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失眠,中医学古籍又称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失眠的临床表现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时睡时醒,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则可通宵不睡。现代研究认为,失眠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可分为起始失眠、间断失眠、终点失眠3期。长期睡眠不足,人的智力和记忆力就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失眠的治疗及心理护理朱爱莉(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荣成264300)关键词失眠辨证论治心理护理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病因虽多,均与心、脾、肝、肾等脏器阴血不足有关。长期思虑劳倦,伤及心脾,精血耗损不能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失眠。若病因及...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2种:一是原发性失眠,即无任何器质病变而失眠者;二是继发性失眠,即因某组织器官病变或疼痛而引起的失眠。本院知名老中医师瑞华先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针对失眠患者的按摩手法,施术后疗效显著。现仅就原发性失眠的师氏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失眠的治疗,不外乎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清热化痰,和中安神等,而采用温阳祛湿法治疗失眠屈指可数,现介绍导师治疗失眠医案一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吕国臣  齐微微 《河北中医》2012,34(12):1842-1843
失眠又称不寐,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亦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眠。目前,失眠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大,发病率更高。2008—2012年,我们运用针灸配合高压电位治疗失眠30例,并与单纯针灸治疗30例、高压电位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通过分析《景岳全书》对失眠的发病机制、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特色的阐述,论述张介宾关于失眠的辨证论治思想,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住院患者由于睡眠环境的改变、社会角色的变化以及疾病本身造成的不适等原因常常导致失眠,而失眠易诱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加重病情。因此,解决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失眠问题,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和转归。在临床工作中,笔者根据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  相似文献   

8.
李健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6):119-120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入睡困难,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眠为特征,并伴有头晕、健忘、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取得了进展,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导师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学验颇丰。现将曾老师治疗阳虚失眠的经验小结如下。1失眠概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轻者有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也有时寐时醒等,重者整夜不能入眠。失眠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也往往是多种病因的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失眠、晚间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越来越困扰都市人。我在香港一针灸专科中心驻诊的一年多时间发现,前来求诊的病人有三分之一主诉失眠.三分之一兼诉失眠。随着都市运作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失眠患病率日益增高,失眠人群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大话西游》中这一句经典台词,在日常生活中却成了很多人的噩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失眠的痛苦,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工作效率的降低,失眠似乎已经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终结者"。那么失眠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呢?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指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重者整夜不能入睡,并  相似文献   

13.
胃中之气上逆,不能下行而致体内气机紊乱,失去平衡,最终阴阳不能相交而导致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作为经典理论之一,在失眠的发病、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方面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失眠是指失眠时间大于1个月的慢性失眠,服用多种中成药和西药安眠药,仍然不能改变病状,而且有镇静安眠药物依赖的状况。笔者采用针刺与中药治疗难治性失眠42例,取得一定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阐述曹宝国主任医师以阴虚不能纳阳和阳盛不能入阴作为失眠基本病机,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强调失眠应当从心论治,并将失眠分为实火扰心、肝郁化火、痰瘀互结、脾胃不和、气血两虚、阴虚不寐、阳虚不寐7种证型,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立方选药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附验案详细说明和佐证。  相似文献   

16.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体会郭梅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210017)关键词失眠半夏白术天麻汤失眠又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除身体疾病性失眠外,一般由神经衰弱所引起。长期失眠可导致紧张、焦虑、烦躁或抑郁,病人过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有寐而不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笔者采用电针治疗76例失眠,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是指以不能持续获得正常睡眠时间为主的一类病证。顽固性失眠是指失眠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不能缓解者。就病因而言,《医宗必读》论述失眠之故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从病机方面,诸医家多认为其总属阳盛  相似文献   

19.
正不寐(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工作或生活质量。在竞争剧烈、社会节奏加快的今天,失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研究资料显示,成年人失眠发病率5%~45%,老年人失眠率更高,50岁以上失眠者占总失眠数的40%,60~90岁的境遇性失眠或慢性失眠高达90%[1]。目前对失眠的西药治疗主  相似文献   

20.
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探讨邹锦山(福建省莆田县精神病疗养院莆田351144)关键词失眠辨证论治失眠,亦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常有入寐困难,有睡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