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盐酸文拉法辛微丸,用流化床进行微丸包衣,再填装胶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释放度。单因素试验考察包衣增重及致孔剂的量对缓释微丸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盐酸文拉法辛微丸,圆整度好,颗粒均匀。标准曲线方程△A=0.0044C+0.0015,r=0.9998,盐酸文拉法辛的浓度在7~9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包衣增重为12.5%~16.5%时,自制3批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释放行为与原研产品一致,f2凶子分别为89.1、87.9、90.4。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文拉法辛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重复性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2.
毛冬青缓释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膜控释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包衣材料,以PEG1000为致孔剂,经薄膜包衣制备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并以体外释放度试验来评价。结果 实验表明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Q=18.415t^1/2 29.649(r=0.9874)。结论 毛冬青缓释微丸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为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头孢曲松钠自动微输注贴剂,对渗透泵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贴剂的体外释放。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处方制剂初始释放时间、持续释放时间、累积释放率,通过体外释放对渗透泵处方进行优化。结果渗透泵系统中增渗剂的种类及用量、衣膜中致孔剂的种类及用量、增塑剂的用量以及包衣增重对贴剂的释放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致孔剂用量、增塑剂用量以及包衣增重为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处方为葡萄糖300 mg、聚乙二醇1500 1.5 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5 ml、包衣增重为11%。结论初步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头孢曲松钠自动微输注贴剂初始释放时间为15 min,可持续释放6 h,而且体外释放呈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阿替洛尔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利用溶液层积法对载药丸芯进行缓释包衣.以圆整度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主要工艺参数:滚圆速度、滚圆时间和愈合时间;以及处方因素:微晶纤维素与主药的比例,丸芯粘合剂用量,以及缓释包衣增重进行考察.结果 所制得的缓释微丸在1、6、12、24 h的释放率分别为标示量的10%~15%,20%~45%,50%~75%,85%以上.释药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结论 本研究处方工艺简便,重现性良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姚亮元  梁逸曾 《军事医学》2012,36(9):698-700,717
目的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素丸,采用Eudragit NE30D水分散体作为成膜材料,流化床底喷法对素丸进行包衣,单因素考察对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丸芯粒度分布16~30目,缓释包衣增重为22%~30%时,与上市品(怡诺思)释放速率基本一致,4种包衣增重的f2值分别为68、78、71和50。结论该方法制备的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处方和制备工艺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方法以生物降解型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干法制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L-GA纳米粒。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大小和粒径分布。以PLGA的用量及形成复乳时PVA含量为考察因素,体外释放为评价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体外释放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各指标的三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较好。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卵磷脂,F68,投药量对包封率,载药量以及药物利用率的影响,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结果采用二项式方程拟合实验结果,相关性较好(r>0.9),采用优化后处方条件对预测值进行验证,包封率为(93.09±0.13)%,载药量为(6.34±0.18)%,药物利用率为(84.53±2.45)%,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工艺,快速简单,预测准确度高,是较为理想的处方设计及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生  李芳  刘红  王刚  唐哲 《武警医学》2009,20(7):633-636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分别对影响微丸收率和释放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主药与辅料比例为1∶ 5,制备含药素丸,分别用聚丙烯酸树脂RL/RS 20∶ 1和7∶ 3对素丸进行包衣,再将两种包衣微丸等比例配混,即可达到释放度要求.结论 微丸制备工艺稳定,适于产业化放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MCC、PVPP和泡腾剂为崩解剂制备茶苯海明口腔崩解片。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E100为载体制备茶苯海明包合物以掩蔽其苦麻味,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并对药物体外溶出进行评估。结果以MCC、PVPP和泡腾剂含量为自变量,体外崩解时间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拟合的效果较好,较优处方为MCC 5.3%、PVPP 8.1%、泡腾剂15.6%。与市售普通片比较,口腔崩解片具有明显速释效果。结论将茶苯海明制成口腔崩解片能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日服2次的盐酸曲马多缓释微丸.方法 选用Eudragit NE 30D作为包衣缓释材料,采用Glatt流化床底喷溶液上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进行缓释包衣.结果 所制得的缓释微丸在1、4、8 h的释放率分别为标示量的30%~33%,60%~66%和80%~83%,药物的释放行为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对该缓释制剂释放度的相关规定.结论 本研究工艺简便,重现性良好,有望进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处方组成,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采用相似因子法对优化处方与传统栓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7.5%药物、21%泊洛沙姆407和18%泊洛沙姆188,胶凝温度为36.2℃。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与传统栓剂均在45 min内释药达80%,2 h内药物基本释放完全,且释药曲线相似(差异因子f1=2.06%,相似因子f2=68.7%)。结论优化的处方具有适宜的胶凝温度且释药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在空白丸芯上依次包以主药层、隔离层和肠溶层,制备成奥美拉唑肠溶微丸,并对其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将肠溶微丸装入普通胶囊制成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结果将奥美拉唑、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 mPa.s)、无水碳酸钠、聚山梨酯-80、二甲基硅油和水混合制成主药层包衣溶液,以无水碳酸钠作为隔离层的碱性调节剂,EUDRAGITL30D-55作为肠溶包衣材料,自制的3批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在人工肠液中45 min的释放度分别为(98.0±1.2)%、(95.3±4.0)%和(94.3±1.8)%。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普通片作为参比制剂,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比较研究比格犬单剂量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与普通片的药动学特征,采用HPLC—MS测定比格犬血浆中酒石酸美托洛尔浓度。结果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和普通片的Cmax分别为(1124.76±318.09)和(3822.88±567.28)ng·ml-1;Tmax分别为(8.00±1.79)和(0.88±0.14)h;MRT分别为(11.18±2.46)和(4.54±0.84)h;AUC。分别为(11773.09±3897.03)和(14876.61±3903.03)ng·h·ml-1。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比格犬体内药物吸收百分数之间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结论与普通片相比,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的Cmax显著降低,Tmax和MRT显著延长,具有明显缓释效果,体内外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自制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及其市售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自身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血药浓度采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测定.结果 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16.8±5.9)和(17.5±5.7)ng/ml;T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复方非洛地平/酒石酸美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选最佳处方。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处方制剂累积释药百分率,建立体外评价方法,并通过相似因子和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处方。结果 渗透泵片的片芯处方、包衣增重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优化的处方为15 mg聚氧乙烯、45 mg NaCl、11%包衣增重。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备的渗透泵控释片符合零级释放特征,且两种药物释放同步。  相似文献   

16.
挤出-滚圆法制备枸橼酸莫沙必利骨架缓释微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枸橼酸莫沙必利骨架缓释微丸,研制枸橼酸莫沙必利新剂型。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枸橼酸莫沙必利骨架缓释微丸,考察润湿剂用量、挤出速度及滚圆速度对释放度的影响,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枸橼酸莫沙必利骨架缓释微丸的释药动力学符合Higuchi方程,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制备枸橼酸莫沙必利骨架缓释微丸工艺可靠,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微丸胶囊,并测定其释放度.方法 采用丸芯喷雾上药法,筛选微丸处方,并通过溶出度试验考察其释放度.结果 以空白丸芯(600~700 μm)400 g;盐酸二甲双胍800 g;HPMC(6 cps)40 g;水2 500 ml为优选处方,所制备的微丸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几乎不释放,而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则释放80%以上.结论 该片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能达到肠溶的目的,可降低或消除盐酸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使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