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乳腺粘液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乳腺粘液癌所有患者从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理组织学变化、临床分期、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岁以上和加~50岁者,分别占48.39%(15例)、45.16%(14例);从发现包块或溢液至就诊时间平均(32.5±2.8)个月;临床以乳房包块占64.52%)、乳房胀痛(18例,占58.06%)、乳头溢液(2例,占6.37%)为主要表现,外上象限为好发部位;31例患者X线检查可见表现为团块状影;肿瘤直径平均(5.5±2.8)cm;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占12.90%);31例患者均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本组31例黏液癌中属单纯型者22例(占70.97%),混合型9例(占29.03%);Ia期2例(占6.45%,),Ib期2例(占6.45%),Ha期22例(占70.97%),Ⅱb期2例(占6.45%),Ⅲa期1例(占3.23%),Ⅲb期1例(占3.23%),Ⅳ期1例(占3.23%)。结论乳腺黏液癌以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外上象限为好发部位,临床无典型症状,病理分型以单纯型为主,临床分期以Ⅱa期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及结直肠非黏液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状况。方法 对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医院诊断以及治疗的61例结直肠癌患者开展项目内容回顾性探究,将10例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归入试验组,将51例结直肠非黏液腺癌患者归入对照组,评估临床基本特征具体状况、临床病理特征具体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检验结果相比,试验组平均年龄更小,年龄≥45岁患者比例、手术之前癌胚抗原指标> 5.00 ng/mL患者比例均更高,肿瘤直径更大,肿瘤所处部位以右边为主,T分期患者比例更高,复发及转移整体占比更高,指标检测内容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试验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对照组分析项目内容相比,指标检测内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与结直肠非黏液腺癌患者存在差异性临床病理特征,前者年龄更小,手术之前癌胚抗原指标不正常情况占比更多,肿瘤直径更大,肿瘤多位于右边,以晚期为主,而且更加容易出现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3.
马丽梅  曾林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44-3245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黏液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1例发生在阑尾的黏液腺癌转移至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阑尾黏液腺癌形态学上表现为分化好的黏液上皮性病灶,上皮细胞立方或柱状,胞浆透亮,核位于基底部,核分裂象罕见,腺腔充满胶冻样黏液。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low MW),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C-erbB-2均为阳性,ki-67肿瘤细胞约70%阳性,CK7、S-100、Vimentin、CgA、Syn阴性。结论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十分少见,至晚期广泛转移及双侧卵巢受累时,确定原发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方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分析结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预后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和50例结直肠非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将其设置为黏液腺癌组、非黏液腺癌组,对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线性分析影响结直肠黏液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肠梗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型、TNM分期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非黏液腺癌组相比,黏液腺癌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更低(P<0.05),平均生存期明显更短(P<0.05)。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型、肿瘤TNM分期均是影响结直肠黏液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黏液腺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结直肠黏液腺癌以直肠和升结肠部位多见,结直肠黏液腺癌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直肠黏液腺癌年龄相对年轻,而结肠黏液腺癌与之相反;以浸润型生长方式为主;淋巴转移率高,易发生腹膜播种;晚期可经血行转移到肝、肺、骨、脑、卵巢、脾、肾、胰肾上腺、乳腺、甲状腺和皮肤等处;术后5年生存率低。因此结直肠黏液腺癌是大肠癌预后不良的一种病理类型。临床上应针对结直肠黏液腺癌的病理特征进行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据这些特征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乳腺黏液癌病理统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雨 《中国医药指南》2011,9(9):220-221
<正>乳腺黏液癌又称黏液腺癌或胶样癌,在乳腺恶性肿瘤中较为少见,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尤以老年妇女多见,通常生长缓慢,但可长的很大,肿块较局限和境界清楚。现就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病理科近2年所遇8例乳腺黏液癌,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极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选择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黏液癌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Ⅰ期1例,Ⅱ、Ⅲ和Ⅳ期分别为2例2、例和1例。诉症状:乳腺无痛性肿块4例,肿块伴疼痛1例,单纯乳头溢液1例。肿块大小分布与病程长短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呈正相关。采用扩大根治术1例,根治术1例,改良根治术3例,保乳手术1例。随访时间10~6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无死亡患者,但是发生局部复发1例,复发率为16.7%。结论对于乳腺粘液癌患者,病理类型是预测乳腺黏液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要同时提高患者和医师的警惕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整理复习4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组4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5~58岁,平均51.5岁。临床上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组织学特征为:癌组织呈复杂的腺样结构或不规则的实性团巢状结构,癌细胞胞质丰富,均质状或颗粒状,嗜伊红,核大,核仁显著,部分核呈空泡状。特殊染色和免疫表型:4例均为dPAS、GCDFP-15、AR(+),ER、PR、CerbB-2、CK5/6、EGFR(-)。结论乳腺大汗腺癌罕见,但预后较好,诊断必须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子宫颈黏液腺癌的病理诊断。方法选自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子宫颈黏液腺癌患者共21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病理诊断特点。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漏诊现象,TCT和子宫颈活检各漏诊1例;误诊现象共出现5例;13例患者通过子宫颈活检确诊为子宫颈黏液腺癌;1例患者通过诊刮确诊为腺癌但无法确定其组织学类型。患者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显示其中有11例患者CEA为阳性,所有患者Ki-67均升高超过20%。结论对子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诊断结合组织形态学以及细胞学的相关知识,能够减少漏诊误诊现象,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赢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黏液腺癌的好发部位。方法收集60例胃黏液腺癌对其发病部位和发生在胃底的其他类型腺癌15例进行研究。结果60例黏液腺癌中发生在贲门部8例,胃底36例,胃体4例,幽门部2例。发生在胃底其他类型腺癌15例。结论黏液腺癌主要发生在胃底,胃底好发黏液腺癌。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在妇科乳腺疾病中较为少见,病理特征是癌变的细胞产生大量黏液性物质,积聚在细胞外液中形成"黏液湖"征。此种疾病伴有假良性形态的黏液囊肿样改变,其生长缓慢,基本无转移,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预后良好。现选取在1991年至2011年间,我院接诊并经手术切除部分组织做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黏液癌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breast mucinous carcinoma,B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对20例 BMC 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单纯型 BMC 肿瘤细胞为较均匀的小圆细胞排列成团状,簇状,漂浮在黏液湖中,由纤维分隔为小叶样,部分可呈小管样,乳头状,异型性不明显。混合型 BMC 除黏液癌成分外还伴有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型 BMC 的 ER、PR 大多阳性,HER-2少部分阳性。混合型 BMC 免疫表型不一。