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音乐对初次无偿献血者静脉穿刺疼痛、一次自愿采集400m l献血量及降低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0名,两组采血程序相同,实验组加用音乐进行干预,观察每组静脉穿刺疼痛及一次自愿采集400m l献血量的比例。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疼痛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自愿献血400m l采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能分散无偿献血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降低献血反应,提高400m l采集率,对保留、招募献血者,促进无偿献血事业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无偿献血人群之间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954例发生献血反应,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09%.男性与女性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525/25 548)和2.15%(431/20 0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4,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0.01),其中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58%(545/15 209);不同职业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6.20,P<0.01),其中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7%(520/8 854),军人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24%(10/4 120);不同学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3,P<0.01),其中低学历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75%(92/2 454).结论 18~25岁年龄段、学生、低学历无偿献血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采血时应引起注意,给予减慢采血速度、心理疏导、口服葡萄糖酸钙、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体应急无偿献血条件下献血反应原因及其具体情况,为进一步组织好集体应急无偿献血与献血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模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10 401人次参加集体应急无偿献血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其情况。结果:10 401人次全部以坐式方式献血,共发生献血反应293例。通过献血服务的逐年完善,2017年与2018年中度献血反应均比2016年明显减少(P 0.05);≤100、200、300和400 ml等4组实际献血量群体,其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3与 3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含B抗原献血者与无B抗原献血者比较其献血反应率差异显著(P 0.05);献血反应发生率与献血者体重相关。结论:集体应急无偿献血发生的献血反应与精神因素、献血服务、献血次数、献血者体重密切相关。初次献血者较易产生献血反应,献血者献血量≤100 ml,大多数是由于发生献血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特征和献血者保留相关因素分析,为制定献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以及最大限度地保留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2017年全血献血者以及发生不良反应人群的捐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采用卡方检验识别献血反应的高风险人群,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反应者保留相关因素。结果 2012—2017年本站所有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 28%(220/77 385):其中男性发生率为0. 18%(70/77 385),女性发生率为0. 41%(150/77 385);初次献血者发生率为0. 56%(170/30 411),重复献血者发生率为0. 11%(50/44 974);年龄范围18—24岁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45%(80/17 071);体重范围45—55 kg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58%(81/14 071)。献血者献血频次、年龄以及体重对献血反应的影响P<0. 05。此外,220名献血反应人群中返回者为36人(占16. 4%),其中年龄范围18—24岁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返回率较低10. 0%(8/80),≥45岁返回率较高40. 9%(9/22),初次献血者返回率11. 8%(20/170),再次献血者返回率32%(16/50)。献血者献血频次和年龄对献血返回的影响P<0. 05。结论女性、年龄阶段为18—24岁、初次献血者以及体重45—55 kg是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主要特征。此外,年轻、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返回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献血者体重与献血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481名献血反应者的体重资料,对各个体重区间发生献血反应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体重的增加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呈下降的趋势,低体重献血者因献血反应致采血不足量人数随体重增加亦呈下降趋势.结论 对于体重相对较轻的献血者,降低预采血量能有效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不足量血液的报废,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江门市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江门市中心血站2017—2020年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126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现场调查,对不良反应发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本血站2017—2020年无偿献血共180 221人次,报告不良反应1265例次,总发生率为0.702%。女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18~29岁年龄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学生群体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职业为高,时间分布中以夏季(6—8月)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2次以上者,1次献血400 mL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精神紧张所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各种献血不良反应诱因中居首位。结论 精神紧张是引起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多见于学生、年轻献血人群和献血200 mL的初次献血者中,应通过加大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高采血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初次献血者进行音乐干预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将3 967名初次献血者按献血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献血程序进行无偿献血,观察组在执行常规献血程序的同时进行音乐干预,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干预能显著降低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可保证无偿献血者安全,建议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为推广1次献血400 m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献血情况,计算无偿献血者中1次献血200 ml或400 ml者的比例,对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总献血人数为289 730。其中,献血200 ml的有59 831人,占总献血人数的20.65%;献血400 ml的有229 899人,占总献血人数的79.35%。献血量200 ml的献血者中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76 6%)显著高于献血量400 m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50 5%)(P0.05)。结论 1次献血400 ml的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为提倡献血量从200 ml到400 ml的转变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理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献血反应的高发人群特征,为进一步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寻找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大理地区610例献血不良反应者数据信息,运用统计学分析不同年份的献血反应率及在不同献血次数、性别、年龄段献血人群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大理地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初次献血者反应率高于再次献血者;总体男性高于女性且显著性差异体现在18-24岁和25-34岁2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反应率有显著差异,以低龄段(18-24岁)反应率最高为1.42%,且随年龄增加呈阶梯状下降。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初次献血者、男性及低年龄段献血者,加强心理护理,从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本地重复献血者的特征及献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固定献血人群的招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 390名(次)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献血量等信息。血液标本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分析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重复献血者平均年龄低于初次献血者,居住地为城市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也高于初次献血者。在重复献血者中,献血400 ml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验的合格率重复献血者高于初次献血者。结论建立1只稳定的固定献血队伍,对提高血液安全能够起到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全血献血者献血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寻找应对措施。方法统计2015年1-12月采集全血41 624人次,分析650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全血献血者相关信息。结果 2015年全血采集中发生反应率为1.6%。其中男性408人,女性242人(1.6%对1.5%),初次献血者561人,89人重复献血者(2.4%对0.5%)。采血车出现反应率最高2.1%,献血屋0.7%,站内0.2%。按年龄段分布情况18-25岁反应率最高3.2%,其次是25-35岁年龄段1.1%。男女性献血者的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和重复献血者、献血者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不同职业和不同采血地点的献血反应发生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对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献血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初次,年轻,学生,降低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更好地保留献血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和音乐支持对于无偿献血者状态焦虑、疼痛、献血反应及单次采血量的影响。方法42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320),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并播放轻音乐,对照组只观看献血宣传材料,于采血过程中进行心理评估、疼痛评估、献血反应和献血量的检测。结果干预组状态焦虑分值(33.41±7.64)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值(42.86±8.90),对疼痛的感受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一次性捐献400ml的比例(64.0%)高于对照组(36.9%)(p〈0.05);2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和音乐支持可减少献血者焦虑、疼痛和献血反应的发生,有效提高单次采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制定和调整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对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方法统计在本站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44 769人次,重复献血38 462人次的单次献血量、采血不足量比例、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并作比较。结果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的单次捐献400 m L比例、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合格率(除ALT外)、采血不足量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展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重复献血者是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招募策略。  相似文献   

14.
