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半骨盆标本20个,自髋臼切迹至髋臼上缘每隔5.0 mm作系列截骨面,找到最小截骨面,用圆盘法确定其圆心及直径,用斯氏针由该截面的圆心逆行打入,在髂骨后外侧穿出。将该截面下方的系列截面解剖复位,再将斯氏针顺行打入前柱,由耻骨上支前外侧穿出,该穿出点为P,P即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测量其在髋臼前柱骨皮质内的长度,将耻骨结节命名为A,将髂耻隆起命名为B,测量AB及PA的距离,并观察该斯氏针的方向。[结果]最小截骨面位于髋臼切迹上方15.0 mm处,该截面平均直径为(4.9±1.7)mm,髋臼前柱骨皮质内斯氏针长度为(86.8±7.2)mm,P位于耻骨上支前缘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A)的距离PA为(2.3±0.4)mm,耻骨结节(A)距髂耻隆起(B)的距离AB为(4.7±0.3)mm,P约为AB的中点,该斯氏针与弓状线平行。[结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P位于耻骨上支耻骨结节与髂耻隆起中点处的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2.3±0.4)mm,该螺钉最大直径为(4.9±1.7)mm,最大长度为(86.8±7.2)mm,该螺钉与弓状线平行。  相似文献   

2.
髋臼后柱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临床应用髋臼后柱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6具成人骨盆标本,行后柱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分别测量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矢状面的夹角、钉长,以及使用三维CT重建图像测得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等。结果对于髋臼后柱骨折,拉力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9.7°±2.3°、与矢状面的夹角为8.0°±2.5°,最窄处直径为(9.0±1.0)mm,平均钉长为(11.7±0.5)cm。结论髋臼后柱骨折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数字化技术寻找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理想位置,并测量其相关参数,提高拉力螺钉植入的准确度.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CT扫描的133例266个半骨盆原始数据(男78例,女55例;年龄18 ~ 65岁,平均42岁),生成三维模型.根据骨性通道外周骨皮质与拉力螺钉的关系提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理...  相似文献   

4.
拉力螺钉骨盆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3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髋臼方形区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38岁。骨折按Letournel分类,T形骨折3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13例。结果 20例均获得了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临床疗效按照改良后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固定牢靠、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495-1501
[目的]测量经皮逆行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参数。[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完整骨盆CT扫描数据男女各15例(男女各30侧半骨盆),应用Mimics计算机辅助外科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模拟手术逆行置入髋臼前柱虚拟螺钉,调整好螺钉位置后测量螺钉长度、进钉点、进钉方向;通过软件的重切割功能,制作35层髋臼前柱系列截面,测量截面中螺钉所通过位置(即钉道)的直径。[结果]髋臼前柱可置入螺钉的最大工作长度男女分别为(119.79±8.71)mm、(104.10±5.84)mm;进钉点(P)到耻骨上支上缘(A)、耻骨联合(B)的垂直距离男性分别为(19.69±2.79)mm、(18.80±3.35)mm,女性分别为(18.27±2.13)mm、(22.92±3.34)mm;螺钉与冠状面、矢状面、横切面的夹角男性依次为(16.18±5.37)°、(41.76±4.78)°、(43.30±5.55)°,女性依次为(17.16±5.53)°、(43.12±3.90)°、(41.36±4.59)°;螺钉长度和PB男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钉方向和PA男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柱钉道最狭窄处位于第5层,该层截面中钉道直径男女分别为(11.43±1.24)mm、(8.75±0.95)mm,男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者建议国人男性使用直径为6.5 mm的螺钉,女性使用直径为5.5 mm的螺钉;进钉点男女稍有不同,在螺钉经过耻骨上支的中部和髂窝平面处两个狭窄地方时,应加强监视。  相似文献   

