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2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疗效。结果 共收治40例新冠肺炎患者。10例(25.00%)患者出现焦虑,SAS平均得分(42.94±8.33)分。14例(35.00%)患者出现抑郁,SDS平均得分(46.41±13.37)分。患者焦虑与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焦虑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平均得分(37.94±5.67)分,SDS量表平均得分(39.93±8.55)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和抑郁高于普通人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长期的护理干预需要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干预前后该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心理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的程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有着很大的作用,其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疗效。方法将36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时分析干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恐惧三大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症状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评分数值,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正规护理干预后发现,抑郁、焦虑、恐惧三大心理症状在干预前后评分结果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数值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老年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抗病的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立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W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技术,而对照组仅采用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SAS及SDS得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治疗后SAS及SDS没有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7.
徐红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62-27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家属抑郁情绪与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对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问卷,统计家属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焦虑心理对比情况,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干预后家属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SAS、SDS测评分数明显低于我国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对心血管介入疗法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疗法患者182例,将91例采取常规护理的病例为对照组,另91例进行综合CNP护理模式的病例为CNP护理组,利用SCL-90量表、SAS、SDS自评量表评测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状态,并调查患者预后自护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以综合评价CNP护理干预效果。结果CNP护理组患者术前及术后SCL-90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惧项目得分均明显下降(P<0.05),SAS和SDS自评量表焦虑和抑郁得分也均显著下降(P<0.05),心理及情绪状态显著改善;患者自护能力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CNP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介入疗法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方法:对4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进行包括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其进行评估.结果:IBS患者干预后SAS、SDS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筛选98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UAP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7.1%。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分值[(30.6±6.8)、(29.7±7.3)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53.7±9.9)、(52.9±9.4)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5.9±9.1)、(44.8±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显效率43.1%及总有效率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和7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5):715-716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心理护理干预,B组行传统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和治疗的信心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 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6例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水平利抑郁水平的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及对照组(42例),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在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抑郁得分显著下降(P<0.01);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情绪障碍,帮助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疗效。结果 共收治40例新冠肺炎患者。10例(25.00%)患者出现焦虑,SAS平均得分(42.94±8.33)分。14例(35.00%)患者出现抑郁,SDS平均得分(46.41±13.37)分。患者焦虑与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焦虑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平均得分(37.94±5.67)分,SDS量表平均得分(39.93±8.55)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和抑郁高于普通人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长期的护理干预需要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入院前后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较对照组、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短程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焦点解决短程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EORTC-QLQ-C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症)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50例妊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住院期间采取的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围生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妊高症及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产后的血压变化,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产后48h,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12.64±9.65)mmHg,舒张压为(81.56±5.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35±10.96)mmHg和(90.21±5.58)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先兆子痫、子痫、出血及急性左心衰的的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对妊高症患者进行干预,那个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团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的3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团体心理干预前后分别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护士的心理状况。结果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护士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惧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总分干预后(132.94±18.45)分显著低于干预前(163.43±24.38)分,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癫痫患者中焦虑伴抑郁的发生率女性(61.9%)明显高于男性(26.1%);脑卒中患者中,焦虑症状女性发生率为(46.9%)明显高于男性(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实施14d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评分为(7.41±1.25)分低于干预前的(15.12±2.36)分,抑郁、焦虑症状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有助于护理人员有针对地制定措施进行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4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医情志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符合入选条件的32例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评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辨证实施中医情志干预,并将干预结果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3周干预后,两组的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同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即中医情志护理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十分明显,采用对不同不良情绪因素进行辨证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了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