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按摩“委中”和患肢的方法治疗造模的单肢软组织损伤家兔,同时观察了损伤和按摩前后家兔脑脊液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色氨酸(Trp)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的变化,以便了解损伤和按摩对中枢和外周5-HT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后家免脑脊液中Trp和5-HT浓度明显下降,而5-HIAA浓度损伤后即刻却明显升高;血浆中Trp和5-HT含量损后明显升高。按摩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引起了家兔脑脊液中Trp、5-HT和5-HIAA浓度明显升高;还引起了血浆中Trp浓度明显下降和5-HIAA浓度升高。说明按摩可以增强中枢5-HT的合成代谢和减弱外周5-HT的合成代谢及增强外周5-HT的分解代谢。提示,中枢和外周5-HT可能均为损伤和抗损伤的重要物质,两者在对抗损伤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血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难治疗的常见病 ,除外科手术外 ,目前尚无其他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硬膜外注药加牵引、推拿、电疗等方法 ,对不同病期 ,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的患者给予治疗 ,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研究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外周血中神经介质 (单胺类物质 )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经 MRI、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12 0例 ,ASA ~ 级。其中男 6 6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 6 5岁 ;病程 1a以上者 80例 ,1a以内者 40例 ;急性发作期 82例 ,缓解期 38例 (急性复发 1~ 2周后来就诊 )。无其…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单胺类物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雷厉,万福生,赵小曼,王铅珍,岳小军(江西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近年来,研究发现5-羟色胺(5-HT)释放增多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1],为进一步探讨血浆...  相似文献   

4.
慢性应激对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以束缚浸水应激方式连续应激 2 1d ,期间每日大鼠称重及进食量 ,3周后检测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应激组大鼠的体重、食量较对照组明显差异 (P <0 . 0 5 ) ;大鼠脑脊液中 5 HT、5 HIAA的含量应激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P <0 . 0 5 ) ,MHPG在应激组有降低 ,NA、DA及HVA在应激组均为升高 ,但均无显著差异 (P >0 . 0 5 )。结论  5 - HT和 5- HIAA的含量明显下降 ,但其它慢性应激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药足浴按摩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足浴按摩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潘金友1杨慧萍1郑萍2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老年性动脉退行性非炎症性疾病,由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血液流动产生的应力作用因素〔1〕,使...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后多数病人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为尽早恢复病人的肢体功能,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72例,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方法,结合经穴按摩治疗偏瘫,辅以针灸、理疗等常规治疗,经5~6个疗程后,均已取得良  相似文献   

7.
谷敏 《上海护理》2011,11(4):39-40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80%以上,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程度[2]。中医穴位按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对初次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穴位按摩及肢体的被动活动,并对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疗程、二疗程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比对照组患者运动障碍评分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可有效治疗中风后患者肢体偏瘫,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gt;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77;14.6),(124.8&;#177;103.6).(54.7&;#17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177;28.4),(334.5&;#177;107.3),(88.5&;#177;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177;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177;25.2),(291.2&;#177;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单胺类递质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慢性运动性中枢疲劳大鼠模型,取材大鼠额叶皮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对实验大鼠额叶皮质组织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饲养大鼠比较,疲劳大鼠在持续训练条件下发生运动性中枢疲劳后,其额叶皮质5-羟色胺含量明显升高,同时多巴胺的含量明显下降,并在统计学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同样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则没有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中枢性疲劳发生时,中枢神经系统内两种重要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同时发生了改变,且这两种变化的方向均为抑制性趋势,这也说明该模型大鼠形成了中枢疲劳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引起了脑内递质水平调节机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对脑出血灶周组织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 ,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 5 4只 ,随机分为磁刺激治疗组 (A) 2 4只 ,脑出血模型组 (B) 2 4只 ,对照组 (C) 6只。A、B组采用兔自体血注射 (0 .5ml/kg体重 )制作脑出血模型 ,C组以相同的操作方法注射生理盐水 2ml。A组家兔于造模后 12h实施rTMS ,每日 1次 ,每次 2min ;B组和C组不行rTMS。分别于造模后 12h ,2 4h ,72h和 1周时处死各组动物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 ,B组谷氨酸 (Glu)和天冬氨酸 (Asp)含量显著增高 ,甘氨酸 (Gly)和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显著降低 (均P <0 .0 1)。与B组比较 ,A组Glu和Asp含量显著降低 ,Gly和GABA含量显著增高(均P <0 .0 1) ;12h多巴胺 (DA)和 2 4~ 72h 5 羟色胺 (5 HT)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1) ,各时间点的去甲肾上腺素 (NA)和肾上腺素 (A)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rTMS刺激可能通过调控兴奋 /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平衡、促进单胺类递质的释放 ,在脑出血中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CSF)中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变化及立体定向手术对其的影响.方法立体定向手术治疗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检测CSF中的DA及HVA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3.23±0.36)μmol/L]、HVA[(1.99±0.49)μ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44±0.32)μmol/L、(1.41±0.37)μmol/L](P<0.01);手术后DA[(2.49±0.35)μmol/L]、HVA[(1.42±0.28)μmol/L]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支持精神分裂症中枢DA亢进假说,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明显的DA传导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和:分析和探讨中医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中医按摩,疗程14d。结果:试验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明显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从天然药物中寻求安全有效的镇静安定类药物是逐年增加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需要。前期实验发现草问荆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镇静安定作用。 目的:分析草问荆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1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理研究室完成。实验药物为草问荆总生物碱;实验动物选用Wister大鼠24只。 