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创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创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 对35例创伤性癫痫病人进行电生理学、CT、MRI、SPECT及PET检查后行外科治疗,开颅手术病例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结果 在皮层脑电监测下16例行癫痫病灶切除、7例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12例在PE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癫痫灶大都位于脑软化灶周边。术后得到随访32例(时间1至4年),18例无癫痫发作,10例明显好转.4例无改善。结论 创伤性癫痫发作会加重原创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外科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并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采用PE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具有无创、有效的特点,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伤性癫痫外科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癫痫灶定位、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结果。方法:对23例创伤性癫痫患者进行电生理学、CT、MRI、SPECT及PET检查后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结果:在皮层脑电监测下15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8例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1-4年),12例无癫痫发作,8例明显好转,3例无改善。结论:创伤性癫痫发作合增加原创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并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创伤性癫痫治疗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继发癫痫显微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18例cAVM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超声引导及ECoG监测的方法指导cAVM完全切除及致痫灶切除。 结果 术中超声能清晰显示cAVM血管团位置、边界及cAVM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情况,指导cAVM血管团完整切除,也有效发现手术残余从而指导补充切除,最终达到cAVM血管团完全切除;术中ECoG可监测到cAVM周围及其远隔部位的痫性放电,有效指导致痫灶合理化处理以减少脑功能的损伤。本组病例术后随访≥2年,无神经功能障碍,癫痫无发作,按照Engel的疗效判断标准,均为EngleⅠ级。 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可准确定位cAVM且能判定其供血动脉及残余情况,指导完整切除;ECoG监测确定致痫灶,进一步指导切除范围。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显著提高癫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宏  李浒  陈国志  冒海燕 《中外医疗》2010,29(16):81-81,83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结合皮层及深部电极脑电监测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对2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螺旋CT导向,在立体定向指引下颅骨钻孔行双侧或单侧海马区深部电极植入,脑电监测对癫痫灶定位,根据手术中皮层电极及深部电极癫痫灶的定位、手术后疗效评价及术后脑电检查结果,探讨皮层及深部电极脑电监测在立体定向毁损癫痫灶手术中的应用和价值。结果 28例患者中有21例在毁损病灶前记录到棘波、棘-慢波、尖波或尖-慢波,毁损后有17例上述癫痫波完全消失,4例仍有散在的少许癫痫波;另有7例患者未记录到癫痫波,但表现为基本的节律异常,毁损病灶后好转。28例患者中胶质瘤8例,脑囊虫病5例,蛛网膜囊肿3例,软化灶4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血管畸形2例,转移癌2例,炎症1例,胶质细胞增生1例,病灶直径在0.8~4.7cm。手术后24例癫痫发作消失,1例仍偶有癫痫发作,能够被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手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结论皮层及深部电极描记和立体定向方法相结合,既能明确癫痫灶的范围,又能以微侵袭的方法切除癫痫灶,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5cm的癫痫灶的切除。  相似文献   

5.
柯遵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909-4911
目的 探讨治疗创伤性癫痫的癫痫定位方法 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创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常规行脑电图(EEG)或视频脑电图(V-EEG)、MRI或CT检查,部分加行PET或SPECT检查.开颅行ECoG检查进一步明确定位,术毕行ECoG检查癫痫波消失情况.4例在显微镜下分离硬膜与皮质软化灶的粘连,电灼后脑电示电静息;其余26例中7例行异常放电灶切除术+周围皮层热灼术,5例行选择性侧海马、 杏仁核切除,3例行软化灶切除+横纤维切断术+周围皮层低电流热灼术,2例行前颞叶切除术+皮层热灼术+胼胝体前2/3切除术,6例行切除术+灰白质联合阻断术;3例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同时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30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 为:血管瘤样增生1例,软化灶7例,海马硬化3例,神经元变性和胶质细胞增生19例.对患者进行不少于1年的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脑电监测癫痫发作次数进行疗效评估.按Engel分级,其中Ⅰ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3例,无Ⅳ级患者.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创伤性癫痫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术前和术中的精确定位以及术毕检查癫痫波消失情况、各种手术方式的联合应用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对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 方法 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诊疗中心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EEG明确致痫灶,对致痫灶实施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14例患者共植入143根电极,根据SEEG结果共热凝50根电极。