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观察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循环胸腔热灌注术中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比较。方法:选择104例行循环胸腔热灌注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与气管插管组(T组)。动脉血气分析,分别测量麻醉前(T0)、诱导5 min(T1)、灌注开始后15 min(T2)、30 min(T3)、60 min(T4)、麻醉苏醒30 min后(T5)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1)、3 min(T2)及灌注开始后15min(T3)、60 min(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5)、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6)、3 min(T7)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30 min(T8)的MAP、HR、TEMP、SpO2、BIS值和CVP测定值。记录麻醉苏醒时间Tr。观察术后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反流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T组T1、T2、T6、T7时的MAP及HR明显高于L组(P<0.05),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躁动、呛咳、咽痛的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结论:喉罩可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使围术期心血管系统更平稳,麻醉复苏时间更快,更适合于短时间内接受多次胸腔循环热灌注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氯胺酮联合应用非气管插管超浅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斜视患儿62例,年龄2~11岁,其中男22例,女40例.体重10~36kg.患儿术前用药安定0.2mg/kg,东莨菪碱0.01mg/kg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氯胺酮2mg/kg iv,面罩吸氧,术中麻醉维持异丙酚0.15mg/kg/min,微泵输注药液.如遇麻醉太浅间断追加氯胺酮1~2mg/kg iv.术中密切监测ECG、HR、SPO2、BP.结果:62例患儿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2例肥胖患儿用药后出现舌根后坠,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托起下颌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其余60例术中ECG、HR、SPO2、BP均正常,62例患儿术毕5~30min清醒.结论:异丙酚与氯胺酮联合应用非气管插管超浅全麻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可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苏醒迅速,但术中应严密监测,防止缺氧.  相似文献   

3.
范卫英 《西部医学》2010,22(12):2302-230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腹腔镜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静脉用药选择咪唑安定、异丙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3分钟、气腹后5分钟、拔管后的HR、MAP、SpO2、ETC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结果与诱导前相比大多数患者诱导后有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1),但气管插管后3 min后心率血压多能恢复正常,气腹后5分钟HR、SBP、DBP较麻醉前升高(P〈0.01)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拔管前、拔管后BP、HR、SpO2无明显波动。ETCO2在气腹后5分钟明显升高(P〈0.01)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手术结束后5 min内大多能初步清醒。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非气管插管全麻的适应症。方法通过对工作中遇到的2例病例的处理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2例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都转危为安,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进一步归纳明确了小儿非气管插管全麻的适应症,对工作中处理小儿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超锋  王模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86-1787
目的比较胸腔灌注化疗与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郏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胸腔灌注化疗,给予B组患者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胸腔积液总蛋白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26/28)]较A组[71.43%(20/2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和总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B组CRP和总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4/28)]低于A组[39.29%(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较单一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的效果更好,患者的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6.
万可松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江  迟淑娟  刘伟 《黑龙江医学》2003,27(10):735-736
目的 评价万可松、琥珀酰胆碱作为气管插管用药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Ⅰ组用万可松诱导插管 ,Ⅱ组用琥珀酰胆碱诱导插管 ,观察 2组插管时间、插管前及插管后 1、3、5min的血压、心率变化 ,评定 2组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万可松气管插管时间稍长于琥珀酰胆碱 ,诱导插管后对心血管的影响明显低于琥珀酰胆碱 (P <0 .0 5 ) ,对气管插管条件评定优良率与琥珀酰胆碱均为 10 0 %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万可松无琥珀酰胆碱的不良反应 ,可作为气管插管时的肌松用药 ,更适用于高血压、高颅内压、高眼压、高胃压和高血钾的患者诱导插管用药。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非气管插管异丙酚与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乳腺手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 ,有时会遇到不同原因所致的气管插管困难病例 ,给麻醉医师造成较大压力。喉罩应用于临床以来 ,许多全麻插管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我科2001年6月至2002年1月对15例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采用了喉罩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喉罩组15例 ,其中男10例 ,女5例 ;ASAⅠ~Ⅱ级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1.3±4.97)岁 ;平均体重 (58.65±3.34)kg;无张口困难及颈椎活动受限情况 ,其中3例术前合并有高血压 ;喉头视野分级 [1]均为4级 ;手术种类为胆囊切除术7例 ,直肠癌根治术2例 ,胆肠内引流术2例 ,乳腺癌根治术2例 ,胃大部…  相似文献   

10.
