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特征。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87例(PCOS组),其中52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或腰臀比(WHR)≥0.85者为肥胖组(OB-PCOS);35例BMI〈25 kg/m2,WHR〈0.85者为非肥胖组(NOB-PCOS)。正常对照组102例,为月经正常的中学生,同样分为肥胖组(OB-CON)22例,非肥胖组(NOB-CON)8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指数(HOMA-IR)、空腹血糖、血脂,测定人BMI及WHR,记录月经史。结果:对照组初潮年龄为(13.0±1.3)岁,96%在初潮后2年内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初潮年龄为(12.0±1.5)岁,86%的患者在2年内未能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血清T、LH、PRL、LH/FSH比值、空腹FINS、HOMA-IR、TC、TG及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OB-PCOS组高于NOB-PCOS(P〈0.05)。96.3%PCOS患者卵巢超声提示多囊样改变。结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为肥胖,月经初潮提前及持续月经不调,存在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多项雄激素检测指标的意义及各生化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ESHRE/ASRM诊断标准,选择40例PCOS为研究组,研究组依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40例正常育龄妇女为对照组,检测FSH、LH、PRL、E2、T、A4、DHEAS、FG、FIN、SHBG等指标,计算Homa-IR、ISI、FAI.结果 ①研究组中LH、LH/FSH、T、A4、FAI、FIN,Homa-IR均较对照组高,FSH、SHBG、ISI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间值FG、PRL、E2、DHEAS比较,P>0.05.②两组中T、FAI、A4值增高例数比较,P>0.05,DHEAS增高例数比较P<0.05.③多毛组和无多毛组T、FAI、A4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PCOS肥胖组与非肥胖组T、A4、DHEAS比较,P<0.05;PCOS肥胖组的FAI、Homa-IR比非肥胖组高;PCOS肥胖组的SHBG、ISI、LH/FSH明显低于非肥胖组.⑤高雄激素组胰岛素抵抗例数高于低雄激素组.⑥A4、DHEAS在PCOS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间比较,P<0.05,FAI、T在胰岛素抵抗组较非胰岛素抵抗组高.⑦PCOS组FAI与BMI、Homa-IR统计值呈正相关,BMI与LH/FSH统计值呈负相关.结论 FAI比T、A4、DHEAS诊断PCOS敏感性更高.肥胖型PCOS患者较非肥胖型PCOS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高雄激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Li X  Lin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6):3266-3271
目的分析总结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方法对象为肥胖型PCOS(A组)70例、非肥胖型(B组)122例以及同期就诊的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104例(其中单纯肥胖25例,C组;正常体重79例,D组)作为对照。对上述对象进行临床体征评分,内分泌、代谢指标测定。采用雄激素指数(FAI)评估雄激素增多症,用稳态模型指数(HOMA 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评估胰岛素敏感性,HOMA-IS、ΔI30/ΔG30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1)A组患者的FAI(3.40±1.84)高于B组(1.75±1.20)和C组(1.65±0.90),P均<0.01。B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2.41±1.13)高于A、C、D组,P均<0.01。(2)192例患者总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43.23%,A、B组分别为82.86%及20.49%。A组黑棘皮症发生率、空腹胰岛素、IAUC、HOMA IR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B组(P均<0.01)。A、B、D组间HOMA IS、ΔI30/ΔG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FAI、HOMA-IR均呈正相关(P均<0.01);与LH/FSH比值呈负相关(r=-0.345、-0.260,P<0.01)。结论肥胖型PCOS患者较非肥胖型存在更严重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胰岛β细胞功能处于代偿期,其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特点。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 例青春期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肥胖型PCOS 40例(肥胖型PCOS组),非肥胖型60例(非肥胖型PCOS组);同期70例正常青春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CRP、TNF-α及IL-6水平;检测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胰岛素( fasting serum lisulin, FINS) 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PCOS组中血清CRP、TNF-α、IL-6及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肥胖型PCOS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P < 0.05)。  结论  青春期PCOS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炎症因子可能参与青春期PCO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的临床和内分泌代谢特征。方法将180例PCOS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成两组:肥胖型PCOS患者(BMI〉25ks/m2)和正常体重型PCOS患者(BMI≤25ks/m2)。每位患者都进行高雄激素血症检查,并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卵泡刺激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和睾酮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例PCOS患者中,有85例超重肥胖女性(47.2%)和95例体重正常的女性(52.8%)。与非肥胖型PCOS患者相比,肥胖型PCOS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和月经紊乱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型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和黑棘皮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并且代谢和性激素的平均水平也偏高。结论超重和肥胖型PCOS患者的月经初潮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和月经紊乱比例较大。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SH、LH和睾酮水平高的患者更易发生雄激素过多症和黑棘皮病。  相似文献   

6.