结论BMC 是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或/和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一类乳腺癌,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可以帮助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冯国勋  魏学明  任力  李德昌  王石林 《河北医药》2009,31(17):2197-2200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1例,筛选出BLBC15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EGFR、vimentin、ER、C—erbB-2等。结果15例BLBC病理组织形态学表现为典型的BLBC病理特征。15例乳腺BLBC的免疫表型均为ER、c-erbB-2阴性,而CK5/6、EGFR及vimentin阳性。BLBC与其他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发病年龄轻,肿瘤大,易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易复发转移。结论BLBC是一种特殊表型的乳腺癌,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癌亚型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any clinicopathological or progno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mucinous gastric carcinoma (MGC) and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SRCC).

Methods: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treatment efficacy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MGC and SRCC.

Results: In total, 193 patients (51 with MGC and 142 with SRCC)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Patients with SRCC in particular had notably higher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perineural invasion, rate of Borrmann types III and IV, and stage III–IV cancer (according to its TNM stag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MGC. However, tumor size was larger in patients with MGC (tumor size ≥5?cm).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29.8 months in the MGC group and 16.6 months in the SRCC group (p?=?.04). The median OS in stage I–III patients was 59.9 and 42.5 months in the MGC and SRCC groups, respectively (p?=?.35). Comparing OS between MGC and SRCC stage IV patients revealed that the median OS was 10.1 and 8.8 months, respectively (p?=?.96).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entire patient group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weight loss at diagnosis, distant metastasis, and lymph node involv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OS. Multivariate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weight loss at the diagnosis and T3–4 tumors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OS in the stage I–III group.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SRCC had generally poorer prognosis and lower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MGC. Further studies on the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based on the pathological subtypes of SRCC and MGC are still need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X线乳腺摄影检查,对照组行超声检查,两组对形态及边界现象情况比较,并与病理诊断阳性率之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形态显像清晰比例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1.267,P<0.05).且对肿块边界显像清晰比例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53,P<0.05).观察组与病理诊断阳性率比较为92.5%,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470,P<0.05).结论 对于X线检查提示乳腺黏液癌可能者,应注意行病理组织活检,以更好的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是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黏膜上皮的一种囊性肿瘤。这种肿瘤能分泌浓稠的黏液,从而导致胰管扩张和梗阻。笔者通过查阅外文文献,了解IPMN的病理特点,以便提高对IPMN影像学表现的分析,从而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董丽涛 《安徽医药》2018,22(5):897-89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术后或活检经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标本67例,既往收集的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HSF-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HSF-1蛋白阳性表达率71.64%(48/67),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SF-1蛋白阳性表达率31.43%(11/35),两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HSF-1蛋白在高分化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6.96%高于中低分化组织的63.64%,浸润深度≤1/2肌层的阳性表达率87.50%高于≥1/2肌层的62.79%,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9%高于阳性组织的57.69%,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F-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李芳  张飞燕  李璐  高颖红  周炳娟 《河北医药》2012,34(9):1288-129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钙黏附素-E(E-cad)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7和E-cad在2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68例浸润性导管癌(IDC)和17例正常乳腺组织(Control)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P-7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E-cad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且MMP-7与E-cad间无相关关系(χ2=0.00,P=1.00);MMP-7及E-cad均与乳腺癌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MMP-7和E-cad与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93例,其中浸润性癌患者51例、非浸润性癌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组消瘦、CA199>37 U/ml以及皮肤巩膜黄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组.浸润性组复发率为41.18% (21/51),显著高于非浸润性组的7.14%(3/42);而5年生存率为56.86%(29/51),明显低于非浸润性组的97.62%(4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手术治疗后非浸润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好,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防止病变发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usashi2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和分子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Musashi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表达,对HER2检测结果为“++”的病例进一步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分析Musashi2表达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分子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usashi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在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P<0.01)。在TNM分期的早期(Ⅰ+Ⅱ期)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晚期(Ⅲ+Ⅳ期)患者(P<0.05),但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脉管是否受累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乳腺润性导管癌,Musashi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sashi2表达水平与ER、P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