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ANP犬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管内注人5%牛磺胆酸钠胰蛋白酶混合液1 ml/kg体重诱导ANP犬模型.完全随机法分为胃肠外营养组(TPN)、十二指肠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组(DP)、十二指肠营养混悬液组(DN)、空肠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组(JP)和空肠营养混悬液组(JN),每组5只.诱导ANP后24 h开始实施各种营养支持,维持5 d.造模后每天抽血测淀粉酶、LDH、脂肪酶及SEC、CCK、胃泌素含量.每日于EN或TPN开始后收集3 h胰液,测定其分泌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HCO31、K+、Na-、Cl-含量.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 各组血清淀粉酶、LDH、脂肪酶、CCK活性、胰液分泌量及K+、Na+、Cl1量均无显著差异.十二指肠营养组血浆胃泌素、SEC,胰液中HCO3-、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含量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空肠营养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十二指肠营养组(P<0.05),与TPN组无显著差异.JP组的血浆胃泌素含量及胰液的HCO3-、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含量均显著低于JN组(P<0.05).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组的上述指标低于营养混悬液组(P<0.05).各组问胰液分泌量及K+、Na+、Cl-量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胰腺病理改变相似.空肠营养组胰腺腺泡细胞胞质内酶原颗粒数量与密度未明显低于TPN组.结论 近端空肠内低脂要素营养对胰腺外分泌无增强效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益生菌型肠内营养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传统肠内营养(瑞素)组、益生菌组和瑞素+益生菌(联合)组,每组20只.采用胰胆管道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5 ml/kg体重方法制备ANP模型.另经胃留置空肠营养管.各组手术后12、24、48、72 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淀粉酶水平及T细胞亚群,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MIF的表达.结果 制模后各组MIF、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制模后72 h,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血MIF水平分别为(117.59±1.86)μg/L、(108.39±1.99)μg/L和(95.33±1.96)μg/L,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2799±161)U/L、(2482±140)U/L和(2140±572)U/L,益生菌组和联合组均较瑞素组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又较益生菌组显著下降(P<0.05).制模后各组CD_3~+、CD_4~+细胞和CD_4~+/GD_8~+值较对照组下降.制模后72 h,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的CD_4~+/CD_8~+值分别为0.93±0.12、1.31±0.13、1.51±0.10,益生菌组和联合组均较瑞索组显著回升(P<0.05),联合组又较益生菌组显著回升(P<0.05).对照组、ANP组,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MIF阳性表这率分别为45%,96%、95%、65%和60%,益生菌组和联合组较ANP组和瑞素组显著降低(P<0.05).制模后72 h联合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较瑞素组和益生菌组轻.结论 益生菌型肠内营养能有效调节ANP大鼠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专用肠内营养制剂(EN-S)对ANP大鼠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3.8%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32只ANP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EN-S 组、EN组和PN 组4组,各8只.营养各组于造模后12 h分别给予EN-S、EN和PN制剂.检测各组制模后12 h、24 h、48 h的血淀粉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第7天大鼠体重、血浆氨基酸谱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结果 制模后第7天,EN-S组大鼠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浆天门冬氨酸(Asp)、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显著高于普通EN组(P<0.05).EN-S组与PN组的体重、血清白蛋白、氨基酸谱整体构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N-S制剂能够改善ANP大鼠的蛋白质代谢,有助于整体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生大黄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生大黄组、EEN组及EEN联合生大黄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于造模后48 h测定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ANP组相比,其他3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联合组血TNF-α[(1.38 ± 0.17)ng/ml]、内毒素[(0.114 ± 0.048)EU/ml]、ALT[(90.95 ± 55.67)U/L]、AST[(203.12 ± 36.92)U/L]、CRP[(41.2 ± 22.6)mg/L]、MDA[(4.78 ± 1.55)nmol/ml]浓度及肝脏组织MPO活性[(3.95 ± 0.71)U/g]均较生大黄素组与EEN组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EEN联合生大黄可有效减轻ANP并发的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抑制肝脏急性炎症反应、氧化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分析(HR-MASNMR),探索其代谢变化特征.方法 按完全随机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ANP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ANP组大鼠经腹腔分2次注射L-精氨酸2.5 mg/g体重方法 制备,对照组仅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运用HR-MASNMR分析两组离体胰腺组织代谢物的含量.结果 造模12 h后,胰腺水肿伴出血、实质内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中炎性细胞浸润,并见胰周脂肪皂化;血清淀粉酶水平为(3527±429)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188)U/L.波谱分析显示ANP组胰腺组织的牛磺酸(Tau)、乙酸(Ace)、丙氨酸(Ala)波峰下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甜菜碱(Bet)、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Pc+Gp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胆碱(Cho)、谷氨酸(Glu)、乳酸(Lac)波峰下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具有显著的代谢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体波谱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专用肠内营养制剂(EN-S)对ANP大鼠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3.8%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32只ANP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EN-S组、EN组和PN组4组,各8只。