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绞痛多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发生的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胸痛症状。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有自己独特的症状特征,可通过症状表现进行临床诊断。冠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最具准确性的检查项目,多可通过此检查证实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改变。近日我科收治1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典型,左右冠脉交替痉挛,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芬  王朝晖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1):1054-1056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发作缺血性胸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曾有研究显示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女性及17%的男性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虽然胸痛可由非心源性原因引起,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的心肌缺血也是引起缺血性胸痛的可能原因。如心脏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无复流现象,糖尿病性心肌病等,对这些临床现象,目前认为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存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力的下降。目前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以下对因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反复发作变异型心绞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本文报告1例先后2次行PCI治疗后反复发作心绞痛。患者6年前因冠心病心绞痛行PCI,术后未坚持抗血小板治疗,6年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右冠状动脉开口原支架部位90%狭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但术后仍有胸痛、晕厥发生,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支架内无血栓形成,提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变异型心绞痛。结果应用地尔硫卓和硝酸酯类药物后患者病情控制,随访6个月,胸痛未再发作。结论 PCI治疗的同时,合理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内脏一冠脉反射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由其他内脏疾病引起内脏-冠状动脉(冠脉)反射综合征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均有"心绞痛"样症状,均误诊为冠心病.后经上消化道造影、胃镜、腹部超声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有消化系统疾患,确诊为慢性胆囊炎44例,急、慢性胃炎31例,急性胆囊炎19例,消化溃疡16例,胰腺炎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胃癌2例.结论:内脏-冠脉反射综合征可引起心肌缺血样胸痛,易与冠心病心绞痛相混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注意鉴别诊断,重视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能减少本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方法 分析了连续 16 2例因胸痛诊断为冠心病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疗费用及误诊原因。结果 接受冠动脉造影前 ,16 2例中有 5 0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其中 X综合征 18例 ,β受体高敏征 12例 ,心神经症 8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肥厚型心肌病 2例 ,肌桥 1例 ,肌桥并肥厚型心肌病 1例 ,心肌炎 1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例 ,其他 4例。结论 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未进行必要的检查 ,有经济能力的心绞痛样胸痛患者应该尽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6.
返流性食管炎误诊为冠心病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反复发作性胸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约有 1/3可能由食管疾病引起的 [1].总结我院 1993年~ 2001年住院的非心源性胸痛病人 87例,其中因患返流性食管炎而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 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时,临床上往往诊断为冠心病。不典型胸痛中究竟有多少为冠心病,国内尚少研究。本文分析我院自2002年来以不典型胸痛为突出表现,高度疑为冠心病而收住院的4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旨在探讨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的诊断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8例,年龄37~66(48.8±7.97)岁,病程均在0.5 a以上。本组均以发作性胸痛、胸闷为突出表现,持续时间超过0.5 h,硝酸甘油含化或休息后胸痛缓解不确切。其中1例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伴窦性心动过缓,其他病例均无心律失常。全部病例未见明显心肺器质性病变。胸痛病因难以确定,需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排除冠心病。典型心绞痛、有心肌梗死史的胸痛、伴糖尿病的胸痛以及以心律失常为突出表现者未包括在本组病例中。1.2冠状动脉造影方法采用Judk ins法,血管内径狭窄≥50%时诊断为冠心病。2结果本组中14例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2例狭窄程度在20%~40%,其余12例狭窄在50%~70%,符合冠心病诊断仅12例,占所有病变的30%。14例受累的血管为:左前降支10例,左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3例,均为单支血管病变。其余26例...  相似文献   

8.
周会勤  胡晓晟 《临床荟萃》2001,16(15):720-720
冠心病心绞痛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因而临床上易将其他表现为胸痛的疾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现将12例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12月至2000年6月间,门诊拟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入院后均经踏车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CAG)、.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根据冠心病、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金标准排除冠心病心绞痛,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者12例。其中,男 7例,年龄 47~72岁,平均年龄(51.86±10.7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技术。【方法】对本院120例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冠脉动脉造影检查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其中,10例为单纯左主干狭窄病变占8.4%(10/120);43例为单支血管病变,占35.8%(43/120),以前降支者多见,占15.8%(19/120);67例为2~3支血管病变,占55.8%(67/120),前降支和右冠脉者占28.3%(34/12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对于指导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造影对老年女性心绞痛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心绞痛的老年女性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冠状动脉固定狭窄≥50%为标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CHD组有16例,非CHD组有20例,比较两组的心绞痛临床特点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女性CHD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但有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老年女性,患CHD的可能性大,。结论伴有危险因素的老年女性患,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不适时,应全面考虑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X综合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006~2008年收治的50例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冠心病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本组42例具有劳力性心绞痛,且心绞痛持续时间较长,25例具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均为阳性,ST段呈缺血性压低(1.75±0.25)mm,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和冠状动脉痉挛.结论:心脏X综合征具有心绞痛样胸痛症状,负荷试验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可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和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以助确诊.  相似文献   

12.
