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为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所致,疝囊常与精索和睾丸紧密愈着。因小儿处于发育过程,所以手术时,仅需高位结扎疝囊,多不需切除疝囊和修复腹股沟管后壁。常用方法有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和经腹腔疝囊高位离断两种。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10岁以下小儿腹股沟斜疝22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0年~2004年期间采用下腹部斜疝切121治疗鞘膜积液50例,就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取腹股沟区斜切口,常规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口长、损伤大。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对35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鞘膜囊颈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存在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手术切口比较明显、不美观等缺点[1-2].本文回顾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期间收治并采用经阴囊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理 《临床医学》2022,42(4):67-69
目的 比较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与腹腔镜组,每组150例.开放组使用开放式小切口手术,腹腔镜组使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变化、疼痛评分、并发症、复发...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05-906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身体(P0.05)。采用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回顾分析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312例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斜疝、直疝、鞘膜积液开展肾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斜疝、直疝、鞘膜积液患儿60例,以盲信封抽签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肾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免疫孤男寡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直疝和鞘膜积液,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治疗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减轻患儿疼痛感,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3例患者使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并与使用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术后下床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短于腹股沟斜切口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斜切口组(P<0.05),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低于斜切口组(P>0.05)。小儿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戳孔疝、疝囊积液/积气)以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总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常规切口、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32例)、小切口组(46例)与腹腔镜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小切口、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对比术后患儿的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儿切口最小,小切口组次之,常规切口组最大(P<0.01);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均<0.05);常规切口组术后阴囊肿胀发生率(34.4%)明显高于小切口组(6.5%)和腹腔镜组(2.4%,P均<0.05),术后复发率(31.2%)明显高于小切口组(6.5%)和腹腔镜组(4.8%,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缩小手术切口、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有效控制术后阴囊水肿和腹股沟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74岁 ,因左侧阴囊巨大包块 10余年 ,右侧阴囊反复出现痛性包块1年多入院。体检 :左侧阴囊见一大小 :2 0cm× 15cm包块 ,外形规则 ,表面光滑 ,质硬 ,活动度差 ,右侧阴囊包块大小 :10cm× 8cm ,质软 ,可部分回纳入腹腔。采用LOGIQ40 0B/W及ACUSON 12 8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 (图 1、2 )。示左侧腹股沟至阴囊内探及一2 5cm× 12cm× 10cm包块 ,轮廓清 ,包膜完整 ,内见密集点状高回声 ,均匀分布 ,点状高回声不随体位改变或探头加压而产生浮动 ,包块后方回声增高。其后下方隐约见一 3.5cm× 2 .4cm× 3.1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患儿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处理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患儿130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患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横皱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皮下环上方腹横皱纹处做一1.5 cm横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结果 60倒手术中,手术时间最短15 min,最长60 min,并发皮下血肿3例,发生率5%.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费用低,创伤小,疤痕小,符合美容学要求,易被患者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手术2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自1996年开始,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由传统的斜切口改进为外环上方皮肤皱纹处延皮纹切口,该切口具有创口小,皮肤无须缝合,术后疤痕不明显,且操作简单,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诊断情况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2年2月53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平均住院7.5 d。无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3年随访36例,无复发。结论:准确诊断分型可以决定手术入路,以免增加切口或造成复发。小切口经腹股沟管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寻找鞘突管容易,放液彻底,对阴囊损伤小,同时可以方便兼顾处理合并的斜疝、精索鞘膜积液、隐睾等情况,基层医院有实际运用价值,仍可沿用。  相似文献   

17.
熊廷富  熊艳  胡文利 《华西医学》2004,19(4):649-649
目的:对比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及鞘膜切除翮转手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比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与鞘膜切除翻转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其中692例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218例行鞘膜切除翻转手术治疗。结果:行鞘膜切除翻转手术,平均住院9.2天,术后阴囊血肿4例,切口感染1例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平均住院6.5天,术后无并发症,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效果优于鞘膜切除翻转术。  相似文献   

18.
19.
【病例】男,64岁。因右侧阴囊内包块缓慢增大60余年入院。查体:右侧阴囊明显增大下垂,可触及一梨形巨大肿物,质软,无压痛,表面光滑,有弹性,囊性,睾丸及附睾触不到,透光试验阳性。B超示:右侧阴囊内12 cm×16 cm液性暗区,考虑睾丸鞘膜积液。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睾丸鞘膜内有约500 m l清亮浆液,吸尽液体后探查见睾丸鞘膜腔与腹腔相通,并有大网膜进入鞘膜腔内,证实为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将大网膜还纳腹腔,在内环处高位结扎鞘状突后行鞘膜翻转术。术后痊愈出院。胚胎早期睾丸在腹膜后,在胚胎7~9个月时经腹股沟下降进入阴囊,在此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