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影响因素,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干体重。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增长大于5%的28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认识不足、负面情绪、生活饮食习惯、家庭、社会的支持、健康教育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结论:采取PDCA模式构建的护理对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高干体重的依从性尤为重要,它可明显减少透析患者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干体重的影响,使透析(HD)患者认识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间103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6个月护理干预。干预结束跟踪观察3个月,评价干预后HD患者的干体重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液体摄入量、超滤量、透析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可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的影响因素 ,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4 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 1a内干体重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观察 ,探讨干体重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与体液平衡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影响体液平衡的因素有 :①干体重的保持 ;②患者透析时间的长短 ;③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④病人对疾病、透析及限水重要性的认识。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液平衡的管理 ,在药物调控之外要注意加强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外的生活指导 ,限制患者在饮食上水、钠的摄入量。在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 4 %~ 5 %(一般不超过 3.5kg ,最好控制在 2kg以内 )。每次透析达到并维持干体重 ,贫血患者应及时纠正血红蛋白水平 ,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  相似文献   

4.
陈爱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334-1335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1 a内干体重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观察,探讨干体重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与体液平衡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影响体液平衡的因素有:①干体重的保持;②患者透析时间的长短;③患者血红蛋白水平;④病人对疾病、透析及限水重要性的认识.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液平衡的管理,在药物调控之外要注意加强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外的生活指导,限制患者在饮食上水、钠的摄入量.在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4 %~5 %(一般不超过3.5 kg,最好控制在2 kg以内).每次透析达到并维持干体重,贫血患者应及时纠正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管理。方法:对体重管理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EBN)的方法进行原因分析,检索相关文献,评价相关实证,再结合临床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EBN干预后,体重控制不良的21例患者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状况得到明显改观。结论:EBN的开展,解决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慧林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0):130-132,141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维持性血液透析48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老年、非老年组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以感染最高,其次为心功能衰竭.年龄、透析不充分和糖尿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过多、低白蛋白血症等是死亡危险因素,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过多以及低白蛋白血症分别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防治原发病,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增强机体抵抗力,给予充分的血液透析,控制干体重和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是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话回访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IDWG)增长的影响。方法:将透析中心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透析间期电话回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共6个月,第7个月开始记录两组患者IDWG增长及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共记录8周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DWG/干体重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使患者重建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可有效控制IDWG的增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在透析间期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6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128次,原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因素等其他原因。所有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无1例死亡。结论血容量减少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最主要的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指导是预防低血压发生,达到预定的透析目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莹  古英明  吕少芬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300-302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123例MHD患者中27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时机选择过晚,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高血压,免疫功能低下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透析、对病人进行血透知识的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建立个体化的充分的整体透析治疗方案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正常组和血压控制不良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残肾尿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透龄、透析间期体重变化、透析方式(是否定期行HDF)、KT/V值、是否达透析干体重、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BMI、透龄、透析间期体重是否增加3kg以上、是否定期行HDF、KT/V是否大于1.2、干体重是否达标、残肾尿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未定期HDF、KT/V小于1.2、干体重不达标三个因素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未定期行HDF、KT/V小于1.2、干体重不达标才是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急症的原因,探讨提高防治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从1995年12月-2010年12月间在血液净化中心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且门诊病历齐全的52例并发高血压急症的尿毒症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的24例患者为A组,应用硝普钠的28例患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经紧急降压、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血液透析治疗后高血压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另2例死亡,其中,A组中1例死于脑出血,B组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结论紧急降压、充分透析、超滤脱水和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维持透析间期血压稳定,病情观察及护理,是防治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急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8260例次血液透析间期中发生心力衰竭316例次(3.83%),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透析不充分(44.94%)、感染(40.51%)、高血压控制不良(37.97%)、贫血未纠正(27.85%)和水钠未控制(12.66%).结论 透析不充分、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贫血未纠正、水钠未控制等是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以透析不充分为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ESRD接受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控制良好者为A组(平均IDWG%3.5%),控制不良者为B组(平均IDWG%≥3.5%),分别检测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干体重(DW)、体重指数BMI、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1年后A、B两组DW、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体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比较HB、RBC、TC、TG、LPɑ、HCO-3、n PCR、SPKT/V、ALB、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i PTH、BS、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IDWG控制良好者可减少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控制不良者促进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管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IDWG),共收集169例患者IDWG增长(≤3%~5%干体重)符合率值,2016年4月数据为活动前组,2016年7月数据为活动后组,比较IDWG增加符合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DWG增长(《3%~5%干体重》)符合率为50.61%,活动后为81.33%。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IDWG增长(≤3%~5%干体重)符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对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符合率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了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3%-5%干体重)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6年来120例MHD中22例死亡患者的死亡主要原因及提出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排在第一的死亡原因都是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大于50岁的患者死亡的第二个原因是严重的感染;小于50岁的患者第二的死亡原因是经济费用.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知识的健康教育,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建立个体化的充分透析治疗方案是降低血液透析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胡蝶 《中外医疗》2011,30(19):54+56-54,56
目的探讨健康宣育对维持性血透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的作用。方法将本院40例维持性血透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由本中心护理负责人对其进行宣教,做出统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宣教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结论健康宣教强化干体重知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非常重要,可以明显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并发症,延长了生存期。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达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瑕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27-2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连续2周透析的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值,同时计算G-S指数(KT/V)值,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透析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其透析充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透析充分的患者(KT/V≥1.2)较透析不充分的患者(KT/V〈1.2),在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控制良好(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者在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控制不良(P〈0.05)。结论:透析不充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是维持性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直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下腔静脉直径的测量,与50例正常健康人对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透析后VCD均值(9.01±1.43)mm/m2较透析前(9.92±0.99)mm/m2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满意度95%。结论科学性地利用下腔静脉直径测量患者的干体重,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的干体重,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增强防范措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52例死亡病例,不包括因各种原因自行放弃血液透析治疗而死亡的病例及原发病为恶性肿瘤的病例,对其死亡原因分析.结果 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24例,占46.2%;严重感染14例,占26.9%;脑血管意外10例,占19.2%;全身衰竭4例,占7.7%;消化道出血2 例,占3.8%.52例患者中35例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占67.3%.结论 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须采取综合措施,早期透析,充分透析,营养支持,控制血压,纠正贫血,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预防并积极治疗感染等.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00例为调查对象,根据收缩压的变化情况分为升高组、不变组和下降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维持性透析后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红蛋白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降低的相关因素。接受ESA治疗、血清Alb、Hb、体重矫正脱水速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接受ESA治疗、血清Alb、Hb、体重矫正脱水速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