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水气病篇,分别论述了湿、饮、水肿证治。湿、饮、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邪为病,其源有内外之分。外湿者,每因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湿从外袭所致;内湿为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肺失宣降则水津不布,脾虚则生湿,肾虚则水泛。《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水热穴论》指出,“积水”之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对于水湿的治法,《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即宣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素问·水热穴论篇》的深入剖析,认为地气入肾,化生人体水液,故"肾者胃之关"指肾是地气进入机体生水的关口。肾失关闭,过多水液停留于下焦水俞,为水肿发病的重要病机。水气还会经肾脉上达于肺,通过肺敷布于皮肤,聚于肤下,这是水肿发病的另一重要病机。肾虚风袭,风客玄府,阻碍水液从皮肤排出体外,导致水肿更易形成。认为《黄帝内经》中所论水液生成代谢及水肿的病机,存在以胃、脾、肺、肾为中心和以肾、肺为中心两条途径和类别,因此,临床治疗时当明辨其病起于肾,还是病起于脾,有的放矢,才易获效。  相似文献   

3.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诚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  相似文献   

4.
治水当审肺脾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锦海  罗淑君 《光明中医》2003,18(1):F003-F004
水肿者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肿胀》言之最详 ,其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故水肿皆责之于肺脾肾 ,以肺者多因感受外邪 ,失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脾者多因外感内伤 ,而运化失司不能制水。肾者多因劳倦内伤而失开阖。水肿的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云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 ,开鬼门 ,洁净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更为具体指出“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古籍也记有麻黄连…  相似文献   

5.
李光跃  崔淑华 《河北中医》2013,35(8):1163-1164
水肿即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为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的一类病证.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感受外邪、饮食起居失常、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均可引起水液代谢异常,水湿内聚发为水肿.  相似文献   

6.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诚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  相似文献   

7.
五脏之中,《内经》对心、肝、肺、肾四脏位置形态均有较为详尽清晰的论述,但是对脾的叙述较为简略,仅仅在《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及"脾与胃,以膜相连耳",以及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故引起后世医家不少争议。查阅古籍,从古述脾的解剖位置、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及脾病多以小肠论治试阐释小肠属脾。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医学中可找到类似水肿的描述。如《灵枢·水胀》篇有“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内经·素问》里亦载有“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寝汗出憎风”。说明古代医家对肾炎水肿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肾炎水肿通常由肺、脾、肾三脏机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所致,故辨证治疗必须调整肺、脾、肾三脏和三焦气化功能。笔者临床所见,肾炎水肿常有以下证型: 一、肺失宣降。多由外感风邪引起水肿,症见恶寒发热,  相似文献   

9.
<正> 水肿,《内经》称之为“水”,《金匮要略》称之为“水气”。它是病邪侵袭人体或饮食起居失常,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骤体内的病变,正如《景岳全书·臌胀篇》所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治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这就指出了“水不自行,赖气以动”之理。因此,在治疗上除用发汗(宣肺)、利尿、攻逐等法外,还有健脾、温肾等法。若有瘀血征象,还应合以活血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10.
廖志香  潘娟 《四川中医》1998,16(10):28-28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景岳全书肿胀》篇云:“凡水肿等证,乃肺牌肾三脏相干之病”。此病往往有反复发作之趋势,尤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从其类也”。说明脾肾两胜在此病中的作用。脾主运化,主精微的摄取及水液的输市;肾司开阅,主精气的藏蓄与湿浊的排泄。太阴虚则运化无权,难以摄取精微,又致水液输布失常;…  相似文献   

11.
水气,即水肿。古人云:“水得阳可化气,气得阴则化水。”水气是言病机,水肿是从证候上论述,此乃由于气化失常而致水,液潴留引起。三淫之邪侵袭,气失宣畅,三焦决渎之官失职,水道不通,此乃水肿之外因。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运行发生障碍,溢于肌,形成水肿。脏腑功能失调,主要关系到脾肺肾。如张景岳指出:“凡水肿等证,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  相似文献   

12.
<正>前列腺增生症属于"精癃""劳淋"或"癃闭"等范畴,其主要病因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瘀浊内停、体虚久病等,从而导致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其病位主要在膀胱和肾。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宣明五气》篇上说:"五气所病,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阐明了肾和膀胱气化失司是癃闭的基本病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 1、何谓水气病?其形成机理如何?水气病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水停不化,泛滥全身,以浮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在的水肿病。从本篇仲景提出五脏水来看,水气病的形成主要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以脾肺肾三脏阳气衰微至关重要。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肾失开阖,不能化气行水。皆可导致水液代谢紊乱,水气潴留,而形成水气病。故张景岳说:“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及“腰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由于外邪侵袭,邪气久羁,内伤脾肾,而导致脾肾阳虚水湿停蓄所致。《诸病源候论》说:“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全身肿满。”《素问·至真要大论...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乃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至功能失代偿时的综合症,病势危笃,令患者危在旦夕。综合其状,无非两大主证:一为肿,一为喘。所以然也,如《素问·逆调论》云:“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类证治裁·喘症》曰:“肺气不降,浮肿发喘”,“肺胀水停,上气喘咳”,“肾不纳气,身动即喘”。《索问·水热穴论》谓:“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综上,究其病理乃心、肺、脾、肾之虚为本,心脉瘀阻、气机不利、水湿泛滥为标。其常见证型可分三类:1、瘀阻心脉证;2、气机不利证;3、阳虚水泛证。是余拟活血、利气、行气三大治则,以图速平、症情,挽舟于逆流。  相似文献   

16.
<正>水肿病为常见症状,但病因复杂,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又赖于脾气的生化转输,肺气的宣降通调,心气的推动,肾气的蒸化开合。《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宣肺利水法,是治水肿病常用方法之一。其原理是肺主皮毛,通调水道,下  相似文献   

17.
肾病从脾论治探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铭  李宁 《西部中医药》2009,22(12):39-40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3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由此可知.脾在津液代谢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肺肾在调整津液代谢中的地位脾脏难以代之,但脾脏的地位肺肾更难以相抵.现就脾在肾病中的重要意义做一探骊,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8.
肾炎的发生主要是由感受外邪 ,或劳倦内伤 ,或饮食失调引起的气化不利 ,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的一种病症 ,临床主要可参照祖国医学的水肿病症进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因此 ,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密切相关。1 肾炎初期 ,从肺论治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多由外感所致 ,一般先犯肺系 ,肺肾本为母子之脏 ,肺肾相关 ,即可从肺治肾 ,以…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 (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属中医水肿病范畴。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尽早控制蛋白尿 ,防止反复发作 ,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仍是目前丞待解决问题。现谈一点个人体会 ,仅供参阅1 标本缓急不同 ,治疗法则不一肾病之水肿易消 ,但不易根除 ,易反复发作。究其根源 ,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说 :“凡水肿等症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肿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素问阴阳别论》曰 :“三阴 渭之水。”故在治疗时 ,“急则治其标” ,宜治肺…  相似文献   

20.
水肿之证 ,早在《内经》已有“水”、“风水”、“水胀”、“石水”等记载 ,后人对水肿论述颇丰 ,其中以张景岳所述最为扼要 ,如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说明三焦气化失常为水肿病机之綮。治疗水肿 ,首先应当辨其病在气分、血分。气分之治 ,大略有二 :宣肺利水、风药新用。肺居上焦 ,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凡风邪上受 ,首先犯肺 ,肺失宣降则风水泛滥 ,故曰水无风则平静而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