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分析骨软骨瘤的平片和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检查19例骨软骨瘤,4例做CT检查,15例做X-ray检查。结果:19例骨软骨瘤,多发者2例,单发者17例,长骨干骺端共计18例,其他骨16例,X-ray表现:骨性突起,以蒂或宽阔的基底与骨皮质相连,呈圆形或菜花状。CT表现:与骨皮质相连的骨性突起,以蒂,宽或窄的基底连于骨皮质,局部骨皮质可增厚,密度不均匀,可见软骨帽低密度影,无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CT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不但可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显示软骨帽。  相似文献   

3.
骨移植的概念和分类 骨移植或称植骨(bone grafting),提供骨组织的个体为供体,接受骨组织的为受体或宿主,植入的供体骨组织称为骨移植物,受体接纳骨移植物的部位称为植床。当供体和受体为同一个体时为自体骨移植,植入物为自体骨(bone autograft)。当植入骨不是从自体而是从异体获得时有三种情况:一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代谢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MM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s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sOC)、尿I型胶原氮端尾肽(uNTX)浓度。结果初治、复发及难治患者尿NTX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平台期患者;sTRACP-5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与平台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A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平台期患者。初治MM、复发及难治、平台期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O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uNTX、sBAP与疾病分期相关,Ⅲ期患者uNTX明显高于I、Ⅱ期,呈正相关;sBAP明显低于I、Ⅱ期,呈负相关。初治患者uNTX与sTRACP-5b水平正相关。初治患者治疗3个疗程骨代谢标志物uNTX明显降低,sBAP升高,sTRACP-5b、sOC变化不大;6个疗程有效者uNTX、sTRACP-5b明显降低,sBAP和sOC升高。而治疗6个疗程时X线检查骨质破坏未出现明显改善。结论骨代谢标志物与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密切相关。监测骨代谢标志物可监测疾病进展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在骨巨细胞瘤刮除植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30例用同种异体辐照骨与自体骨(3例加骨水泥)充填修复骨巨细胞瘤刮除后遗留的局限性缺损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随访时间2.5~9年,植骨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复发3例。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彻底清除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移植疗效相当,是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骨膦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骨痛4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膦对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骨痛的疗效。方法骨膦3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4~5小时静点连用5天,从第6天起骨膦1200mg每日二次空腹服16天。结果47例骨痛患者,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7例,有效率80.8%。结论骨膦治疗肿瘤溶骨性转移骨痛效果明显、平稳、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治疗相关性骨丢失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震 《癌症进展》2008,6(6):625-627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和系统性全身治疗的发展,乳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提高,所以,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随着乳腺癌抗肿瘤治疗的长期进行,乳腺癌治疗相关性骨丢失尤为突出,本文就其发生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骨旁软组织肉瘤的骨切除范围探讨何耀东重庆市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630020)如何正确划分骨旁生长的软组织肉瘤的切除范围,是否需要切除肉瘤旁的骨质,临床上常常难以确定。1993年至1995年我院广泛切除软组织肉瘤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骨软骨瘤的平片和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检查19例骨软骨瘤,4例做CT检查,15例做X-ray检查.结果19例骨软骨瘤,多发者2例,单发者17例.长骨干骺端共计18例,其他骨16例.X-ray表现:骨性突起,以蒂或宽阔的基底与骨皮质相连,呈圆形或菜花状.CT表现:与骨皮质相连的骨性突起,以蒂、宽或窄的基底连于骨皮质,局部骨皮质可增厚,密度不均匀,可见软骨帽低密度影,无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CT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不但可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显示软骨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究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对比异体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 2021年12月30日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Campanacci Ⅱ期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患者。研究纳入患者68例,股骨下端 33 例,胫骨上端 35 例。其中22例行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手术治疗,46例行异体骨植骨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以及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后肿瘤复发率、感染率、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术后末次随访时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3~2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6个月。异体骨植骨组MSTS平均评分为26.0±4.87,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组MSTS平均评分为28.5±1.75,术后功能优于异体骨植骨组(P=0.003)。异体骨植骨组术后复发7例,7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术后感染发生3例。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组复发1例,6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术后无发生感染。两组术后复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6),骨性关节炎及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水泥联合胶原基骨修复材料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具有更好的功能,更低的复发率,且不增加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75例恶性肿瘤进行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76%。其中有60例骨痛者与X线检查对照,X线检查阳性率为75%,骨显像阳性率为95%,骨显像呈多发病灶者49例,单发病灶8例。