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正>以往对电烧伤缺乏深入了解,在创面处理上一味地保守等待观察,延误时机,不仅截肢率高达50%一71.4%,而且晚期功能恢复差~(J),,本院自1981年11月~1996年11月15年间共选择地对61例电烧伤进行8l例次皮瓣修复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1例中,男55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年龄26.5岁。高压电烧伤51例,低压电烧伤10例。共施行81例次皮瓣手术,其中1981年11月~1991年11月10年间只有21例,行27例次皮瓣手术,而1991年11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的皮瓣肌皮瓣的临床修复效果,为更好地治疗严重烧伤患者以及他们的预后提供基础。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0月接收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给予维持生命体征和抗生素治疗后,于伤后3~7d进行皮瓣肌皮瓣修复,统计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情况。结果所有78例严重烧伤患者在维持生命体征加抗生素后施行皮瓣肌皮瓣修复后康复情况良好,平均住院天数较少为30d,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创伤面施行皮瓣肌皮瓣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手术中应先选择邻近后远位或游离皮瓣移植,同时还要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深度烧伤创面行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患者采用术前做好术区和病室准备、姿势练习、消除患者顾虑和紧张心理;术后给予细致护理,根据皮瓣修复的部位确定卧位姿势,以保证皮瓣及其蒂部不致受压或牵拉;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皮瓣温度、颜色、弹性和肿胀程度。结果:166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一期创面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而出院,肢体功能回复良好。结论: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皮瓣移植修复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率,较早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骨、肌腱等重要组织外露的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往往需要皮瓣或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当烧伤创面周围或远位供区同时存在烧伤创面时,修复更为困难。自2001年10月起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3例手、足及面部深度烧伤引起的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皮瓣全部成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3例,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32岁。修复手、足及面部皮肤缺损各1例,皮瓣最大面积为21cm×14cm,平均为18cm×8cm。皮瓣含1支皮动脉者2例,含2支皮动脉者1例,3例均为肌皮动脉。皮瓣动脉吻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桡动脉… 相似文献
6.
7.
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深部烧伤创面刘帅明李津军丁宝财李辉建鞍钢铁西医院烧伤科(114012)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我们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由于电击伤、热轧伤引起的足、小腿深部烧伤创面,手术全部成功,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1988年1月~1989年3月应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部外伤皮肤大块缺损,深部肌腱、骨关节外露患者共6例。手术均获成功。经临床1a以上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16~51岁。均因外伤造成手部皮肤缺损,肌腱、骨关节外露而行急诊手术。皮肤缺损最大面积为9cm×6cm。 相似文献
9.
臂内侧筋膜皮瓣修复肘部深度电烧伤创面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男,14岁,因攀爬电杆掏鸟蛋时右肘部触及10 kV电线,造成四肢皮肤烧伤,在外院治疗反复换药,创面经久不愈于伤后45 d入我科治疗.入院时见右肘后皮肤全层组织缺损,创面呈火山口样,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基底肱、尺骨外露,右肘关节腔开放,创面大小为5 cm×3 cm.1·2治疗患者入院后用0·1%苯扎溴铵反复冲洗创面去除脓性分泌物并湿敷创面3 d;在硬膜外麻醉下沿创周切除不良肉芽组织,创面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0·1%醋酸洗必泰液湿敷.设计右侧臂内侧带尺侧返动脉后支筋膜皮瓣(6 cm×4 cm,)修复创面.供瓣区游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肢体电烧伤深度创面的方法 .方法 :应用前臂和小腿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肢体电烧伤患者 10例 ,11个皮瓣 .其中前臂远端蒂筋膜皮瓣 5个 ,小腿远端蒂筋膜皮瓣 6个 ,皮瓣面积最小 6cm× 3cm ,最大 16cm× 7cm (包括蒂长 ) .筋膜蒂宽 2~ 3cm ,长 3~ 8cm不等 .皮瓣长宽比为 2~ 3 5∶1,最大旋转弧度为 180° .结果 :临床应用 11个皮瓣 ,全部成活 8个 ,随访 0 5~ 2a ,外形和功能较为满意 ;3个皮瓣皮肤发生部分或全部坏死 .结论 :远端蒂筋膜皮瓣是修复肢体电烧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李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2):88-88,90
目的 :较好地修复手、腕部深度烧伤创面 ,保留患肢功能。方法 :在 10例患者中 ,利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腰部轴型皮瓣 ,转移修复手、腕部深度烧伤清创后创面。结果 :10例全部成活 ,随访 7例 6月~ 2年 ,皮瓣外观较好 ,无明显回缩 ,患肢功能恢复好。结论 :此皮瓣较适用于修复手、腕部深度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逆行皮瓣术式的可行性及其对拇趾背侧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10年6月,笔者对6例拇趾背侧烧伤的患者,应用第一跖背逆行皮瓣进行修复。对于第一跖背血管为Gilbert Ⅰ或Ⅱ型的患者,形成靠第一跖背血管远端及其于跖趾关节附近.发出的较大皮支和腓深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共同营养的第一跖背逆行皮瓣;对于第一跖背血管为GilbertⅢ型者,形成仅靠腓深神经皮支及其营养血管营养的第一跖背逆行皮瓣。皮瓣面积为4cm×3cm~5cm×4cm,供瓣区移植皮片修复。结果本组移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次性愈合。4例患者获得1个月-1年的随访,皮瓣色泽、质地较好,拇趾背侧和供瓣区的外形及功能较满意。结论本术式降低了分离难度,还大大降低了对第一跖背血管和第一骨间背侧肌的破坏程度,且可避免遇到Gilbert Ⅲ型血管时放弃手术的缺憾,从而扩大了皮瓣的应用范围,是修复拇趾背侧烧伤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1981年以来,应用筋膜皮瓣修复功能部位晚期烧伤瘢痕挛缩畸形48例,共57个皮瓣,最大面积为362cm~2,长宽比例在2.5~5:1之间,其中在瘢痕区取瓣24例次,术后获满意效果。该方法设计灵活,手术操作简单,远较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难度小,效果可靠,且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并对筋膜皮瓣的血供特点、分类,设计原则和手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谢卫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1)
1987年以来对17例烧伤患者行18例次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术,取得良好效果。岛状肌皮瓣移位术简单安全,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很适合于一期修复电击伤等造成的局限性深度烧伤创面。认为手术应在伤后尽早进行以减少间生态组织的继发性坏死,提高创面一期愈合率。术中应尽量保存受累的神经、肌健、骨骼等以挽救功能并为必要的二期重建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背部超长斜方肌筋膜皮瓣修复颈部烧伤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以颈横动脉主干及其降支为蒂,仅带少量斜方肌组织的筋膜皮瓣,其长宽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斜方肌皮瓣,并同样具有背部皮瓣供区隐蔽,能直接缝合的优点,特别适合修复晚期烧伤颈前瘢痕挛缩,且有形成大型超长游离皮瓣的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