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用途弓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前牙深覆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丝弓矫治器中运用多用途弓联合种植体支抗打开前牙咬合。结果对于安氏Ⅱ类高角病例,多用途弓能够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结论多用途弓联合种植体支抗是治疗前牙深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韦名浪 《右江医学》2009,37(4):468-469
前牙深覆颌是临床较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矫治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地打开咬合。对于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如何控制磨牙伸长,尽量压低前牙,同时避免切牙唇倾而达到打开咬合的目的,是矫治成败的关键。本文作者运用多用途弓矫治了13例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并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临床上严重的安氏Ⅱ′类错He患,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其矢状向、垂直向、横向的不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磨牙关系中性,前牙覆He、覆盖正常,面型得到改善。头影测量显示:上切牙向舌侧移动和倾斜,下切牙轻微向唇侧倾斜,ANB角减小。结论:严重的安氏Ⅱ′类错He使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可以取得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有关临床打开咬合的问题常因疗程长、难度大而困扰着临床工作者,临床应用不得法常致使有些患者疗程很长而效果欠佳,甚至导致矫治失败[1].最近,我们对方丝弓矫治技术中采用后倾曲打开咬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打开咬合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作用.方法60例安氏Ⅱ类低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平面导板牵引来打开咬合.对照组单纯使用固定矫治器.比较两组患者打开咬合、排齐牙列和磨牙关系发生转变所需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打开咬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平面导板牵引来打开咬合以明显缩短打开安氏Ⅱ类错[牙合]咬合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用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伴牙列拥挤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伴牙列拥挤错牙合患者5例,年龄15~17岁,装直丝弓矫治器,经排齐整平后上颌运用多曲弓配合Ⅱ类牵引治疗。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前牙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磨牙关系中性,面型没有出现前突。结论:利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原理可以使牙齿产生向远中的移动,从而达到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开,伴下颌后缩,拔除尖牙后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矫治后上下牙排列整齐,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一致。结论: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操作简单,牙齿定位准确,可简化矫治程序和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器中矫治错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矫治特点。方法:选择0.022″系统的直丝弓矫治器,使用MEAW技术对10例Ⅲ类错和2例前牙开病例进行矫治。结果:12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覆盖覆正常,牙科美学指数计数减小。结论:在直丝弓矫治器中使用MEAW技术矫治错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前牙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方丝弓矫治器对前牙外伤固定治疗的效果,以便为前牙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32例前牙外伤患者,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前牙,时间2—4周。结果治疗后2年追踪复查总有效率97%,疗效较为满意。结论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治疗前牙外伤是可靠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方丝弓联合前牙转矩辅弓在治疗前牙错【牙合】过程中转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方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牙转矩辅弓进行精细调节,关闭间隙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两组上切牙转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上牙弓宽度呈现明显增加.前牙覆盖明显减小(3.55±1.68)mm,前牙覆牙合减小(0.78±0.31)mm,在ANB、UI—SN、U1—L1、U1—NA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丝弓联合前牙转矩辅弓在治疗前牙错【牙合】过程中有效地对上下【牙合】前牙进行转矩控制.减小上前牙唇倾度和前牙覆盖,缩短疗程,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曲方丝弓技术结合微种植支抗矫治骨性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正畸治疗的Ⅱ类高角开患者11例,使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结合唇、腭侧微种植支抗进行正畸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曲方丝弓技术结合微种植支抗能够对后牙产生实质性的压低,SN-MP减小,MP-FH减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角度测量值接近于恒牙期正常值。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结合微种植支抗可以快速有效地矫正开,患者面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刘金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799-799
目的探讨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9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9例患者在不同的疗程,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牙的代偿性移动,即上牙列整体前移,下牙列的后方移动,来建立正常的牙[牙合]关系,可以有效地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M EAW)技术治疗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的疗效,分析该技术的适用范围。方法:使用M EAW技术矫治8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均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引起的主要是牙位及位的改变,即上牙弓向前移动;下切牙显著舌倾,下前牙牙槽高度增大,下后牙向远中竖直。上下颌骨的变化不明显。结论:使用M EAW技术治疗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病例应选择前牙反覆盖不大、下后牙近中倾斜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病例。适应证的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He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Ⅲ类错He的矫治特点探讨其作用.总结临床的适应证,方法及时机的选择。方法:运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Ⅲ类错He患者进行反覆He,反覆盖,上后牙的颊向开展和调整磨牙关系的矫治。结果:19例安氏Ⅲ类错He患者均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用于安氏Ⅲ类错He机理独特,适宜,只要充分利用其矫治原理,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按照使用要求操作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即可得到满意的疗效。Ⅲ  相似文献   

17.
周红祥 《吉林医学》2012,(31):6837-6838
目的:探讨方丝弓加镍钛辅弓用于阻生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方丝弓加镍钛辅弓对12例阻生牙进行固定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本组均采用拓展间隙加牵引导萌的方法进行矫治,矫治完成后,阻生牙牙髓活力正常,未见阻生牙及邻牙牙根吸收现象。结论:方丝弓加镍钛辅弓正畸技术矫治阻生牙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技术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例10~12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双期矫治。结果:25例患者经双期矫治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双期矫治技术能有效治疗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促进下颌骨正常发育,改正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改善患者的面型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Twin block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同期矫正既有骨性又有牙性错的复杂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疗效.方法去除Twin block矫治器的上颌唇弓,改箭头卡为邻间钩,较好地与方丝弓矫治器协同应用于临床,矫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错病例.结果治疗后正侧面轮廓明显改善,颏唇沟变浅,前牙覆、覆盖基本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结论两矫治器联合同期应用,能迅速、有效地矫治复杂的安氏Ⅱ类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再植牙同定中的作用.方法 将方丝弓技术与牙弓夹板钢丝结扎术作对此研究.结果 方丝弓技术的总有效率为100%,牙弓夹板钢丝结扎术的总有效率为83.33%(P<0.05).结论 方丝弓技术优于牙夹板钢丝结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