喉罩和气管插管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国  肖军 《河北医学》2008,14(5):560-56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烧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烧伤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成喉罩(LMA)组和气管插管(TT)组,采取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SPO2、PETC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MA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MAP的变化较T组小(P<0.05和P<0.01),两组的SPO2、PETC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LMA组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的并发症少于TT组(P<0.01)。结论:喉罩用于烧伤手术麻醉,置入方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年龄18~64岁,以芬太尼2μg/kg或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静脉诱导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异丙酚4mg/(kg·h)(P4)组、异丙酚6mg/(kg·h)(P6)组、异丙酚8mg/(kg·h)(P8)组和异丙酚4mg/(kg·h)+瑞芬太尼5μg/(kg·h)(R)组,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循环、呼吸(MAP、DBP、SBP、HR、ECG、RR和SPO2)改变及盲探气管插管的第1次成功率;记录插管过程中知晓发生率和后鼻孔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各组循环稳定,但P8、R组插管时循环变化较小,R组插管时部分患者HR较慢;各组呼吸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但P8、R组最明显,R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吸氧后各组SPO2均能维持正常;P8、R组盲探气管插管的第1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更安全、可靠,诱导后异丙酚维持量以8mg/(kg·h)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胸腔内高温灌注化学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999年2月~2006年3月,我们对7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行胸膜活检术,并用人工心肺机恒温43℃生理盐水3000ml加顺铂300mg灌注1h;对照组予以胸腔引流,胸腔内灌注顺铂60~9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胸水量的变化、胸水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K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5,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水中CEA、CYFRA21-1、NSE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76,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胸腔内高温灌注化学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效果可靠,创伤小、视野大,能直视下分离粘连,并准确对胸膜病变活检,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行肠、胃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全凭静脉组和吸入组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和MMSE分值等。结果:与吸入组相比,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60 min MMSE评分较低,吸入组患者术后60、180、360 min MMSE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相比,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60、180、360 min MMSE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更好地保护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中产生的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以及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导管时间、离开麻醉室时间和VAS。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且插管后HR、SBP及DBP均显著高于诱导后;观察组插管后、手术开始时及术后1h的HR、SBP及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导管时间及离开麻醉室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能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且起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其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泽军  陈敦敏 《重庆医学》1998,27(4):227-229
研究比较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高颅内压患者的麻醉诱导,并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维持麻醉,对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心率(HR)的影响。26例ASAI~Ⅱ级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依次序为异丙酚组(P组,n=10),咪唑安定组(M组,n=16)。结果表明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诱导中都有一过性循环功能抑制,但能维持脑的自身调节功能,有明显降低颅内压作用(P〉0.05或P〈0.01)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术后早期胸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限型6例,弥漫型4例。2例行探查活检术,8例行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6例,姑息性手术2例)。手术后早期进行胸腔热灌注治疗,术后按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结果:3例因肿瘤广泛侵袭及转移化疗无效,于术后3个月内死亡。7例术后存活大于3个月,其中3例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第6个月、第13个月、第15个月。术后第6个月、第13个月复发患者未行再次手术治疗,于化疗后2个月死亡。术后第15个月复发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于化疗后6个月死亡。其余4例长期存活。结论:术后早期胸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实验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巴马小型猪10头,平均分成2组,分别进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其进行麻醉监测。结果两组实验猪的数量、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氟醚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与基础值相比,各组实验猪在麻醉后HR值均明显升高(P>0.01),MAP值降低明显(P>0.01);但各组间及组内SPO2和PH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根据手术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情况适当调整丙泊酚泵入量;而异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适合情况复杂且时间较长的手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大鼠建立温热灌注模型,研究了(42±1)℃、1h温热生理盐水腹腔持续灌注对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腹腔内器官的影响。结果发现温热灌注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短暂上升,2周时恢复正常。术后2周内可见脾小体普遍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宽。腹腔内无明显粘连。肝、肾无肉眼可见病变。术后1d时血浆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2周内恢复。白蛋白术后下降较快。术后1d时镜下见肝浅层细胞胞浆疏松化,5d时正常。2(2/10)例术后1d时肠粘膜糜烂,2周可恢复。结果表明(42±1)℃、1h腹腔温热灌注可增强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对术后早期抗肿瘤免疫可产生有利影响。同时对大鼠腹内器官损伤作用轻微。易受热损伤的器官为肠粘膜及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