骨痛时间长短与X线改变和骨显像有一定关系。骨显像是一个灵敏简便的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价值。局部放疗加化疗对转移病灶的止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分析多发性骨髓瘤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全身低剂量CT的影像表现,探讨和比较两者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MM SPECT全身骨显像和全身低剂量CT的影像表现。结果: 37例MM患者同时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及全身低剂量CT检查,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91.9%(34/37)、83.8%(3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联合全身低剂量CT的阳性率为100%(37/37),较单纯SPECT及全身低剂量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总一致性为86.5%。37例MM患者行SPECT检查,发现骨损害总病灶数379个,同期行全身低剂量CT检查,发现骨损害总病灶数189个,全身骨显像显示肋骨病灶的阳性率高于全身低剂量CT(P<0.05),全身低剂量CT发现颅骨(P<0.05)、四肢骨(P<0.05)和锁骨(P<0.05)病灶阳性率高于全身骨显像;而脊椎骨、骨盆、胸骨、肩胛骨在全身骨显像和全身低剂量CT上显示的病灶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和全身低剂量CT对MM的诊断各有优势,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MM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与99Tcm-MDP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93例肿瘤患者2周内行18F-FDG PET和99Tcm-MDP显像,比较分析两种显像结果。结果 93例肿瘤患者PET和MDP诊断骨转移64例。64例骨转移患者中PET和MDP阳性43例,PET阳性而MDP阴性16例,PET阴性而MDP阳性5例。18F-FDG PET和99Tcm-MDP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2.2 %,75.0 %(P<0.05);特异度分别为93.1 %,79.3 %(P>0.05);准确度分别为92.5 %,76.3 %(P<0.01)。结论 18F-FDG PE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99Tcm-MDP显像。18F-FDG PET对骨转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Mo HY  Zhang F  Hong MH  Fan W  Zheng L  Min HQ 《癌症》2002,21(3):323-325
背景与目的:核素骨显像结合临床骨痛症状常用于诊断鼻咽癌骨转移,但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核素骨显像阳性率的报道罕见。本文探讨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全身核素骨显像阳性率及对此类患者的处理。方法:对住院的104例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按显像结果分为两组,一组骨显像见异常代谢浓聚灶,并行薄层骨算法CT扫描了解情况20例。另一组未见异常84例。随诊6-30个月。结果:19.2%(20例)患者核素骨显像见异常代谢浓聚灶。薄层骨算法CT扫描1例骨质破坏,2例骨质退行性变,余无异常。但在随诊中本组有11例在6-10个朋内出现骨痛,复查骨显像浓聚灶较前增大。81.8%(84例)核素骨显像阴性的患者有9例在随诊的4-20月内出现骨痛,复查骨显像出现新的代谢浓聚灶。两组患者骨转移30个月内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骨痛初治鼻咽癌患者全身核素骨显像阳性率为19.2%。骨转移发生率高于阴性组患者。此类患者的骨显像阳性浓聚灶两段诱导化疗不能减少骨痛的发生。因此对此类患者不需行常规则化疗,可结合临床选择随诊。CT扫描不能鉴别骨显像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在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6例经病理组织、淋巴结或骨髓活检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同一时段内的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在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ECT骨显像阳性106例,ECT骨显像阴性110例,阳性率49.07%;骨髓涂片阳性84例,骨髓涂片阴性132例,阳性率38.89%。ECT骨显像阳性而骨髓涂片阴性组46例,占21.30%;ECT骨显像阴性而骨髓涂片阳性组24例,占11.11%;ECT骨显像及骨髓涂片均阳性组60例,ECT骨显像及骨髓涂片均阴性组86例,两种方法在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符合率为67.59%。在106例ECT骨显像阳性中骨髓涂片阳性有60例,骨髓转移阳性率为56.60%,说明ECT骨显像提示骨转移时已有56.60%患者发生骨髓转移。结论: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骨转移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临床应同时行ECT骨显像和骨髓涂片检查,以提高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核素99Tcm-MIBI肿瘤显像出现假阴性和可疑阳性结果时联合应用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癌患者42例,均同时行99Tcm-MIBI肺肿瘤显像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将两种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肺癌患者中,99Tcm-MIBI肺肿瘤显像阳性18例,阴性10例,可疑阳性14例,阳性率76.2%。骨显像示,肺癌骨转移者24例,骨转移发生率57.14%。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90.48%。结论:肺肿瘤显像与全身骨显像联合应用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并有助于肺癌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肺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骨转移核素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守正  孙量 《癌症》1995,14(5):366-368
129例经病理确诊肺癌经核素骨显像检查,83例有骨转移,总阳性率为64.3%,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肺癌骨转移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骨转移有显著性差别(P〈0.01),认为肺癌患者作骨显像对病程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51例恶性肿瘤病人均进行了全身者显像检查,其阳性检出率为86.3%(44/51),而X线阳性检出率为39.2%(20/51)。51例病人临床诊断为骨转移者47例,核素骨显像阳性44例,阳性符合率达93.6%,CT、MRI及X线检查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6.7%、83.3%和42.6%。认为99mTC-MDP骨显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灵敏度高的方法,对骨转移的早期病变可较X线片提前1~8月发现。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与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对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16例肺癌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全身骨显像的同时,进行血清CYFRA21-1、CEA的检测,另选择肺部良性疾患患者20例进行对照。结果 216例肺癌患者中121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56.02 %,多发病灶(101个)多于单发病灶(20个),骨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1、CEA浓度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和肺部良性疾患组,骨转移和骨未转移组与良性病变组之间CYFRA21-1、CE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在行全身骨显像时联合检测CYFRA21-1、CEA对其临床分期、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