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反复尿路感染患儿用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泌尿系B超检查阳性病变为30%,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证实膀胱输尿管反流(UVR)为43.3%,^99mTC-DMSA发现VUR患儿的肾皮质疤痕为83.3%。MUC 是确诊VUR及其分级的可靠方法,^99mTC-DMSA是诊断反流性肾皮质疤痕形成及其危险程度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返流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例确诊为返流性肾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返流性肾病在CT表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输尿管返流。结论:CT检查时诊断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返流性肾病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岁以下婴幼儿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年来的UTI住院患儿307例,其中≤2岁174例,>2岁133例,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C-反应蛋白、中段尿培养等检查,行肾脏和尿路超声(USG)、99锝-二巯基丁二钠肾静态显像(DMSA)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VUR发病情况,并对≤2岁伴有VUR的患儿行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UTI住院患儿中以≤2岁的婴幼儿多见,占56.7%,男女比例为1.56:1,合并VUR 29例,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及VUR发生率与>2岁UTI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岁婴幼儿UTI中DMSA检查阳性76例,阳性率达50.8%,肾瘢痕11例,其中81.8%伴VUR.结论:≤2岁婴幼儿UTI以上尿路感染多见,症状不典型,常伴发VUR,伴发者易发生反复尿路感染,易形成肾瘢痕.影像学检查及定期随访是UTI进行早期规范治疗,防止肾损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截止到2015年5月).评价文献质量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Jadad记分法,并用RevManS.1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比较预防性抗生素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预防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的主要指标: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次要指标:新肾脏瘢痕发生率.结果 8项随机对照试验(抗生素组828例,对照组811例)纳入Meta分析,所有纳入文献均被评为A级质量.分析显示: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RR =0.69,95%CI:0.56~0.86,P<0.05).②对于Ⅰ~Ⅱ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 =0.57,95% CI:0.37~0.87,P<0.05),对于Ⅲ~Ⅳ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76,95% CI:0.59 ~0.96,P<0.05).③5篇对于不同干预因素下UVR患者肾脏瘢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原发性输尿管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肾脏瘢痕出现的影响无意义(RR =1,95%CI:0.61~1.64,P>0.05).结论 不论是对低等级还是高等级的反流,持续抗生素使用能有效预防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尿路感染发生,对于肾脏瘢痕的发生没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娄辉 《中外医疗》2011,30(7):100-100
目的探讨儿童膀胱尿道造影在膀胱输尿管反流中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就治的9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进行儿童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均行儿童膀胱尿道造影术,其中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40例(43.01%),男23例,女17例;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53例(56.99%);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中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5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35例。结论掌握儿童膀胱尿道造影术应用时机,采取正确、合理的检测方法,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过度检查。临床上若早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可避免形成肾疤痕,减少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了解尿路感染(UTI)患儿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发病情况,及时发现膀胱输尿管返流。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尿路感染患儿143例,按年龄分成三组,比较不同年龄组VUR的发病情况。按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分首次尿感组和反复尿感组,比较VUR发病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的UTI患儿VUR的发病率依次为36.36%、34.78%和15.09%,有显著性差异(P〈0.05)。首次尿感组和反复尿感组的VUR发病率分别为13.68%和52.6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岁以内(包括1岁)的UTI患儿中VUR的发病率显著高于5岁以上的患儿,且易形成肾疤痕,因此UTI患儿应常规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对l~5岁的UTI病人,由于仍处于肾疤痕的好发期,VUR的发病率也较高,应放宽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的指征而及早发现VUR。反复尿感的患儿根据病情和实验室检查,及时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可早期发现VUR。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尿路感染(UTI)患儿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发病情况,及时发现膀胱输尿管返流.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尿路感染患儿143例,按年龄分成三组,比较不同年龄组VUR的发病情况.按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分首次尿感组和反复尿感组,比较VUR发病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的UTI患儿VUR的发病率依次为36.36%、34.78%和15.09%,有显著性差异(P<0.05).首次尿感组和反复尿感组的VUR发病率分别为13.68%和52.6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岁以内(包括1岁)的UTI患儿中VUR的发病率显著高于5岁以上的患儿,且易形成肾疤痕,因此UTI患儿应常规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对1~5岁的UTI病人,由于仍处于肾疤痕的好发期,VUR的发病率也较高,应放宽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的指征而及早发现VUR.反复尿感的患儿根据病情和实验室检查,及时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可早期发现VU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试验选择46例临床可疑VUR患儿,应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pulsed sequence, CPS),经膀胱腔注入SonoVue造影剂后,实时观察造影剂微泡在反流病例中尿路的流动过程,分析评价反流程度,并与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技术(voiding cystoureterogram ,VCUG)进行对照.