<正>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1]。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卒心痛"范畴,其临床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心房黏液瘤致心绞痛的机制及鉴别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例以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巨大右心房黏液瘤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55岁,因间断胸痛半年,加重10 h入院。病初诊断为冠心病,予相应治疗症状略改善。入我院后行心脏超声及声学造影示右心房内活动性中等回声团,提示右心房黏液瘤。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见右心房内团块状显影,其由回旋支侧支供血。临床诊断右心房黏液瘤,行手术切除,术后患者胸痛未再发作。结论心脏黏液瘤滋养动脉"窃血"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提示对有冠心病典型表现者,仍应细致查体和完善心脏超声及声学造影等相关检查,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迂曲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1例冠状动脉造影胸痛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迂曲组39例和无迂曲组12例,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情况、临床用药效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与无迂曲组相比,冠状动脉迂曲组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结论冠状动脉迂曲患者可出现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冠状动脉造影对鉴别诊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本组回顾性分析60例绝经期女性患者临床拟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而行CAG检查的临床资料.方法 冠心病组:以CAG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33例.将冠状动脉狭窄<5%或正常者为非冠心病组,共27例.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 显示绝经期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又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6.
罗为民  余国珍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54-1054
食管裂口疝 (简称裂口疝 )是指贲门及部分胃底通过食管裂孔疝入胸腔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胃肠病。本病因引起的胸痛酷似冠心病心绞痛 ,易造成误诊 [1 ] ,本文报告 3例 ,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男 ,5 4岁。因间歇性心前区疼痛 2年 ,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近 2年来 ,患者经常发生胸骨后疼痛 ,呈间歇性 ,可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 ,常于饱餐后发作 ,含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患者经常感觉胃部有烧灼感、嗳气、反酸等症状 ,但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查体 X线胸片、血脂、血糖均较正常 ,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阴性。按冠心病治疗 ,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南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冠心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CT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冠脉CTA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诊断效能。结果:以CAG检查为金标准,冠脉CTA诊断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灵敏度为89.58%,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89.71%;冠脉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总符合率为91.18%,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44%、91.30%、90.91%、80.00%。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组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水平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结论:冠脉CTA可提高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诊断效能,且能准确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负荷,对冠心病并发心绞痛的定性、定量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伴胸痛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问题,以提高对胸痛性疾病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例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以冠脉造影血管狭窄≥50%诊断为冠心病,冠脉造影结果除外冠心病而单纯消化系疾病所致胸痛者18例为对照组,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1)201例因胸痛疑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3%为非心源性胸痛,其中单纯消化系疾病所致胸痛占非心源性胸痛的29.5%。冠心病同时合并消化系疾病的占心源性胸痛的111.4%:(2)冠心病组有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结论患者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伴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可能性较大:当患者仅有胸痛而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小。临床医师应重视胸痛的早期诊断、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19.
胸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淑惠 《临床医学》2010,30(7):85-87
目的探讨胸痛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将分析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217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占65.2%;出现典型胸痛者126例,占58.1%;不典型胸痛者58例,占26.7%;无症状者33例,占15.2%。共计心肌缺血发作1736阵次,其中伴典型胸痛1076阵次,不典型胸痛402阵次,无症状发作258阵次。2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172例,心律失常检出率79.3%,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传导异常较少。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占47.7%,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占30.2%。检出高危心律失常44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25.6%。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217例中160例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73.7%,以典型胸痛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最高66.3%。结论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但胸痛也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常由心肌缺血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导致胸痛发生的重要原因。12导联动态心电监测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阳性发现,对于明确胸痛病因,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食管裂孔疝误诊冠心病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刚  王辑玲 《新医学》2003,34(Z1):34-35
目的分析老年食管裂孔疝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总结27例60岁以上老年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及结论27例老年食管裂孔疝中临床误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14例,临床表现心前区压榨样或烧灼样痛6例,胸骨后痛5例,胸闷及心前区紧束感2例,心悸1例,伴反酸、烧心、反流者4例.剑突下压痛8例,心律失常1例.易与冠心病心绞痛混淆,故对主诉胸痛的老年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