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纯中药制剂乙肝康泰辅以其它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94例慢性乙肝患用乙肝康泰联用抗毒强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服药1-2个疗程后患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降低血清ALT,提高HBV阴转率。结论:该药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BV阴转率。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活血软坚、扶正固本,提高远期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均 《肝博士》2005,(3):58-59
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与他人分开,患有乙肝的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患了乙肝后,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相似文献   

3.
王振坤 《肝博士》2007,(3):29-33
乔先生患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3个月后病情明显见好,转氨酶恢复正常,症状也没有了,他挺高兴,抽血化验病毒指标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今年28岁,患乙肝已经两年了。前不久,我怀孕了。我听别人说。患乙肝的孕妇只要注射免疫球蛋白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胎儿,请问,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5.
安徽芜湖的邓女士,是某公司的一名会计。她在公司组织的一次体检中,做了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是3个"+"号(阳性)。于是,全公司的人都认为邓女士患了乙肝。不久邓女士就被公司辞退了。然而,邓女士不仅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何地感染了乙肝,而且也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她拿着化验单到几家医院去就诊,可看过她化验单的医生,有的说她患了乙肝须立即进行治疗;有的则说她根本没有患乙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齐女士所做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是:其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呈阳性。这种结果只能说明邓女士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不应再把她划到乙肝患者中去了。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以肝损害为主的传染病。目前,依据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及综合分析方法明确诊断一般不难。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常见有许多种疾病能引发肝脏病变,表现酷似“乙肝”。特别是初诊时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消化道症状和,或有黄疸等体征极易被误诊为乙肝(HB)。笔就1986/1998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被误诊为乙肝31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农民。原籍河南省南阳市,现在本市打工。因持续不规则发热3个月余,伴乏力、纳差、心烦急躁、双肩关节疼痛,于2001年12月5日入住本科。患者1998年曾患“乙肝”至今未愈。1998年8月因低热、乏力、纳差、恶心、厌油,到本市某职工医院就诊。经化验乙肝“五项”、肝功能,结果为“大三阳”、肝功能异常,按“乙型肝炎”进行治疗。随后,患者又去山西省某乙肝研究所求治,诊断为“乙型肝炎”,嘱其服用中药半年,热退,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000年1月到山西省某乙肝研究所复查,乙肝五项仍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高发区,HBV总感染率在许多地区都超过50%。如何从躯体、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进行整体护理,提高其对乙肝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广大护理人员应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我院1997—08/1999—08运用护理程序对98例乙肝患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多次免疫健康的供血员,使之产生强的免疫应答,然后分离白细胞,从中提取转移因子(暂称“人抗乙肝特异转移因子”或“乙型肝炎高度特异转移因子”,HSTF)。先后二次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27例慢性乙肝患才HSTF治疗,对照组15例慢性乙肝患才乙肝胎盘肽(PSTF)治疗,结果:HBeAg阴转治疗组为14/27例,对照组为2/15例(P<0.05);HBsAg阴转治疗组为4/27,对照组为0/15例,两次应用HSTF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初步的临床研究表明,HSTF不仅能改善慢乙肝患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患体内的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其疗效高于PSTF,能达到与单独应用干扰能(rIFN α2b)类似的疗效;本疗法疗程短,费用低,未见不良反应,在目前对HBV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的情况下,HSTF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合并慢性重型肝炎死亡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病案号1035640。因低热、腹胀、乏力、纳差3周,伴黄疸、浮肿1周入院。病人于入院前3周出现不规则低热、腹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查肝功能轻度异常,乙肝血清标志物为大三阳。给予保肝药物治疗两周后热退,但其它症状加重,伴皮肤黄染,全身中度浮肿、尿少,如浓茶色,考虑重症肝炎收入消化科。病人既往患乙肝小三阳10余年,曾于3个月前因浮肿,尿检异常收治本院肾内科。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子宫肌瘤患证候分布规律,对加例子宫肌瘤患进行临床调查,统计患的症状、体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果患月经量多、痛经、经色深等血瘀证表现出现频次较多。提示血瘀证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血瘀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患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由于神经症患的心理过程比较复杂,症状久治难愈,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1999年以来,我科收治了60例神经症患,并对患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采取全方位护理配合心理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抗HBc-IgM是在乙肝急性感染窗口期产生,是HBV复制,具有传染性的标志,为进一步了解分析乙肝患的病程和传染性。方法:对1350例血清样本,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同时检测抗HBe-IgM与乙肝三对。结果:抗HBc-IgM阳性637例,其中HBsAg阳性593例,阴性44例。而且抗HBc-IgM主要存在于小三阳的结果模式中,637例有429例为小三阳。结论:除大三阳以外的乙肝患HBV仍在继续复制,具有传染性,即使是HBsAg阴性也不可忽视,所以在检测HBV血清学标志时,须同时检测抗HBc-IgM。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但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197例乙肝患进行了TNF-α、IL-6和IL-8水平检测和动态变化的研究,以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些人在体检时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便惊慌失措,忧心忡忡。其实,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只是意味着感染了乙肝病毒,不一定就说明患了乙肝。这些人需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病毒基因(DNA)、肝脾超声、肝功能等才能明确诊断。那么,在何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呢?在临床上,如果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肝脾无肿大、肝功能正常,则多为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于这些人,应着重维持其体内的免疫稳定,不宜盲目地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清除其体内的病毒。这是因为,用药过多会增加患者的肝脏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外周血中CD4^ T辅助细胞(Th)亚型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细胞因子诱生和ELISA技术检测32例乙肝的肝硬化患和21例对照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及TGFβ值浓度,RT-PCR检测PBMC的IL-2、IFNγ、IL-4、IL-10及TGF-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对照组比较,PBMC休外诱生后的IFN-γ、IL-12分泌水平下降,而IL-4、IL-10分泌水平上升,IFN-γ、IL-122的mRNA表达下降,而IL-4、IL-10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TGF-β浓度分泌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T辅助细胞亚群中Th2较Th1细胞占优,Th3细胞功能增强,从而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使病毒不能被有效地清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闭塞后临床症状、影像表现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48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分析临床表现、症状转归、MRI、TCD、MRA及DSA表现。结果 48例患者39例以TIA的形式发病,28例最终发展成重偏瘫,32例伴发头痛。25例MRA上出现巨大病灶,交界区多发腔隙性梗死10例,单一腔隙性梗死6例,介于两者之间7例,合并脑萎缩12例。重症患者MRI表现病灶大,多合并其他血管病变,侧支循环不完全,患侧大脑中动脉灌注明显不足;轻症患者MRI表现病灶小,侧支循环完全开放,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受损不明显。结论 颈内动脉闭塞后临床症状、症状转归、表现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好坏有密切关系。血管损害单一,侧支循环好的患者病灶小,症状轻;血管损害广泛,侧支循环差的患者病灶大,症状重。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在中国是最为严重传染病之一1。尽管自1982年已有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但目前中国仍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每年用于治疗乙肝的费用约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06亿英镑,123亿欧元,160亿美元)2。乙肝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肝癌和肝硬化的风险3,而且乙肝患者还可能在求学、工作、人际关系及家庭中受到歧视4。  相似文献   

19.
朱莉 《肝博士》2008,(3):38-39
很多人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要早发现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1年或半年体检一次,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杨医生 《大家健康》2008,(10):58-58
问:一个月前我患“感冒”,先发热、咽痛,后来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经医生检查,说我患了病毒性心肌炎。感冒怎么会引起心肌炎呢?这种心肌炎有哪些表现?怎样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