无偿献血者全程健康教育实践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全程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制定完善的献血健康教育方案,并制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资料,对无偿献血者实施献血前、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前后无偿献血者初复检不合格率、献血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的严重程度、再次献血率和一次献血400ml人数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对无偿献血者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献血者献血条件符合率和再次献血率,降低献血反应率,提高献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两种采血方法对献血反应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偿献血的全面推广和深入,人们对血站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无偿献血人群中以初次献血者居多,由于献血知识缺乏及恐惧心理影响,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个体献血者。笔者对500名初次无偿献血者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良方法采血,结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和认识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1月~12月在本中心无偿献血的33651人,对献血量及献血次数的不同分类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献2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483人(2·21%),再次献血者19人(0·08%);献4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245人(2·26%),再次献血者15人(0·14%);献200ml与400ml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24,P>0·05),两组内献血数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χ2=0·762,P<0·05)。结论200ml与400ml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无明显关系,但献血次数对献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012-2014年期间全国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处置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354家采供血机构(含32家血液中心和322家中心血站)进行调研。计数资料使用Excel 2003进行原始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信息采取汇总后分析。结果共计201家采供血机构(含23家血液中心,178家中心血站)反馈了有效的调研数据。2014年全国201家采供血机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3%,较2012的0.45%及2013年的0.44%有所增高。2014年23家血液中心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37%,低于178家中心血站的0.61%;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中82.43%为初次献血者;200 m L及300 m L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均高于400m L献血者。共有147家(73%)采供血机构反馈使用过药物处理献血反应,使用较多的是补液类药物。结论采供血机构应不断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和采血操作技术,加强对团体献血的管理,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规范急救药物的使用管理,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保障献血者的安全。应按照统一标准的体系收集和报告献血反应数据,推进国内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不同献血量的人口学特征及在不同献血点400 mL全血献血率之间的差异,为今后血液的采集,动员和献血点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采血地点、出车频率及献血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回顾分析2016年度成都地区全血献血者数据。结果 2016年174 231名献血者捐献了183 857袋全血,其中单次献血者164 605人,200 mL占1.89%,300 mL占41.76%,400 mL占56.35%。400 mL全血献血率固定献血点72.69%明显高于移动献血点35.10%(P0.01),郊县固定献血点79.75%明显高于市区67.77%(P0.01),固定献血点中献血车76.44%明显高于献血屋59.92%(P0.01),移动献血点中郊县400 mL全血献血率最高为71.69%(P0.01)。400 mL献血量献血者在性别,年龄段,职业,文化程度,献血频数和民族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6年度成都地区固定献血点共计46个,其中郊县共有20个街头献血点,出车603次,日均采集55人次(20 785 mL)。市区共有11个街头献血点,出车1 157次,日均采集42人次(15 567 mL)。郊县献血屋9个,开放353 d,日均采集19人次(6 769 mL),市区献血屋6个,开放1 520 d,日均采集10人次(3 395 mL)。移动采血点共计304个,累计出车714次。市区献血点开放天数超过郊县,但郊县献血点日采集量超过市区。结论成都地区400 mL全血献血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优先动员男性,年龄段在45—60岁,低学历,重复献血的易捐献400 mL的群体,提升400 mL献血率。对400 mL率高的献血点,多增加采血车次和延长工作时间。增加400 mL采集率,在不增加检验和成分制备工作量的同时,达到了既增加血液采集量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显著高于2次及以上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率[1],而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据报道,在献血不良反应当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献血者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其中的多数又发生在初次献血者[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全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和发生特征,为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中国大陆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6月。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补充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篇文献,共计3 769 415名献血者,其中38 403例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血献血者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95%CI(1.19,1.54)]。地域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95%CI(1.26,1.78)]、1.26%[(95%CI(0.87,1.70)]和0.76%[(95%CI(0.74,1.21)],存在地域差异(P0.01)。男性和女性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95%CI(0.99,1.39)]和1.26%[(95%CI(1.05,1.48)],女性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18~24岁、25~40岁、41~55岁年龄段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95%CI(1.82,2.52)]、0.98%[(95%CI(0.82,1.14)]和0.76%[(95%CI(0.61,0.91)](P0.01)。18~24岁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25~40岁年龄段(P0.01)和41~55岁年龄段献血者(P0.01)。初次和重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95%CI(1.35,1.79)]和0.63%[(95%CI(0.56,0.70)],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重复献血者(P0.01)。献血量400 mL和400 mL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0%[(95%CI(0.90,1.30),P0.001]和0.87%[(95%CI(0.71,1.03),P0.001],且400 mL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400 mL献血者(P0.01)。结论我国献血不良反应监测需要通过统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加强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来探索全国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模式,提升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