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男,17岁.因头痛伴双侧鼻腔间断性流涕5年余于2001年9月16日入院.体检:双侧下鼻甲轻度肥大.血常规及生化检查:RBC 3.15×1012/L,Hb 11 g/L,血糖4.7 mmol/L.CT示双侧上颌窦内有类圆形囊性肿物.诊断为双侧上颌窦囊肿, 9月20日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双侧上颌窦口开放及囊肿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术后并发舌下神经麻痹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于2003-03-06在全麻插管下行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放加鼻中隔矫正术。麻醉诱导为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1mg、阿曲库胺30mg、异丙酚150mg依次静脉注射,吸纯氧后使用SHLC-MAN喉镜经口明视下ID7.5#导管顺利插入,导管套囊注入空气8ml,固定于左口角,插入导管距门齿23cm,术中1%-1.5%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47岁。因进行性双侧鼻阻塞伴流黏稠涕 5年于 2 0 0 2年 1 1月 2日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Ⅱ型Ⅲ期”。鼻内镜检查 :双侧鼻腔黏膜呈慢性充血状 ,鼻中隔居中 ,双侧下鼻甲形态正常 ,中鼻道内可见荔枝肉样新生物生长 ,总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鼻窦CT冠状位示 :双侧前中组筛窦、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腔缩小 ,双侧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入院后行各项常规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于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双侧筛窦、上颌窦开放 ,息肉摘除术。手术采取Messerklinger术式 ,切除双侧钩突 ,开放双侧前中组筛窦 ,见双前中组筛窦内黏…  相似文献   

5.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疗效,但由其引起的并发症时有发生,甚至引起病人死亡.我院2002年行鼻内镜术后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6岁,以“双鼻塞伴脓涕10年”为主诉人院,无头痛、头晕,无眼痛史。20年前曾在我院行“双鼻息肉摘除术”。体检:双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新生物,鼻咽部未见新生物,有脓涕。视力:右:1.0,左:1.0。鼻窦CT示:全组鼻窦炎。于人院后次日行“双功能性鼻内镜术(全组鼻窦开放)”,术前常规立止血1支及鲁米那0.1肌内注射,术中出血约300ml。近手术结束时,患者诉右侧眼痛及头痛,予粗略检查,视力尚可,眼球活动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鼻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后眼部并发症。方法:报告和分析3例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及凡士林纱条填塞后并发的眼睑脂肪肉芽肿及其处理。结果:3例均因经鼻内镜手术时损伤同侧眶内壁纸板,术后2~3h出现眶周肿胀、眼睑淤血和睑结膜水肿,10~24h内抽出鼻腔凡士林纱条,6~8d眼部肿胀和眼睑淤血消退、鼻腔通气良好出院。术后12~15d出现同侧眼睑肿胀和眼脸皮下结节性肿块(左上睑1例,右下睑2例),眼球活动和视力正常。静脉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3~4周仅能暂时减轻眼睑肿胀。术后1~6个月经睑缘切口,完全切除眼睑内肿块后痊愈,术后病理诊断为脂肪肉芽肿。随访4~18个月无任何眼部不适和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损伤眶纸板和出血,以及凡士林纱条填塞致凡士林渗入眼睑内是产生眼睑脂肪肉芽肿的直接原因;确认有眶纸板损伤后不宜用凡士林纱条作为止血填塞;彻底清除眼睑内肉芽肿病灶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射频结合鼻内镜技术的应用,使鼻咽部病变的治疗更加准确而安全,但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现就笔者所遇术后鼻腔大出血及动眼神经麻痹各1例报道如下。 病例1:女,39岁。因反复涕中及痰中带血2月就诊,鼻窦CT扫描发现右侧上颌窦粘膜轻度肥厚,骨质无破坏。纤维鼻咽镜下发现左侧鼻咽顶后壁交界处,近咽隐窝约0.6~0.8 cm处有少量的出血。入院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1岁,因左侧鼻腔阻塞渐加重伴脓涕4个月入院。双眼视力及眼球运动未发现异常,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示左侧全组鼻窦炎,左侧上颌窦内占位性病变可能,未见眶内占位性病变(图1)。术前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术前体检未发现明显手术禁忌证,在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左侧中鼻道见大量白色黏稠脓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7岁。反复鼻塞、流脓涕伴头疼、头昏、易倦、纳差、记忆力减退2年余,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于2005年6月9日以“筛窦炎”收住我科。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肝、肾功能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专科检查:双侧下鼻甲轻度肥大,鼻中隔轻度左偏,双侧中鼻道及总鼻道后部脓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壁部分切除治疗急性鼻源性眶骨膜下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全身应用头孢他啶及万古霉素24 h后,全身麻醉下行病侧上颌窦、筛窦开放术,同时取鼻窦内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影响鼻窦引流或术后鼻腔清理的鼻中隔偏曲、肥大中鼻甲同期或择期进行处理;术后24 h取出鼻腔填塞物,吸引器每日2次清理术腔渗出物,直至有新鲜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对于有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者,更换抗生素,对于无结果者,继续应用头孢他啶及万古霉素5 d。结果:全部患者未出现眶部、鼻腔、颅内及全身并发症,术后24~48 h体温恢复正常,眼痛、眼胀、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睑、球结膜水肿消腿明显,眼球活动度明显增加;术后13~22 d,全部患者眼部体征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6例遗有间断性眼部胀痛感。结论:鼻内镜下眶壁部分切除治疗急性鼻源性眶骨膜下脓肿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具有明显优点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垂体脓肿临床少见,占垂体瘤发病率的0.25%~0.60%[1].部分垂体脓肿经鼻蝶入路手术后易复发.我科于2005-02-2007-03收治垂体脓肿患者2例,我科应用鼻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鼻漏是鼻内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易导致颅内感染进而危及患者生命,预防其发生以及在发生后采取适当有效治疗十分重要。现将我科2例鼻内镜手术并发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例1,男,60岁,2001年4月入院,病程20余年;例2,女,58岁,2  相似文献   

