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梁基源  梁德  黄张攀 《新中医》2008,40(4):79-79
目的:观察针刺补肾调冲法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刺治疗(针刺处方: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血海、肾俞、命门);对照组32例,口服克罗米芬50mg,每天1次.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9.4%,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促排卵,并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无副作用、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针治疗遗尿11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198 8年以来 ,运用穴位埋针治疗遗尿 114例 ,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114例中 ,男 72例 ,女 4 2例。年龄最大 18岁 ,最小 5岁。治疗方法1.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 (双 )与肾俞 (双 )、命门、列缺 (双 ) ,两组交替 ,久病者另加长强穴。2 .操作穴位消毒后 ,用皮内针与皮肤表面呈 15°角刺入 ,以不痛、无不适感为宜。然后 ,用胶布覆盖固定 ,留置 5 d~ 7d换1次。 5次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1.疗效标准治愈 观察 3个月 ,遗尿完全停止。显效 观察 3个月 ,基本控制 ,偶尔遗尿。好转 遗尿次数明显减少 ,或间隔时间延长。无效 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  相似文献   

3.
吕斌 《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0):34-34
典型病例陈× ,男 ,2 3岁 ,汉族 ,某部战士 ,2 0 0 1年 1 0月 2 1日就诊 ,述于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滑精现象 ,当时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无效 ,半年后复又出现阳具不能勃起现象 ,近 1 6天来 ,每晚都有滑精现象。现症状 ,精神较差 ,面色萎黄 ,舌质红 ,苔黑糙 ,脉细数 ,纳差 ,小便并阴囊处有下坠感 ,诊断为滑精。逐选用命门五穴 (命门、志室、肾俞 ) ,关元透曲骨 ,使针感传至阴囊部另配三阴交、命门五穴使捻转补法 ,三阴交、关元使捻转泻法 ,每日 1次 ,每次留针 30分钟 ,1 0分钟行针一次。中药治疗 :锻龙骨、牡蛎、半夏各 1 5克 ;萆艹解 、…  相似文献   

4.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阳痿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 ,常令患者苦恼不堪。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本病 6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9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6个月 ;惊恐伤肾型 19例 ,湿热下注型 16例 ,心脾损伤型 19例 ,命门火衰型 15例。2 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 :针刺时选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等穴。命门火衰者配太溪、心俞穴 ;心脾受损者配厥阴俞、脾俞穴 ;恐惧伤肾者配心俞、大陵穴 ;湿热下注者配间使、胆俞穴。治疗时均采用补法 ,待进针得…  相似文献   

5.
针灸足三里治疗阳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阳萎,贯以补命门、壮肾阳之法,取任、督及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如命门、肾俞、中极、关元等。而笔者取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治疗阳萎,获效颇佳。现略述于下,供同道参考.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例,24~35岁6例;35~40岁5例;40岁以上1例.病程1个月至半年5例;半年至1年4例;1年以上3例。治疗方法主穴:足三里。配穴及其方法:脾肾阳虚者配三阴交、肾俞等,用隔姜灸(以老姜为佳)3~7壮灸之皮肤潮红为度。湿热下注所致者,配阴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遗尿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民 《河南中医》2001,21(2):60-60
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用针刺方法治疗虽有较好的疗效 ,但需多次针刺治疗 ,患儿不愿接受 ,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自 1989年以来 ,我们采用穴位埋线疗法配合灸法治疗37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7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1例 ,女 16例 ;年龄最大者 2 4岁 ,最小 8岁 ;病程最长 16a ,最短 1a。诊断标准 :年龄满 3岁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 ,在睡眠中不能自行控制排尿者 ,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2 治疗方法穴位埋线及灸法选穴 :中极、关元、肾俞、命门、膀胱俞、三阴交、至阴等穴。操作方法 :让病人俯卧位 ,取肾俞透命门、…  相似文献   

7.
病案1.林××,男,32岁。1年前阳事不举,时有滑精,腰膝酸软,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曾服中西药未见其效,舌质淡,苔滑,脉细。诊断为阳痿。肾精亏虚,命门火衰,治以温补肾精,选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命门、气海。治疗前令病人排空小便,使用75mm毫针,针刺关元得气后以20°斜透中极,用补法使穴位有酸、麻、胀感并向阴部放射,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2次。针刺后隔姜灸关元、命门或心俞、肾俞,艾炷如绿豆大小,每穴5~7炷,经3个疗程30次治疗,患者功能恢  相似文献   

8.
<正>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频繁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1]。近年来,针灸、药灸、推拿、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经皮给药等治疗遗尿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1针灸李伟洪[2]针灸取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肺脾气虚型加足三里、气海、脾俞、肺俞,肾阳不足型加太溪、命门,兼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者加神门。关元、气海、中极、肾俞、命门、膀胱俞用温针灸,每次灸2壮,5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64例、痊愈5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田建军[3]取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为主穴。湿热下注者加期门、阴陵泉,肾气不足者加肾俞、太溪,脾肺气虚者加太渊、足  相似文献   