林秀峰  吴嘉齐  谭爱玲  冯国梅 《吉林医学》2010,31(16):2397-2398
目的:对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肥胖型PCOS患者109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分为非胰岛素抵抗组(A组)42例和胰岛素抵抗组(B组)67例,分别予达英-35或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等变化。停药后给予氯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比较各组排卵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游离雄激素指数(FAI)较治疗前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A组治疗后LH显著降低(P<0.05),B组T、FINS、HOMA-I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促排卵有排卵患者SHBG较无排卵患者升高(P<0.01);HOMA-IR、FAI、FINS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肥胖型PCOS患者检测FAI、HOMA-IR很有必要,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肥胖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肥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生殖内分泌、糖脂代谢方面的差异。方法筛选PCOS患者6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测定各项血清学指标。结果肥胖组血睾酮(T)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睾酮(E2/T)均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于非肥胖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非肥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肥胖型较非肥胖型PCOS患者存在尤为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紊乱;(2)肥胖型PCOS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而非肥胖型则以促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遗传异质性、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年龄及肥胖与PCOS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比较育龄期和青春期肥胖与非肥胖PCOS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探讨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方法按年龄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PCOS患者分为育龄期肥胖组、育龄期非肥胖组和青春期肥胖组3组。记录各组患者病史、体征,检测并比较血脂、血糖、胰岛素、性激素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肥胖PCOS患者中,青春期患者紫纹发生率显著高于育龄期患者(P<0.05),育龄期患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异常发生率与青春期患者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育龄期PCOS患者中,肥胖者黑棘皮、紫纹、痤疮、腹型肥胖、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uteinizinghormone/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LH/FSH)≥2.0、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率均较非肥胖者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IAI)及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者。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发生率以及血LH、TC、TG水平与非肥胖者比较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患者的肥胖程度与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和IR呈正相关。青春期肥胖PCOS患者的肥胖程度与TG水平呈正相关。肥胖PCOS患者的年龄与血FSH水平呈负相关,TG/HDL-C与腰围、WHR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中普遍存在IR及LH/FSH倒置,育龄期肥胖PCOS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为常见。PCOS发生与肥胖相关,与家族史、月经史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痰湿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痰湿型青春期PCOS患者的临床生化表现差异,探讨痰湿型青春期PCOS的临床特征,为青春期PCOS痰湿证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6例青春期PCOS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痰湿型青春期PCOS组(简称痰湿型组,58例)、非痰湿型青春期PCOS组(简称非痰湿型组,38例)。分析和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及生化各项指标。结果痰湿型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IR)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痰湿型组(P0.05);痰湿型组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显著低于非痰湿型组,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水平显著高于非痰湿型组(P0.05);痰湿型组患者载脂蛋白A(APOA)、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非痰湿型组(P0.05);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HDL、TG/HDL、LDL/HDL、载脂蛋白B(APOB)及APOB/APOA均显著高于非痰湿型组(P0.05)。分析痰湿证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痰湿证与SHBG、HDL、APOA呈负相关(P0.05),与BMI、腰臀比、FAI、HOMA-IR、TC、TG、LDL、TC/HDL、APOB、APOB/APOA呈正相关(P0.05)。结论痰湿型青春期PCOS患者多腹型肥胖,较非痰湿型患者存在严重IR,具有SHBG显著性降低、脂代谢紊乱的特点,临床应注重痰湿型青春期PCOS患者IR和血脂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9,(11):815-820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亚组的临床特征和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5月~10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壮族PCOS患者166例为病例组,并按不同标准分为亚组,选择年龄相匹配的同期就诊的172例壮族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免疫发光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内分泌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LHCGR的含量。结果 PCOS组的BMI、LH、LH/FSH、E2、T、AMH、INS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PCOS患者中,肥胖组的BMI、INS和HOMA-IR高于非肥胖组,而LH和LH/FSH低于非肥胖组(P<0.05);高雄激素组的LH、LH/FSH、E2、T较雄激素正常组的高(P<0.05);胰岛素抵抗组的Glu、INS和HOMA-IR均比非胰岛素抵抗组的高(P<0.05);相对于LH/FSH<2组,LH/FSH≥2组的LH、LH/FSH、E2、T和AMH升高,而BMI和FSH降低(P<0.05)。PCOS组和对照组以及PCOS患者不同分组间血清LHCG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PCOS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同亚组的临床特征、生化特点差异较大;血清LHCGR的表达在PCOS及其亚组中未发现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畅  张治芬 《浙江医学》2014,(2):108-111