14例患者热凝后随访2~25个月,平均(8.29±7.90)个月,2例(14.30%)患者术后分别随访3个月及6个月,癫痫无发作为EngelⅠ级;4例(28.57%)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75±0.50)个月,癫痫发作减少90%以上为EngeⅢ级;5例(35.71%)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00±6.32)个月,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为Engel Ⅲ级;2例(14.30%)患者术后随访25个月癫痫发作减少不足50%,1例(7.10%)热凝后随访2个月发作基本同术前为Engel Ⅳ级。14例患者热凝前后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7),且热凝后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退。14例患者热凝后均未出现永久性功能损害。 结论 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较多,它可以有效预测切除手术疗效,对特定类型的癫痫病灶可作为治疗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OpenBCI模块对小鼠癫痫放电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用8~12周龄C57BL/6J 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癫痫模型组,建立海人酸诱导的小鼠癫痫模型,分别通过脑功能监护仪和OpenBCI模块监测其3周的脑电发作情况。结果 脑电图数据显示,OpenBCI模块可以同时监测8只小鼠的发作情况,对小鼠的静息放电、棘波放电、癫痫大发作放电及随后的抑制期都有良好的记录效果。结论 OpenBCI模块成本相对低廉,数据占用量小,在常规的脑电监测上基本可以替代临床脑功能监护仪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4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神经心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瑞文智力、心算、图形配对、划清、记忆广度、指叩试验等。结果:随访3~28个月,发作完全消失12例,减少75%以上7例,减少50%~75%者3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22/24,显效19/24。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智力与记忆力。术中应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采用合理手术八路以及多靶点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皮层电极监测、图像融合和术中磁共振精确导航技术在切除功能区癫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5 例应用皮层电极监测、图像融合和术中磁共振精确导航技术外科治疗的顽固性癫痫病例,第1 次手术,根据动态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埋置颅内皮层电极与可能癫痫放电区域,术后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皮层电刺激定位躯体运动区,绘制病灶与功能区关系图,而后将CT、MRI、MEG 或PET 图像融合,在术中MRI 镜下导航行致痫病灶的精确切除.结果 25 例第1 次术后成功实施皮层电刺激,准确定位癫痫病灶周边的运动功能区.将患者的MRI、MEG 或PET 图像进行融合,20 例在术中MRI 镜下导航将术前所确定的癫痫灶全部切除,5 例因病灶与功能区有部分重叠,行癫痫灶部分切除,残余少许皮层小功率热灼.1 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对侧肢体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无永久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颅内皮层电极监测对癫痫灶的精确定位意义重大,而图像融合和术中MRI 镜下导航为患者癫痫灶的精确切除和功能区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的术前致痫灶定侧与定位、术中致痫灶定位和多种手术方式的组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有16例还行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SPECT),5例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所有病例均在皮层脑电监护系统(EcoG)及深部电极监测下行手术。手术方式以切除致痫灶为主。结果 46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73例发作显著改善.22例改善较好,15例改善较差,6例发作无改善,同时提示在难治性癫痫中,颞叶癫痫手术总体效果最好,额叶或其他局灶性癫痫次之,多灶性及广泛性癫痫总体效果比前两类差。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前应准确定位致痫灶,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 (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脑显像皮质代谢改变与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关系 ,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治疗的 72例癫痫患者 (男 49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2 4岁 )术前行18F FDGPET脑显像并与同期磁共振 (MRI)、视频脑电图 (VEEG)结果进行比较 ,全部进行了疗效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 ) ,其中 2 0例术后复查了18F FDGPET脑显像。结果  72例患者术前PET显像均有皮质代谢改变 ,1例表现发作期高代谢 ,71例表现发作间期低代谢。18F FDG代谢改变检出率高于MRI,其定位定侧准确性高于VEEG ,但多发低代谢灶不一定全是致痫灶。术后FDG显像有助于判断低代谢灶性质。皮质低代谢灶合并同侧丘脑和 /或对侧小脑代谢减低 ,术前术后显像对比表明系功能性变化。术前FDGPET图像分型与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相关。结论 手术前后FDGPET图像对比有助于评价代谢改变与癫痫灶的关系 ,代谢改变图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脑显像皮质代谢改变与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关系,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72例癫痫患者(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4岁)术前行^18F-FDG PET脑显像并与同期磁共振(MRI)、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进行比较,全部进行了疗效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0例术后复查了^18F-FDG PET脑显像。