营养各组于造模后12h分别给予EN-S、EN和PN制剂。检测各组制模后12h、24h、48h的血淀粉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第7天大鼠体重、血浆氨基酸谱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结果制模后第7天,EN-S组大鼠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浆天门冬氨酸(Asp)、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显著高于普通EN组(P<0.05)。EN-S组与PN组的体重、血清白蛋白、氨基酸谱整体构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N-S制剂能够改善ANP大鼠的蛋白质代谢,有助于整体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空肠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空肠营养的价值渐已得到公认,但空肠营养的时机选择,它对胰腺外分泌影响情况以及空肠营养部位选择等相关问题至今尚未定论。现就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简要综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空肠营养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生大黄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生大黄组、EEN组及EEN联合生大黄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于造模后48h测定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ANP组相比,其他3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联合组血TNF-α[(1.38±0.17)ng/ml]、内毒素[(0.114±0.048)EU/ml]、ALT[(90.95±55.67)U/L]、AST[(203.12±36.92)U/L]、CRP[(41.2±22.6)mg/L]、MDA[(4.78±1.55)nmol/ml]浓度及肝脏组织MPO活性[(3.95±0.71)U/g]均较生大黄素组与EEN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EEN联合生大黄可有效减轻ANP并发的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抑制肝脏急性炎症反应、氧化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异丙酚组.异丙酚组在ANP制模后经阴茎背静脉持续泵输注异丙酚10 mg·kg~(-1)·h~(-1).制模后3、6、12 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一氧化氮(NO)、TNF-a、IL-6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评分.结果 制模后6 h,假手术组、ANP组和异丙酚组的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1743±370)U/L、(7745±1030)U/L和(5529±874)U/L;脂肪酶为(274.9±36.1)U/L、(1672±262)u/L和(1219±207)U/L;TNF-a为(1.110±0.276)mg/L、(3.191±0.279)mg/L和(2.361±0.281)mg/L;IL-6为(102.6±28.5)ng/L、(334.1±34.0)ng/L和(268.6±29.8)ng/L;NO为(42.2±18.1)μmol/L、(120.7±22.3)μmol/L和(73.6±19.3)μmol/L;SOD为(120.6±20.1)U/ml、(54.1±15.3)U/ml和(85.7±17.1)U/ml;胰腺病理评分为0.333±0.408、4.417±0.665和3.500±0.707.ANP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IL-6、TNF-a、NO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异丙酚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IL-6、TNF-a、NO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均较ANP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可降低ANP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减轻胰腺组织的损害,对ANP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血脂的代谢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250 g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 h、6 h、12 h、24 h、48 h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予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ANP大鼠模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的改变.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胆固醇、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蛋白脂酶(LPL)含量.RT-PCR检测硬脂酰基辅酶A脱氢酶1(SCD1)和脂肪酸转移酶(CD36)mRNA的表达.结果 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改变符合大鼠ANP改变特征,在12 h组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改变达峰值.电镜下ANP各组腺泡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酶原颗粒增多.ANP各组血清TG和FF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其中ANP 24 h组TG为(0.81 ± 0.35)mmol/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1);ANP 6 h组FFA为(1.32 ± 0.32)mmol/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但ANP组LPL活性较对照组下降,胰腺组织SCD1 mRNA和CD36 mRNA表达升高.结论 ANP大鼠出现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相关酶表达异常、胰腺腺泡细胞内质网扩张等方面改变,提示ANP可诱发机体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家养猪20头注入5%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建立SAP模型.24 h后将18头成功造模猪均分为肠外营养(PN)组、肠内要素营养(EEN)组和EIN组,分别进行相应营养支持8 d.分别于造模前、后各时间点检测各组血淀粉酶、外周血内毒素及肠道通透性.8 d后处死动物取外周静脉血、胰、脾、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定性及定量检测,同时观察回肠末端黏膜形态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作病理评分.结果 各组血淀粉酶均明显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8 d后EIN组外周血内毒素为(1.50±0.18)EU/L,肠道通透性为(42.8±20.0)×10-3,明显低于EEN组[(1.98±0.20)EU/L,(67.4±23.0)×10-3]和PN组[(3.96±0.40)EU/L,(197.2±47.4)×10-3](P值均<0.05).EIN组胰腺和远隔脏器细菌数及细菌移位率亦明显低于PN组和EEN组(P<0.05);三组间胰腺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IN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绒毛形态正常率分别为(398.27±52.93)μm、(269.72±41.66)μm、(681.98±58.33)μm和79%,EEN组分别为(305.70±42.72)μm、(1 92.52±38.17)μm、(507.31±68.23)μm和47%,PN组分别为(218.32±35.81)μm、(145.76±23.34)μm、(376.20±48.23)μm和13V0,EIN组以上指标值均高于EEN组和PN组(P值均<0.05).