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置管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9月普外科急性胆囊炎就诊患者5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胆囊置管引流+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例22例,对照组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例32例.结果 随访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白细胞计数、并发...  相似文献   

2.
刘粹新  张天成 《人民军医》2011,(11):988-98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脑梗死9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老年高血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组(观察组)和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各49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脑梗死初发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软斑、混合斑及硬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初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更加严重,2型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3例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根据腹腔镜手术中实际难度评分将其分为困难组48例,容易组35例,比较两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0例出现胆囊周围粘连情况,胆囊三角、胆囊底以及周围组织无空隙。困难组胆囊容积、胆囊壁厚度以及结石大小均明显大于容易组,胆囊壁血流信号丰富例数、胆囊内透声差例数、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例数以及胆囊周围粘连例数均多于容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检查,可直观显示胆囊及其腔内回声情况。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 CT影像特征,提高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急性胆囊炎(包括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3例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36例)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49 例均行MSCT全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计算和比较各CT征象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组的胆囊最大横径、胆囊壁厚度、胆汁CT值、胆囊结石、胆囊周围炎及邻近肝实质强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胆囊壁和/或胆囊腔内积气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的发生率高于非坏疽性胆囊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具有典型的CT影像表现,常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虽然术前诊断较困难,但仍然有特征性表现。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胆囊壁和/或胆囊腔内积气(有或无胆囊周围积气)可作为鉴别急性坏疽性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5.
郭强  杨龙江  靳巍 《西南军医》2009,11(3):437-43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1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中,结石性胆囊炎7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胆囊切除4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和)取石、T管引流9例,胆囊造瘘4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重要脏器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治疗化脓性胆囊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甲硝唑冲洗、敏感抗生素注入并保留治疗化脓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抽脓、甲硝唑反复冲洗,最后注入并保留敏感抗生素,1次/2 d,连续1~3次。另对30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作为对照组(只用甲硝唑冲洗)。结果:两组各30例均穿刺成功。治疗后两组腹痛24 h内明显减轻、体温48 h内降至正常、血白细胞一周降至正常范围、3~4周B超复查胆囊正常、单纯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及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治疗组28,29,30,19,10,1,26,0例;对照组23,22,23,10,18,3,20,8例,其中并发症8例中局部皮肤感染2例,引流管脱落4例,引流管堵塞1例,胆漏1例。两组病程分别为治疗组8.4±2.25 d,对照组15.6±5.82 d。经统计学处理,除腹痛24 h内明显减轻及3~4周B超复查胆囊萎缩两项指标外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甲硝唑冲洗、敏感抗生素注入并保留治疗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评估点剪切波弹性成像(p SWE)在传统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中的附加价值。方法对216例临床疑似急性胆囊炎的病人分别行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p SWE检查。对胆囊行形态学和附壁血管评价并对肝右叶行平均剪切波速度(SWV)评价。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回顾了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p SWE的研究结果。结果与85例对照组相比,91例急性胆囊炎组肝右叶距胆囊2 cm范围内的平均SWV值(m/s)显著升高(1.56∶1.03,1.39∶1.04,P0.000 1),临界值为1.29或1.16。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2位研究者观测到附加的对p SWE影像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操作特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2年2月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18例,胆囊造瘘术8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12例,治疗的3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8.9%、12.5%和11.1%、12.5%;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均为0。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情况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高,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 MSCT 影像特征。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坏疽性胆囊炎(A 组)及20例单纯性胆囊炎(B 组)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64层 MSCT 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采用 MPR 及 MIP 后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 MSCT 影像特征。结果:A 组胆囊最大横径(4.43±0.88)cm 大于 B 组(3.04±0.66)cm,P =0.000。A 组胆囊壁水肿,其厚度(0.37±0.10)cm大于 B 组(0.28±0.09)cm(P =0.005);A 组24例(86%)胆囊壁广泛/灶状模糊。A 组胆囊壁呈不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3例(82%),中度强化5例(18%);B 组胆囊壁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例(10%),中度强化15例(75%),重度强化3例(15%),两组强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A 组中13例(76%)清晰显示胆囊动脉并狭窄、闭塞;B 组3例(16%)显示胆囊动脉轻度狭窄。以胆囊最大横径≥4.40 cm、胆囊壁厚≥0.32 cm、胆囊动脉单支及多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为79%。A 组中26例(93%)合并胆囊结石,12例(43%)合并胆囊周围脓肿,16例(58%)合并腹膜炎;B 组中18例(90%)合并胆囊结石。结论:胆囊显著增大,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并合并胆囊周围脓肿、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影像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征象。  相似文献   

12.
郭志刚 《西南军医》2017,(5):448-4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住院所用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48%);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指标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在声像图上的表现。材料和方法:采用连续样本和盲法对150例病程<10年(观察组1),150病例≥10年(观察组2)和150例非糖尿病老人(对照组)的胰腺进行了超声测量、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胰头、胰颈、胰体前后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胰腺腺体呈高回声在观察组1和观察组2分别为82.67%、83.33%,与对照组相比P<0.01;对照组呈等回声者占42.00%,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相比P<0.001。结论:B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腺检查可作为临床辅助检查较为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术前预测急性胆囊炎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复阅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的3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前超声特征,统计分析腹腔镜中转开腹胆囊切除和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超声特征分布。结果本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率为24%(85/354)。腹腔镜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患者中最常见的超声特征包括胆周明显渗出占32.9%,胆囊三角结构辨认困难占40%,胆囊壁厚超过5 mm占31.8%,严重的胆囊失形占21.2%。另外急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d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超过50%需要中转,中转率是持续时间较短患者的5倍多。腹腔镜中转开腹和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超声特征分布和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超声有助于术前急性胆囊炎术式选择。当胆囊壁厚度超过5mm、胆周明显渗出或脓肿、严重的胆囊失形、胆囊三角结构辨认困难、尤其急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d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中转率高,应首选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佳,切口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 MSCT 评估结石性胆囊炎症时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显示情况。方法103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验组)和71例非胆囊疾病患者(对照组)行 MSCT 胆囊动脉及胆囊管成像,记录其显示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胆囊管显示率:实验组为93.2%(96/103),对照组为100%(71/71),2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中不能显示的7例均来自急性胆囊炎症组,该组胆囊管显示率为77.4%(24/31);胆囊动脉显示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100%。(2)胆囊管走行变异率:实验组为10.4%(10/96),对照组为18.3%(13/71),2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胆囊动脉走行变异率:实验组为13.5%(13/96),对照组为15.5%(11/71),2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结石性胆囊炎症时,利用 CT 检查能较好评估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急性炎症时,胆囊管显示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科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20例,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均无并发症,现就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0例病例中14例为老年女性,6例中年男性,平均年龄56岁,急性胆囊炎6例,胆囊结石3例,慢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6例,20例患者均患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诊断明确,经讨论均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樊文志 《人民军医》2005,48(11):634-635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将ACS合并DM3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ACS非DM37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7例(20.0%),对照组发生3例(8。1%);观察组死亡4例(11.4%),对照组死亡2例(5.4%),两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对ACS合并DM病人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分析法,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征特征、处理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指征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31例、胆囊泥沙样结石20例、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15例、胆囊结石伴糖尿病34例,处置有效率91%.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表现种类较多,一般危险性不大,处理高效.  相似文献   

20.
胆囊周围广泛粘连包裹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最难处理的类型之一,其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在胆囊粘连包裹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分析了72例急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特点,并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旨在进一步认识胆囊周边高回声结构及其在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