目的:分别比较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青春期健康人群、青春期PCOS胰岛素抵抗(IR)与非IR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指标,认识青春期PCOS的IR及其与生殖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青春期PCOS组)88例,青春期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87例,并根据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指数(HOMA- IR)将青春期PCOS患者分为IR组(40例)和非IR组(48例)。测定LH、FS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总睾酮(TT)、FBG、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EP)和脂联素(ADPN)水平,并加以对照研究。结果(1)青春期PCOS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青春期PCOS组LH、LH/FSH、DHEAS、TT、FAI、FINS、HOMA- IR、LE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HBG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FBG、ADPN未见有统计学差异。(2)青春期PCOS IR组与非IR组的比较:IR组LH明显低于非IR组,而DHEAS、FAI均明显高于非IR组,两组间LH/FSH、TT无统计学差异。IR组SHBG明显低于非IR组,且SHBG与BMI (r=-0.31,P<0.05)、血DHEAS (r=-0.225,P<0.05)均呈明显负相关。IR组FINS、FBG、HOMA- IR均明显高于非IR组,且FBG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348,P<0.05)。IR组LEP水平明显高于非IR组,而ADPN明显低于非IR组,且LEP水平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605,P<0.05),ADPN水平与BMI呈明显负相关(r=-0.418,P<0.05)。结论 PCOS在青春期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IR发病率增高,并与高雄激素血症、肥胖相互作用,形成内分泌代谢的恶性循环,促进PCOS疾病进展,使得代谢综合征等远期并发症风险增高。脂肪因子ADPN和LEP或可成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预测指标,但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天癸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组复杂的症候群。许多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作为治疗PCOS的替代疗法,故分析和观察中国传统医药对PCOS的疗效是必要和有价值的。目的:观察中药天癸胶囊治疗PCOS的有效性,比较天癸胶囊与二甲双胍和达英-35治疗PCOS在调整卵巢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改变卵巢形态学等方面的效果。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PCOS患者共47例,随机分入A、B、C三个治疗组。A组(19例)给予天癸胶囊治疗,B组(17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C组(11例)给予达英-35治疗,3组均治疗3个月。主要结局指标:检测治疗前后雄激素(testosterone,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水平以及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androgenindex,FA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胰岛素稳态模型指数(he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e index,ISI)和双侧卵巢体积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血清T、SHBG水平及FAI、FINS下降(P〈0.05),双侧卵巢缩小(P〈0.05),血清DHEA-S水平增加(P〈0.05),FPG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3组间血清T水平比较虽无差异,但在降低FAI及增加血SHBG作用方面A组比B组强,比C组弱;3种药物降低FINS水平作用相似,但仅B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3组治疗后FPG均似有增加趋势,但C组FPG水平增加幅度最大。结论:中药天癸胶囊改善高雄激素血症作用比达英-35弱,优于二甲双胍;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作用比二甲双胍弱,优于达英-35。天癸胶囊在不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卵巢功能、改善胰岛素水平及改变卵巢形态等多方面治疗PCOS。以上结果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体质指数、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1例PCOS患者(肝经湿热型50例、痰湿阻滞型41例),观察并比较两种证型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性激素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结果 痰湿阻滞型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pR)、腰身比(waist-height ratio,WHtR)均明显高于肝经湿热型患者(P<0.05);痰湿阻滞型患者FPG、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经湿热型患者(P<0.05);肝经湿热型患者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明显高于痰湿阻滞型患者(P<0.05)。结论 PCOS痰湿阻滞型患者BMI、WHpR、WHtP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肝经湿热型患者,LH、FSH水平明显低于肝经湿热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春期少女不同月经模式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状态。方法:100例青春期月经异常的患者,按不同月经模式分为A、B、C3组,即月经稀发者38例(A组),继发闭经者26例(B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36例(C组)。32例正常月经、年龄相似的少女为对照组。对所有月经异常者E1服达英一35,伴胰岛素抵抗者加二甲双胍治疗。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雄烯二酮(A)、瘦素(1eptin)、空腹血糖(FE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IR)指数及体重指数(BMI)。