14.
随着鼻内镜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升高,且大部分为眼部并发症,眼部并发症包括:纸样板损伤,内直肌损伤,鼻泪管损伤,眼眶血肿,视力丧失等,其中筛骨纸样板损伤最常见,发生率为0.5%~1.5%,并发失明多数是个案报道。我院成功抢救1例因眶内血肿致视力完全丧失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7岁,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于2008年3月17日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术中用1%丁卡因溶液2 0 ml加1‰肾上腺素3ml浸湿棉片后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16.
随着鼻内镜术的广泛开展 ,其并发症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报告我科 3例病人全麻下鼻内镜术后在未伤及眶纸样板的情况下 ,却出现了眶内炎性肿块。1 病例报告例 1,女 ,48岁。 2年前 ,因左鼻塞并出血 ,在当地医院行鼻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为鼻腔乳头状瘤。后来左鼻塞越来越重 ,鼻出血次数增多 ,来我院检查见左鼻腔充满光滑、活动之肿物 ,直达后鼻孔。盐酸麻黄碱收缩效果不佳 ,左上颌窦有压痛。鼻窦CT显示左上颌窦及鼻腔充满肿物并相连续 ,鼻腔外侧壁骨质有压迫性吸收现象 ,右上颌窦囊肿 ,右眶纸样板部分不显影 ,眶内无异常发现。于全麻下行左…  相似文献   

17.
几丁糖预防鼻内镜术后术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大量开展,术后换药及如何防止术腔粘连复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科对2004年2月~2005年6月收治的82例经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发现术后应用几丁糖组的患者术腔水肿轻微且粘连机会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开展的医院逐渐增多,由于该手术较多由神经外科医生单独实施,往往忽视鼻腔结构的保护,造成对鼻腔黏膜以及正常结构的损伤,术后并发鼻窦炎,鼻腔粘连,不但影响鼻腔通气及呼吸质量,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我们收治了16例垂体瘤术后并发鼻窦炎的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手术引起鼻中隔穿孔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男,41岁。主诉持续性双侧鼻塞伴不断脓涕10年。检查:双鼻腔中鼻道及嗅裂灰白色半透明新生物(病理检查证实为息肉)及大量黄白色黏稠分泌物,双下鼻甲肿大;鼻中隔不偏曲,无穿孔,黏膜无糜烂。结合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检查,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诊断为:双侧慢性鼻窦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3岁,双侧鼻腔阻塞伴脓涕10年,受凉后鼻腔症状加重.于1997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诊断为"鼻息肉"并行手术摘除,术后恢复较好.3年后复发,于2000年7月在我院行第2次手术,术后症状改善.2007年以来鼻部又复出现伴脓涕、头疼及嗅觉减退.患者于2009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CT报告双侧鼻息肉及慢性全组鼻窦炎,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