结果:72例患者术前PET显像均有皮质代谢改变,1例表现发作期高代谢,71例表现发作间期低代谢。^18F-FDG代谢改变检出率高于MRI,其定位定侧准确性高于VEEG,但多发低代谢灶不一定全是致痫灶。术后FDG显像有助于判断低代谢灶性质。皮质低代谢灶合并同侧丘脑和/或对侧小脑代谢减低,术前术后显像对比表明系功能性变. 前FDG PET图像分型与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相关。结论:手术前后FDG PET图像对比有助于评价代谢改变与癫痫灶的关系,代谢改变图型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癫痫的低剂量放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PET致痫灶定位,研究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靶区设定原则,确定最佳周边剂量范围,方法 176例病人经^18F-FDGPET显像致痫灶定位后,行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按所采用周边剂量的不同(9-11Gy;11-13Gy;≥13Gy)分为三组,随访3-16个月,观察各组不同随访时间的癫痫发作频率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每组病例在3个时间段均可观察到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放射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各时间段不同病例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疗效Ⅰ-Ⅱ级和Ⅲ-Ⅳ级的病人分别占46.9%和41.5%。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PET引导下的低剂量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无明显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癫痫微侵外科治疗新方法;采用9-11Gy的周边剂量照射PET提示的致痫灶和可疑致痫灶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幕上占位病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例资料,在神经导航的辅助下切除病灶,术中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及范围,非功能区的予以切除,功能区的行皮层热灼。结果病灶完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4例;12例行致痫灶切除,15例行皮层热灼;术后病检:胶质瘤14例,脑膜瘤8例,蛛网膜囊肿3例,肺癌脑转移2例;随访1~2年,大部分患者的癫痫症状消失,少数仍有癫痫发作,但发作频率、发作形式较术前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Ⅰ级23例(85.2%),Ⅱ级4例(14.8%)。结论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幕上占位病变,借助神经导航切除病灶,运用皮层脑电定位致痫灶,非功能区的予以切除,功能区的行皮层热灼,能很好地治疗癫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特征与GCS分级、神经学检查及EEG、CT、MRI及ECT检查的诊断价值,分别予以分析。并确定致痫灶后手术治疗8例,手术中行皮层及深部脑电监测。结果:外伤性癫痫患者47例。临床主要表现有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发作、失神发作。头皮脑电图显示47例中44例有与损伤部位或对冲部位相符的恒定局限性高波幅尖波、棘波和棘慢波,8例在皮层及深部脑电监测下切除病灶。31例已完全停止发作(其中术后6例),15例已明显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结论: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包括局灶性发作多见,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和致痫灶在影像学改变附近,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手术切除病灶能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提供一个恰当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切除程度、术中处理致痫灶的方式对患者癫痫控制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肿瘤全切和次全切、部分切除在处理致痫灶与不处理致痫灶患者癫痫控制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切除组肿瘤全切和次全切与部分切除后患者癫痫控制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合并癫痫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术中应尽量全切肿瘤,同时根据皮质脑电监测处理致痫灶。  相似文献   

17.
致痫灶的定位是选择外科手术方式的基础,也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我们对20例顽固性癫痫,术前根据病史,头皮脑电图(包括各种诱发试验)脑电地形图、颅内电极记录、CT,神经心理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致痫灶。全组病例均手术治疗,随访6~18个月,发作完全消失16例,发作减少50%以上4例,无死亡。切除的致痫灶组织均行神经病理学检查,都发现有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硬化症伴顽固性癫痫脑电图分析及术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伴顽固性癫痫的脑电图特点及术前痫灶定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其中30例行手术治疗)结节硬化所致顽固性癫痫的多导多形式脑电图特点并结合临床、影像学及发作期ECT等综合定位.结果:局灶性放电(单灶)4例,一侧双灶7例,一侧多灶或双侧改变以一侧优势的17例,双侧镜灶1例,双侧双灶3例,双侧弥散性放电5例.28例患者可定侧,并与影像学检查、临床发作相一致.术中行皮质及深部电图探测,证实了术前定位.本组随访1—6年,平均3.5年.30例患者中有16例获得Ⅰ级(Engel分级),7例获得Ⅱ级,5例为Ⅲ级,2例Ⅳ级.平均智商(IQ)从术前的55.4分提高到64.1分.结论:结节硬化伴顽固性癫痫EEG放电广泛,双灶或多灶性改变为主,大部分可通过多形式多导联脑电图定位,找出痫灶放电优势侧,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发作期ECT等,找出原发痈灶并予以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蛛网膜囊肿伴发癫痫致痫病灶的精确定位及囊肿与致痫灶的关系以改进手术方法。方法对45例蛛网膜囊肿伴发癫痫的患者,在进行影像学和电生理学检查基础上,术中皮层脑电再次监测定位,对囊肿和癫痫灶同时切除。结果癫痫灶与囊肿的关系:位于蛛网膜囊肿内侧面19例;致痫灶位于蛛网膜囊肿边缘16例;致痫灶位于囊肿远隔部位(〉2cm)8例;检测不到致痫灶2例。并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结论蛛网膜囊肿伴发癫痫患者其致痫灶和囊肿本身差异性大,单纯囊肿切除无法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行蛛网膜囊肿切除术加致痫灶切除术才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