6.
髋臼后柱支持钢板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在髋臼骨折手术中放置后柱支持钢板时如何防止螺钉穿入髋关节内。方法 将髋臼后柱的危险区分为山顶区、山腰上区、山腰下区和山脚区。在 2 0例髋臼CT扫描图像和 1例骨盆标本的后柱上做A、B、C、D和E点 ,并测量各点的进钉角度和深度 ,测量结果用 -x±s表示。结果 通过CT图像测量的a、b、c、d角和e角分别为 4 1 5 8°± 4 5 6°、 71 92°±7 87°、 94 6 7°± 6 0 1°、 113 5 8°± 5 81°和 12 8 0 4°± 4 78°;EA长度、A深度、B深度、C深度、D深度和E深度分别为 4 3 2 0± 3 4 3mm、 36 6 0± 4 99mm、 35 80± 3 77mm、 31 30± 2 4 5mm、 30 4 0± 2 84mm和 35 6 0± 2 99mm。结论 髋臼骨折手术中A、B、C、D和E点的钉后柱角分别为 30°、 6 0°、 80°、 10 0°和 12 0°左右。在髋臼后柱的不同区域螺钉应采取不同的进钉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横断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1 3例髋臼横断骨折分别采用Smith Peterson入路或者后外侧K -L入路结合前侧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 ,前后柱拉力螺钉沿其功能轴固定。术后平均随访 4年 2个月 ,按照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 (AAOS)标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  1 3例中 1 2例获解剖复位 ,1例复位欠佳。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髋术后功能优良率为 85 %。结论 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髋臼横断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技术要求较高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髋臼后柱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髋臼后柱的解剖学结构及其相关临床意义. 方法取52具髋骨标本,确定髋臼缘最上点为点A,髋臼缘最下点为点B,坐骨大切迹顶点与坐骨棘基底中点连线的中点为点C,取CD垂直于AB,D点为CD与髋臼后缘的交点,把DC近似三等分,等分点为E、F,分别以D1、D2、 D3代表DE、DF、DC的长度,R1、R2、R3分别为在点E、F、C三点所测的髋臼后壁的厚度,测量D1、D2、D3、R1、R2、R3的值,并计算D1与R1、D2与R2、D3与R3的比值.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2具髋臼的D1与R1、D2与R2、D3与R3的比值分别为1.25±0.20、1.24±0.24、1.24±0.18,三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927),故可认为D与R是成比例的,平均比值为1.24. 结论我们发现髋臼后缘中部与坐骨大切迹中部连线上各点到髋臼后缘的距离与该点髋臼后壁的厚度成一定的比例,比值近似为1.24.  相似文献   

9.
髋臼后柱骨折经皮逆行拉力螺钉固定的三维重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髋臼后柱骨折经皮逆行拉力螺钉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收集60个正常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重建骨盆三维模型.模拟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在髋臼后柱置入虚拟三维圆柱体.计算其最大直径、长度、置入角度以及置入点(A)到坐骨结节远端(B)的距离.同时在相同的三维重建骨盆模型上,垂直髋臼内侧面对后柱进行重切,每间隔1 cm取一个截骨面,测量每个截骨面的内外径和上下径. 结果 男性半骨盆58个,女性半骨盆62个.虚拟三维圆柱体的平均最大直径为(13.16±1.45)mm,虚拟三维圆柱体与水平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72.02°±6.05°、14.71°±6.98°和8.61°±3.96°,置入点位于坐骨结节内外侧缘的中线上,AB间距离为(15.18±1.97)mm.平均最小内外径和上下径分别为20.11 mm、19.19 mm,明显大于虚拟三维圆柱体的平均最大直径.虚拟三维圆柱体的直径、长度、与矢状面的夹角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髋臼后柱可容纳7.3 mm的拉力螺钉,但男女的进针角度不同.螺钉的直径不能仅仅靠截骨面的直径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髋臼前柱螺钉的可用直径、长度及髋臼前柱截骨平面同心圆直径参数.方法 将59例健康者薄层骨盆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建立模型,测量前柱螺钉的直径、长度及前柱截骨平面同心圆直径.结果 前柱螺钉男性可用直径为6.1~7.8(6.9±0.4)mm,可用长度为96.7~112.1(105.2±3.7...  相似文献   