结论 EIN能保护SAP猪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ENFT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NFTP及同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及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1、2、4周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脂、血钙水平变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营养支持4周后,ENFTP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空腹高血糖较TPN组恢复显著(P值均<0.05);ENFTP组胰周、胆道感染率、导管感染败血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PN组(P值均<0.05),此外ENFTP组能更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 ENFT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持续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四个中心SAP患者79例,分为EEN联合肠黏膜保护组(联合组,39例)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40例).在发病后72 h内分别给予等氮源、等热量EEN和TPN.联合组给予肠内营养多聚合剂、精氨酸、谷氨酰胺和肠黏膜保护药物;TPN组采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入选后第1、7、14、21天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尿液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IFABP-c)、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IFABP-t)、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和肠道菌群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两组APACHE-Ⅱ评分随住院天数增加均呈递减趋势,联合组第7天APACHE-Ⅱ评分为6.00±1.60,低于TPN组(7.08±2.34,P<0.05).第7,14,21天联合组血内毒素分别为(39.30±15.82)、(22.64±14.31)、(14.81±10.93)Eu/L,L/M比值分别为0.28±0.25、0.21±0.18和0.08±0.04,IFABP-c分别为(15.62±5.26)、(5.46±1.18)和(3.26±0.94)pg/ml,均明显低于TPN组(P值均<0.05).联合组肠道菌群结构无明显变化,而TPN组出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TPN组感染率(包括胰腺感染、腹腔感染和泌尿道、呼吸道感染)高于联合组(26.47%比3.44%,P<0.01).联合组住院费用为(25 900±14 200)元,平均住院天数为(20.0±5.7)d,均低于TPN组[(46 800±4030)元和(34.5±19.9)d,P值均<0.05)].结论 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可降低SAP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灌注,保持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易位,对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且缩短病程、节约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徐萍  娄晓丽  陈诚 《胰腺病学》2013,(6):395-398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与凋亡激活的关系.方法 将80只SD大鼠按随机表法分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假手术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DMSO组)、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体质量的方法制作ANP模型,吡格列酮组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吡格列酮40 mg/kg体质量.术后1、3、6、12 h分批处死大鼠,收集胰腺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采用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PPARγ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干预后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ANP组大鼠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胰腺组织PPARγ表达水平为2.69 ±0.46,显著高于ANP组的0.75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3h组大鼠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为8.35 ±0.95,显著高于同时点ANP组的4.37±1.22;caspase 3的活性为9.24±1.78,显著高于ANP组的5.04±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吡格列酮干预后大鼠胰腺炎症减轻,PPARγ和caspase 3表达升高,胰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旨在建立适用于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治疗的大鼠模型,为SAP肠内营养(EN)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80只SD大鼠,体重(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共20只,分6、12、24和48h4个时间点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组为5只)和ANP组(共60只,其中20只分6、12、24和48h4个时间点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组为5只;其余40只,用于观察死亡率)。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造模,比较对照组和ANP组4个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变化,以及观察胰外脏器的损伤程度,统计ANP组死亡率的情况。结果AN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淀粉酶在造模6h后就明显升高,12h后高达(8287±179)U/L,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48h下降为(3217±249)U/L。模型诱发后随着时间进展,胰腺病理损害呈渐进性进展,胰腺组织出现出血、坏死,胰外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ANP组动物第1、2、3、4、5、6和7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0/40)、7.5%(3/40)、20.0%(8/40)、35.0%(14/40)、40.0(16/40)、47.5%(19/40)和52.5%(21/40)。结论采用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可成功建立ANP动物模型,重复性好,病情呈渐进性发展,与人类SAP的自然病程类似,适用于进行SAP肠内营养治疗,以及需较长时间观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晓雷  计敏 《胰腺病学》2007,7(6):366-368
目的观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SAP肠黏膜损伤治疗和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7d,检测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血浆DAO水平为(4.35±0.91)U/ml,较对照组的(5.45±2.19)U/ml明显下降(P<0.05);D-乳酸为(10.41±5.36)mg/L,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2.05)mg/L(P<0.05);治疗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总数达(5.98±1.63)In/g和(7.23±1.94)In/g,较治疗前的(3.76±1.67)In/g和(3.91±1.82)In/g明显增加(P<0.05),肠道菌群比例接近正常,而对照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菌群紊乱。结论微生态肠内营养具有减轻SAP肠黏膜损伤、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