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结160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术后重视预防措施,加强病情观察,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科2010年5月—2012年3月92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遗传、肢体制动、恶性肿瘤、肥胖、高龄、麻醉、术后卧床时间过久等因素有关,针对相关因素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DVT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DVT的评估及健康宣教,指导卧床患者床上科学合理地活动、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妇814例,对其加强术前健康宣教,禁止下肢静脉穿刺及其他治疗,加强术后心理护理、麻醉后管理、早期下床管理及饮食护理。结果:814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为0.49%,明显低于报道的0.61%~1.50%。结论:做好剖宫产手术前、后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下肢静脉穿刺次数、术后活动次数等围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同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基线资料分析显示观察组体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中年龄≥45岁、DVT病史、高脂血症、高血压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PLT、D-D、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h、麻醉方式为全麻、下肢静脉穿刺次数≥5次/d、术后活动次数<3 h/d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方式、DVT病史、下肢静脉穿刺次数、PLT、术后活动次数是影响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麻醉方式、下肢静脉穿刺次数多、术后活动次数少、PLT升高是导致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做好预防及随访工作,减少下肢静脉穿刺次数、鼓励患者术后多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75例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做好高危患者的评估及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功能锻炼,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术后详细了解术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保护下肢静脉,做好基本预防和机械预防,密切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表现.结果 70例患者顺利康复,有效率达93.3%;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出现.结论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率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降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185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下肢骨折术后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合理正确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有计划系统的术前指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仅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处方对预防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315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2例)和对照组(153例)。实验组按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临床症状及手术前后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处方能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做好健康宣教及功能锻炼。结果:通过对30例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患者完全遵医,无术后并发症发生。22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后无下肢疼痛,彩超证实髂股静脉再通无反流,患侧、健侧肢体周径差<1cm;10例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站立时无水肿,彩超证实髂股静脉部分再通,患侧、健侧肢体周径差>2cm。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术,在围手术期中,关注护理细节,运用人文管理,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尿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观察组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尿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初次排气、排尿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3例下肢骨折微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骨折患者由于术后制动、仰卧入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使周围静脉舒张,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可及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卧床时间过久等因素有关,针对相关因素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DVT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DVT的评估及健康宣教,指导卧床患者床上科学合理地活动、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21-4422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预防和护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结果 81例患者治愈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肺栓塞,经抗凝、溶栓治疗症状缓解,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子宫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09~2013-04期间的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监护和加强临床护理,术中无出血,手术效果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术后并发证宣教,做好充分的阴道、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排便排尿情况等,可使患者能安全、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文爱欣 《吉林医学》2013,34(23):4862-4862
目的:总结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对收治的96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处理。结果:本组96例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进行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宣教,取得患者的理解与积极配合;同时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并辅助物理和药物治疗,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降至最低,无一例DVT发生。结论:及早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DVT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新梅  谭友薪 《中外医疗》2007,26(23):63-63
本文根据一列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病历.体会到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加强术前,术后宣教,评估,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减少肺栓塞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肺栓塞重在预防,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75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给予早期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5例下肢骨折术后中,仅有1例发生了DVT,发生率为1.3%。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高凝状态,大幅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处理,实验组围术期践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践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促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李红艳  刘春凤 《吉林医学》2013,34(23):4819-4820
目的:通过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来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对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抬高患肢、使用弹力绷带、按摩患肢等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多种易患因素,因此对高危患者术前预防、术中动作轻柔、术后早期锻炼,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等有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1991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妇产科剖宫产术者3196例,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操作规程,采取双静脉通道输入,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结果38例患者,35例临床治愈,2例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例转院治疗失访,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 2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给予健康宣教、预防血液浓缩、保护下肢血管等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中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低于文献报道的7%~45%的发生率。结论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