇的纤维蛋白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产妇的纤维蛋白原结果显著增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肿瘤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翠玲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3):6-8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ACL-7000血凝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未转移组、恶性肿瘤转移组血浆中FIB的含量,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跟踪检测,进行FIB变化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FIB水平健康人组和良性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较前两组明显升高(P<0.0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增加显著(P<0.01)。各癌种间则无特异性改变。复发的病人FIB升值更高。结论:血浆FIB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检测FIB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属性及其在各类肺部疾病中临床意义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各类相关文献报道的整理概述,总结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在各类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从肺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价及中医辨证角度对近10年来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肺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概述,并对目前肺癌临床D-二聚体异常者出现血栓情况治疗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20.
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纤维蛋白原 (Fib)检测技术的发展 ,对其研究逐渐深入 ,近年研究表明Fib与许多疾病有关 ,测定Fib在临床上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Fib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Fib的检测方法目前测定Fib的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五种 :冯·克劳斯法(Voncluss法 )属于功能测定 ,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NCCLS)推荐的Fib常规测定方法 ,是目前国外最常用的方法 ,但在我国尚未被推广应用。我国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法、免疫浊度法和通过自动化的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进而推算F…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