11.
《Injury》2016,47(3):702-70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a safe zone for antegrade lag screw fixation of fracture of posterior column of the acetabulum using a novel 3D technology. Pelvic CT data of 59 human subjects were obtained to r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3D) models. The transparency of 3D models was then downgraded along the axial perspective (the view perpendicular to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posterior column axis) to find the largest translucent area. The outline of the largest translucent area was drawn on the iliac fossa. The line segments of OA, AB, OC, CD, the angles of OAB and OCD that delineate the safe zone (ABDC) were precisely measured. The resultant line segments OA, AB, OC, CD, and angles OAB and OCD were 28.46 mm(13.15–44.97 mm), 45.89 mm (34.21–62.85 mm), 36.34 mm (18.68–55.56 mm), 53.08 mm (38.72–75.79 mm), 37.44° (24.32–54.96°) and 55.78° (43.97–79.35°)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omputer-assisted 3D modelling techniques can aid in the precise definition of the safe zone for antegrade insertion of posterior column lag screws. A full-length lag screw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zone (ABDC), permitting a larger operational erro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的临床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取30具国人干燥枕颈部标本,测量与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解剖径线及钉道参数;并以此类数据为依据,在所测量的干燥标本上模拟行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经X线摄片检查内固定位置并测量钉道实际角度。[结果]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钉道在矢状面上呈后倾,在冠状面上呈外倾。左右两侧钉道角度大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理想外倾角为(18.15±3.70)°,理想后倾角为(24.20±4.91)°,理想钉道长度为(34.45±2.9)mm;模拟行内固定验证,术后影像学及直视下检查结果显示,螺钉钉道均经过枕寰枢关节,角度均在此范围内,无穿出骨质者。[结论]采用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行枕颈融合内固定在解剖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7例老年后踝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分为空心钉组(39例)及钢板组(48例)。术后3周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AOFAS评分、疼痛VAS评分和足部对线评分评价疗效。末次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15.12±3.72)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3周并发症发生例数空心钉组较钢板组少(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VAS评分空心钉组优于钢板组(P<0.05),但足部对线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后踝骨折可优先选择空心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角分别为40°至60°、60°至75°、75°至90°、90°至平行于四方区,螺钉长度30 m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由前向后与由后向前置入拉力螺钉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HaraguchiI型后踝骨折病人49例,按治疗方法,24例采用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25例采取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结果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螺钉组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后方螺钉组(P<0.05);前方螺钉组腓骨侧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后方螺钉组(P<0.05);前方螺钉组失血量显著小于后方螺钉组(P<0.05)。平均随访时间(17.61±3.85)个月。两组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A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间踝关节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显示前方螺钉组5例关节面复位不良,而后方螺钉组2例关节面复位不良。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前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入路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均可治疗三踝骨折,后者复位及固定质量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柱)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髋臼脱位行闭合复位,1例行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所有合并的髋臼骨折均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完整随访19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29~86个月。按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应尽早诊断,应尽快行髋关节复位,骨折应尽早开放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  相似文献   

17.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 枕寰 枢 复合 体进 行 解剖 学研 究 ,为临 床 上枕 寰枢 后 路经 关节 螺 钉固 定提 供 解剖 学 依据 。 方 法 :对 100 例 中 国成 年人 枕 骨髁 和寰 椎 干燥 标本 进 行解 剖学 测 量;对 12 例 新鲜 尸体 枕 颈部 标本 进 行枕 寰 枢 后 部结构解 剖学 观 察。结 果:枕骨 髁与 寰 椎侧 块上 关 节面 咬合 成 寰枕 关节 ,枕 髁关 节 面呈 内倾 。其 中枕 髁关 节 面舌 下神经管 间距 为 9.66±1.13m m ,枕 髁 关节 面的 前 后 径 和横 径 、寰椎 侧 块 上 关节 面 前 后 径、侧 块上 关 节 面 横径 、侧 块与后弓 移行 处 侧块 厚度 均 在 5m m 以 上。新 鲜尸 体标 本 观察 发现 ,椎 动脉 第 三段 恒定 行 走于 椎动 脉 沟。第 颈 神经 1背侧 支和 第 2 颈 神经 背 侧支 与寰 椎 侧块 下关 节 突后 方几 乎 无交 叉,并有 一定 的 活动 度。 结 论:寰枕 关 节 的解 剖学形 态与 其 生物 力学 性 质密 切相 符 ;寰枕 关 节后 路经 关 节螺 钉内 固 定在 解剖 学 上是 可行 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