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草问荆总生物碱组(60mg/kg)、利血平组(30mg/kg)、生理盐水组(同体积),腹腔一次性给药上述剂量药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及紫外线检测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大鼠纹状体和脑边缘区单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二醇、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的含量。 结果:实验前和实验后动物数均为每组8只,无异常或死亡现象。草问荆总生物碱对大鼠纹状体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升高纹状体单胺递质中性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对大鼠前脑边缘区的单胺类递质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显著升高边缘区单胺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的含量,但对于3,4-二羟苯乙二醇的升高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草问荆总生物碱的镇静、安定作用与中枢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下降有关。草问荆总生物碱具有与利血平相似的单胺排空作用,是草问荆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安定作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 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 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4.6),(124.8±103.6),(54.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28.4),(334.5±107.3),(88.5±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25.2),(291.2±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不但是免疫调节因子,而且具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对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产生影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着多种假说,但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改变。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对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就诊的40例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和抗抑郁药治疗4周后的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IL-6以及单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ydroxyrindoleacetic acid.5-HIAA)、3-甲基-4-羟-苯乙二醇(3-methoxyr-4-hydroxyphenylglycol,MHPG)和高香草酸的水平进行测定,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浆IL-2.IL-6.5-HIAA,MHPG和高香草酸水平的比较;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2,IL-6与5-HIAA,MHPG,高香草酸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IL-2,IL-6水平[(4ll&;#177;0.53),(41.08&;#177;4.85)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24&;#177;0.53).(35.81&;#177;4.32)μg/L](P&;lt;0.01),经过4周抗抑郁剂治疗后,随着病情显著好转IL-2.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lt;0.01);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5-HIAA,MHPG,高香草酸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5).治疗后5-HIAA,MHPG明显高于治疗前(P&;lt;0.05);治疗前后血浆5-HIAA的差值与治疗前后IL-2,IL-6的差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42,-0.36,P&;lt;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抑郁症患者存在中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IL-2,IL-6可影响中枢的5-羟色胺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抑郁症状及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5例伴随抑郁症状的帕金森病(PD)患者随机分为刺激组(FNS+美多巴组)、对照组 (单纯美多巴组).刺激组35例患者予以FNS治疗,每次通电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0 d,同时按常规服用美多巴;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多巴胺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美多巴用量不变.于治疗前、后予以改良Webster量表、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HAMD)评分;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患者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刺激组运动症状有所改善,抑郁症状减轻,Webster和HAMD评分均减少(P<0.05),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含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运动和抑郁症状则无明显改变,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FNS治疗在减轻PD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也能改善抑郁状态,其作用机理可能于中枢神经保护和促进5-HT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丹参对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蓉  岑瑛  刘小雪  任林森 《华西医学》2002,17(2):238-239
目的:探讨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于兔的双侧大腿部持续上止血管3小时。A组10只,在松止血带前后10分钟分别给予丹参2ml/kg(1.5g/ml);B组10只,在同一时间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在松止血带前及松后30分钟、1、3、6小时分别采取血样本来测定多核粒细胞(PMN)计数、白蛋白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再灌注前相比所有的实验动物再灌注后血中PMN计数及白蛋白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DA水平则升高。所有的数据经方差分析,P<0.01。两组间进行比较,再灌注后1、3、6小时B组血中PMN计数明显低于A组;再灌注后3、6小时B组白蛋白水平也明显低于A组;而血中MDA水平B组在再灌注后各个时点均高于A组。所有数据经T检验,P<0.05-0.01。结论:凡参有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从天然药物中寻求安全有效的镇静安定类药物是逐年增加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需要.前期实验发现草问荆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镇静安定作用.目的分析草问荆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1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理研究室完成.实验药物为草问荆总生物碱;实验动物选用Wister大鼠24只.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草问荆总生物碱组(60 mg/kg)、利血平组(30 mg/kg)、生理盐水组(同体积),腹腔一次性给药上述剂量药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及紫外线检测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大鼠纹状体和脑边缘区单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二醇、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的含量.结果实验前和实验后动物数均为每组8只,无异常或死亡现象.草问荆总生物碱对大鼠纹状体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升高纹状体单胺递质中性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对大鼠前脑边缘区的单胺类递质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显著升高边缘区单胺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的含量,但对于3,4-二羟苯乙二醇的升高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问荆总生物碱的镇静、安定作用与中枢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下降有关.草问荆总生物碱具有与利血平相似的单胺排空作用,是草问荆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安定作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多巴胺受体表达量在运动疲劳前后的变化,探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信号通路在运动疲劳后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大鼠。以10天递增负荷游泳运动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纹状体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基吲哚乙酸、肾上腺素、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酸、高香草酸及多巴胺受体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纹状体5-羟色胺含量较对照组增加14.23%(P0.05),多巴胺含量增加27.35%(P0.01);运动疲劳后纹状体多巴胺Ⅰ型受体没有出现显著浓度变化,而多巴胺Ⅱ型受体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运动疲劳使纹状体区5-羟色胺、多巴胺与多巴胺Ⅱ型受体含量增高,多巴胺可能与Ⅱ型受体结合激活间接通路影响锥体外系对运动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