9.
本组22例,男19例,女3例,一岁者5例,2—3岁者15例,4—5岁者2例;单侧下肢瘫痪者14例,双侧下肢瘫痪者5例(1例伴有腰瘫痪),一侧上下肢同时瘫痪者2例(其中1例伴有面瘫),一侧上肢瘫痪者1例;绝大多数是出现瘫痪症状后三个月之内的患儿,一般无明显肢体肌肉痿缩,或者只有轻微的肌肉痿缩,病程在六个月以上的患儿仅一例。一、治疗方法:针刺治疗:根据瘫痪部位,主要分成两组。上肢(1)组穴:肩髃,肩髎、曲池、合谷。(2)组穴:颈夹脊5—7、臂臑、外关、中渚。下肢 (1)组穴:命门、腰阳关、肾俞、环跳、中渎、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2)组穴:腰夹脊2—5、风市上二寸(经验穴)、伏兔、足三里、三阴交。以上诸穴,皆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每天针一组穴,交替进行,10—15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5—7天,再行下一疗程。当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可视肢体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 ,好发于中青年妇女 ,主要表现尿频、尿急 ,少腹胀满 ,下坠不适 ,排尿不尽等症状 ,多次小便常规化验或小便细菌培养均无明显异常 ,经抗菌等治疗无效。1 临床资料   45例均系门诊病例 ,年龄在 2 0~ 40岁者 1 2例 ;40~ 6 0岁者 2 7例 ;6 0年以上者 6例 ;平均年龄 46岁。病程 3个月以内 9例 ;3~ 6个月 1 8例 ;6个月以上 2 1例。辨证分型 :属肾气不足型 2 4例 ;命门火衰型 6例 ;肝郁气滞型 6例 ;湿热下注型 9例。2 治疗方法2 .1 基本穴组 仰卧位常规针刺百会、列缺(双 ) 、三阴交(双 ) ,2 0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每周连续治疗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阿是穴、腰部夹脊穴、腰阳关、肾俞、命门、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飞扬、太冲等穴),1 d 1次,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改为2 d 1次。两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5~7 d,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9例,未愈9例,有效率为64.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可加速疾病的痊愈,增强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笔者 2 0 0 2年于本院肠道门诊用针刺治疗非感染性腹泻 36例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5 3岁 ;病程最短 2小时 ,最长近 2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每日大便 2次以上 ,大便稀溏或呈水样 ;(2 )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均未见异常。2 治疗方法主穴取足三里、天枢、大肠俞 ;配穴 :脾胃虚寒型加脾俞、胃俞、百会、气海 ;脾肾阳虚型加关元、脾俞、肾俞、命门 ;肝郁脾虚型加内关、太冲、公孙 ;湿热蕴结型加阴陵泉、三阴交、尺泽。操作 :脾胃虚寒、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温阳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患者分为温阳灸法组和针刺组,温阳灸法组取穴:神阙、关元、肾俞(双侧)、命门、腰阳关,每穴温和灸30min。针刺组取穴:夹脊、脊中、腰俞、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采用毫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为每天1次,5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并进行VAS评分及JOA评分,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①两组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VAS评分和JO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温阳灸法组愈显率68.57%,针刺组愈显率57.14%,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温阳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其疗效与针刺法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温阳灸法具有无痛、易操作的特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热敏灸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3例).对照组口服阿伦膦酸钠与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命门、腰阳关、关元、肾俞、足三里穴区探寻热敏腧穴行热敏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8周...  相似文献   

15.
药物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眼底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明英  闫俊 《陕西中医》2002,23(12):1119-1120
目的 :观察药物学位注射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0例 70只眼常见病进行眼穴注射 (四白、球后、承泣等 ) ,肢体注射 (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 ,背穴注射 (肝俞、肾俞 )药物穴位治疗。结果 :经过 2 5d-6 0 d的治疗 ,6 0例 70只眼的总有效率达 81 .46 %。提示 :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有效率高 ,无明显并发症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神法治疗阳萎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哲 《河北中医》1991,13(5):32-32
1987年以来,笔者在针灸门诊采用针刺治神法治疗阳萎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6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本组病例均经过中西医治疗。其中42例接受过针灸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主穴:关元、中极(或曲骨)、大赫、肾俞、命门、次髎、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穴:肝郁不舒配太冲、行间;神经衰弱配内关、神门、百会。 2.2 方法使用2寸长毫针,仰卧刺关元、中极(或曲骨)、大赫,针尖向会阴方向刺入,使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传于阴茎、龟头部;俯卧刺次髎、肾俞、命门。针刺次髎以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针刺。取人中、阿是穴、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委中、昆仑、阳陵泉,人中斜向上刺,委中、命门、大肠俞、肾俞等直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min,1次/d,每5d休息1d。治疗组60例低频电针。取穴与行针手法同对照组,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2Hz疏密波。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67%;对照组临床痊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低频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 取穴:关元、命门、脾俞(双)、肾俞(双)、大肠俞(双)。腹痛加天枢(双),食欲不振加中脘、足三里(双)。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或俯卧位。医者取艾条一支,点燃后按上面顺序在每穴温和灸之,每穴约灸1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疗程。治疗效果:12例中,治愈10例,有效2例。木方亦可用于因肾虚所致小儿遗尿、脱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阳痿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门诊患者按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肾宝合剂,10~20m L/次,3次/d,口服。治疗组44例温针灸+穴位贴敷,温针灸:肾俞、命门、关元、气海、神阙、三阴交、商阳、太溪、筑宾,取1.5寸以上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艾团,取约2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无论艾团、艾条均应距皮肤2~3cm),从下端点燃施灸;贴敷药膏(小茴香、炮干姜、蜂房、五倍子、白芷,共研细末,加食盐少许,用蜂蜜或蛋清调为稀糊状):取肾俞、命门、关元、气海、三阴交、太溪、涌泉,用透皮贴外敷于相应穴位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IIEF-5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21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IIEF-5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阳痿,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张金喜 《陕西中医》2010,31(12):1654-165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痿患者49例,两组腧穴(1组:太溪、神门、合谷、太冲、关元、中极;2组:后溪、申脉、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次髎)交替使用,1d1组,留针30min,每周针刺5次,10次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与病情轻重、患病年龄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为93.3%;IIEF-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经穴交替针刺治疗阳痿有温肾壮阳,疏通经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