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3年收集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网的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中,共涉及7大类27个品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所致的ADR居首位(44.58%);静脉滴注(97.50%)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6.33%)。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院4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0例ADR报告分别从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1.91%(134例);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多,占83.10%(349例);导致ADR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占总数的38.33%(161例),其中以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占总例数的38.81%(163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3.
67例老年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减少ADR发生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67例老年住院患者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发生率女性略高于男性;药物涉及11大类59个品种,以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居首位(23例次,34.33%),治疗心脑血管药物占第2位(13例次,19.40%),中药制剂居第3位(10例次,14.9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6.62%);ADR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53例,使病程延长10例,后遗症4例。结论: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ADR发生,以保障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264医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整理的15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菌药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2.00%(63例)。150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8.00%(57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6例);以静脉滴注方式占91.3%(13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2.7%(6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尤其是对老年人的ADR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海县人民医院197例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7例ADR病例报告中涉及患者使用药品种类、抗菌药物种类及其给药途径和涉及患者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例ADR病例中涉及药品93种(西药69种,中药24种),其中抗菌药物品种43种涉及患者119例(占60.40%),非抗菌药物50种涉及78例(占39.60%),其主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消化系统等反应,抗菌药物引起的过敏样反应、药疹、皮疹所占比率较大.结论:加强合理用药与ADR的监测,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熊锋  张惠黎 《广东药学》2013,(12):829-831
目的通过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分析,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收集到的21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ADR中,男性84例,女性132例,年龄1/2~90a,多发生于60a以上的人群(占31.9%),以静脉给药为主,156例(占72.2%);共涉及药物83种,抗菌药物发生例数最多,有71例(占32.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44.5%、19.4%。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ADR报告填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茵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6.5%(47例)。101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5.6%(36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92.1%(93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9.6%(4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8.
75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种因素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及其特点,以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的我院门诊、住院患者ADR监测报告75例,对药物种类、抗茵药类别、涉及的系统/器官、给药途径及年龄等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18.67%(14例);静滴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总例数的82.67%(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5.33%(3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9.33%(37例)。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结合ADR发生的特点,注重合理用药,把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伟 《中国药师》2006,9(11):1071-107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规律,对临床用药起到警示作用。方法:时我院收到的抗菌药物ADR报告368份,按ADR涉及的患者情况、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中涉及喹诺酮类药物ADR发生例次最多103例(占28.0%),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率为第2位(占25.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异常、皮疹的发生率最高176例次(占47.8%)。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ADR发生率最高249例(占67.7%)。结论: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ADR发生。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资讯公开发表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77篇,共288例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涉及药品、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8例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40例,不详5例;41~60岁年龄段患者ADR发生率最高;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涉及到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3种;其中用药时间在30min内发生ADR的患者为208例,占72.22%;ADR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肤及其附件;242例患者(占84.03%)于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使用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时应监测ADR,以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302例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年30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02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54.64%;其次为中药制剂和循环系统药,分别占14.90%、8.2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9.01%;另外ADR的发生与静脉给药方式、老年患者、儿童有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11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遂宁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药学室收到的112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12例ADR共涉及抗菌药物9大类,35个品种,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引起ADR最多,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附件损伤最多(49.11%),其中11例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结论抗菌药物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不良反应涉及共涉及9类抗菌药物46个品种,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103例,占81%;涉及部位以皮肤及附件最多,占71%;结论抗菌药物导致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标准用药,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彭芸 《医药导报》2012,31(6):814-816
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浙江省衢州市2010年报告的1 20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种类及使用率、给药途径、合并用药、ADR临床表现、ADR等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 204例涉及的抗菌药物9大类,63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41.61%),其次为青霉素类(24.75%)和喹诺酮类(18.77%),以静脉给药(89.95%)为主,主要ADR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0.2%)、胃肠道损害(16.86%)及全身性损害(11.54%)等。结论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日—2010年12月30日收集到的180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ADR多于青壮年患者;引起ADR的主要为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中草药注射剂及循环系统药物,分别占25.7%、25.7%、13.9%和10.0%;发生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分别占82.2%和13.9%;ADR涉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分别占37.8%、23.9%、12.8%、10.6%及9.4%。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因素、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相似文献   

17.
马春红 《中国药业》2013,(24):58-59
目的了解医院抗茵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自发呈报的抗茵药物致2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3例ADR报告中,40—59岁的中年患者比例最高(103例,占37.73%),涉及的药品以头孢菌素类最多(97例,占35.5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07例,占32.52%)。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茵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集到的17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7例ADR涉及药品76种,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44.63%),其次是中药制剂(9.60%);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58.1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6.27%);严重的ADR有3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杰  刘煌 《中国药房》2015,(5):639-64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上报的159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科室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联合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0~10岁患儿和>60岁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分别占23.90%、34.59%;抗菌药物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6.16%;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的ADR最多,占30.82%;联合用药致ADR高达31.45%;抗菌药物所致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2.08%。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ADR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常州妇幼保健院收集并上报的390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对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ADR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0例ADR报告共涉及9类30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引起ADR最多(265例,占66.92%);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ADR最常见(362例,占92.82%);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243例,占51.70%)。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有关。结论:应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严格操作,加强ADR监测和预警,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