结果:100例青春期月经异常患者性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LH/FSH、T、A、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B组与c组A、lepti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LH/FSH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6例中有24例LH/FSH、T水平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PODS),占66.6%。所有月经异常患者中伴肥胖31例,占31%。FINS、leptin水平肥胖与非肥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IR指数及BMI均高于非肥胖组;IR指数、FINS、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各组血清T、LH/FSH、A、leptin、FINS水平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停药后均能自然行经3--8个月,治疗期间月经规则,月经量较治疗前增多,效果较显著。结论:青春期月经异常者性激素代谢改变多数与PCOS的特点相似,纠正高T、FINS及IR是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与其他内分泌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58例PCOS患者分为PCOS-IR组30例、PCOS-NIR组28例,3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比较PCOS-IR组、PCOS-NIR组患者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HOMA-IR、LH/FSH、FTI的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别分析SHBG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COS-IR组及PCOS-NIR组患者的SHBG、FINS、HOMA-IR、 LH、T、LH/FSH及F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IR组及PCOS-NIR组患者的FPG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IR组与PCOS-NIR组患者相比SHBG、FINS、HOMA-IR及F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IR组与PCOS-NIR组患者相比各项性激素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HBG与FINS、T、FTI、HOMA-I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 -0.519、-0.513、-0.592、-0.588,均P<0.01),而SHBG与FPG、LH/FSH(r=-0.292,P>0.05)、LH/FSH(r=-0.124,P>0.05)并无相关性。结论: PCO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SHBG降低,FINS、T、FTI、HOMA-IR、LH、LH/FSH升高;且SHBG与FINS、T、FTI、HOMA-IR呈负相关,提示低水平SHBG是预防和治疗PCOS的重要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转氨酶是反映NAFLD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常见指标,目前关于肥胖PCOS患者合并转氨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肥胖PCOS患者转氨酶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门诊诊治的女性肥胖PCOS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肥胖PCOS组),并纳入同期于该门诊就诊的年龄和体质指数相匹配的女性单纯肥胖患者39例为对照(单纯肥胖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人体成分分析及生化检验结果,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肥胖PCOS患者合并转氨酶升高的相关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肥胖PCOS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雄激素指数(FAI)、LH/卵泡刺激素(FSH)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肥胖PCOS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低于单纯肥胖组(P<0.05),两组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1、FSH、泌乳素、孕酮、雌二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转氨酶与TG、TC、LDL、ApoB、T、FIns、HOMA-IR、FAI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与LH、SHBG、LH/FSH无直线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水平升高为肥胖PCOS患者转氨酶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6.339,95%CI(1.834,21.906),P=0.004〕。结论肥胖PCOS患者的转氨酶升高与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相关,其中T水平升高是肥胖PCOS患者转氨酶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临床及内分泌特征性指标,从而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45例正常育龄妇女为对照组,135例PCOS患者分为两组:非痰湿组、痰湿组,其中非痰湿组85例,痰湿组50例,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及DHEA-S、FPG、FINS、SHBG水平。分别比较3组初潮年龄、月经周期、BMI、腰围、SBP、DBP等临床指标的差异性,3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及DHEA-S、SHBG、FPG、FINS、HOMA-IR及FTI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各组间临床特征比较:月经周期PCOS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MI、腰围PCOS痰湿组与对照组及非痰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各组间性激素及DHEA-S的比较:LH、T值PCOS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HEA-S值PCOS非痰湿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OS痰湿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COS痰湿组与PCOS非痰湿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3)各组间胰岛素抵抗相关参数及SHBG、FTI的比较:FINS、HOMA-IR、SHBG、FTI值PCOS痰湿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COS痰湿组与PCOS非痰湿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在BMI、腰围、DHEA-S、SHBG、FPG、FINS、HOMA-IR及FTI等水平具有特征性表达,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可以作为其客观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徐春  胡晓丹 《当代医学》2022,28(4):76-78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应用两种不同胰岛素增敏剂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n=45)和吡格列酮组(n=45).二甲双胍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吡格列酮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