结果 46例患儿CEUS检出VUR 19例33支输尿管反流,VCUG检出17例30支输尿管反流.CEUS对VUR检出准确率为94.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93.5%.两种检查方法对VUR的分级评价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3).结论 CEUS对VUR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与VCUG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小儿VUR的诊断、筛查及随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114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患儿接受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导尿管置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尿路感染、皮下气肿以及穿刺口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8.07%(P0.05)。结论对于患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临床予以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手术创伤小,患儿容易恢复,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开放与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8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气膀胱组和开放组,每组40例,气膀胱组接受气膀胱腹腔镜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开放组患儿接受开放式膀胱输尿管再植术.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气膀胱组患儿的手术切口较开放组明显较小,气膀胱组患儿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比较两组患儿手术进行的时间发现气膀胱组患儿手术时间较开放组明显延长;气膀胱组患儿术后导尿管滞留、术后血尿、禁食、使用抗生素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开放组比较明显较短;两组患儿术后输尿管直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仅开放组发生3例漏尿患儿.结论 :气膀胱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尿液反流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儿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和CT检查,其中10例另行逆行肾盂造影(RP),13例行MR检查。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表现为7例患侧肾不显影,14例显示肾积水和输尿管梗阻。B超显示21例肾积水,18例输尿管占位病变。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增粗、充盈缺损及梗阻。CT表现为局限性输尿管软组织肿块或输尿管管壁增厚或充盈缺损。MR检查均发现肿瘤。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告40例儿童64例成人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作静脉尿路造影(IVU)和排原则膀胱尿道造影的检查结果。儿童组的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发现率66.2%(53/80个肾),有肾损害病例(46个肾)全部有VUR。成人组的VUR发现率25%(32/128个肾),有肾损害病例70%(28/40个肾)。肾损害的IVU表现可分为单或多灶性肾瘢痕、弥漫性肾损害伴肾盂积水及弥漫性重度萎缩肾或小肾3种形式。讨论了返流性肾病(RN)的诊断标准结合实验性动物模型对VUR与肾损害的关系及RN的病理特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患儿的临床转归和影像学特征。研究设计:笔者对497例在胎儿期患有肾盂扩张症婴儿中的43例患有原发性VUR患儿进行了前瞻性随访。对这些患儿在生后的第5天和第1、3、6、12和24个月分别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当患儿持续存在VUR时,在新生儿期、12个月和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性别、临床症状、血白细胞计数、血CRP、尿白细胞计数、尿培养与泌尿系超声显示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相关性,探讨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新世纪妇儿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泌尿系感染并进行泌尿系超声的婴儿患者57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与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儿泌尿系感染发病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临床以全身症状为主,发热有时是唯一症状.泌尿系超声显示膀胱输尿管反流及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两组中,患儿性别、发热情况、血白细胞计数、尿白细胞计数、尿培养均无明显差异;膀胱输尿管反流组CRP增高者16例(80.0%)高于非膀胱输尿管反流组[8例(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诊泌尿系感染患儿如CRP增高建议积极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以期尽早发现膀胱肾输尿管反流.  相似文献   

16.
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输尿管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体会。结果 术前采用B超、CT、IVU、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等多种检查诊断输尿管肿瘤19例(75%),该组25例均经病检确诊为移行细胞癌。结论 术前需多项检查,综合判断,不能互代;要重视输尿管肿瘤的间接征象-肾积水的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改良L ich-G 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用改良L ich-G 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返流Ⅱ级2侧,Ⅲ级10侧,Ⅳ级10侧,Ⅴ级3侧。结果经术后4~12个月随访,VCUG显示17例患儿24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Ⅴ级返流术后转变为Ⅰ级。术后所有患儿未发现尿潴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情况。术后住院6~7 d。结论改良L ich-G 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改良Lich-G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返流Ⅱ级2侧,Ⅲ级10侧,Ⅳ级10侧,V级3侧.结果 经术后4~12个月随访,VCUG显示17例患儿24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V级返流术后转变为Ⅰ级.术后所有患儿未发现尿潴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情况.术后住院6~7 d.结论 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输尿管癌较少见,约占全部泌尿系肿瘤的4.4%[1],其中大多为移行细胞癌.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89年至1997年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Lich-Gregoir法在治疗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的原发性VUR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4~12个月,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显示19例患儿27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Ⅴ度返流术后转变为Ⅰ度。术后未发现尿储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术后平均住院8~9d。结论改良的Lich-G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