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众所周知,丙型肝炎易慢性化,慢性化率高达50%~80%。一旦慢性化,病毒很少发生自发清除,且极易向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而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影响丙型肝炎抗病毒因素的研究报道提示,其与病毒、宿主、治疗方案等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能更早期、更有效、更经济地控制病程进展,提高治疗效果,该文总结了目前影响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较为全面地阐明了这些因素对抗病毒疗效影响的原由,以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郭然  蒋梅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2):177-181
目的 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以及对乙肝病毒、肝功能、甲胎蛋白的作用这几方面,系统评价以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于多个中外数据库检索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RCT(中文?)文献,截止日期为2018年7月1日,通过筛选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6篇,包括TACE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实验组)734例和单独TACE(对照组)696例,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Stata 11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显示实验组在ALT下降(P=0.011)、HBV DNA 定量减少(P=0.000)、AFP变化(P=0.006)、1年生存率(P=0.001)及2年生存率(P=0.004)均优于对照组(P<0.05)。即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TACE术后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改善肝功能、抑制甲胎蛋白水平,并提高其近期疗效、远期生存情况。结论 HBV再激活是乙肝相关性肝癌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多次TACE治疗能引起HBV再激活,故有必要联合抗病毒治疗以预防,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可提高TACE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9例接受介入治疗,观察组19例在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肝功能及HBV DNA水平。结果观察组DCR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组间差异明显(P0.05)。随访1年是观察组ALT(38.9±8.6)U/L、HBV DNA(3.1±0.2)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有益,有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何盛华  张济万  陈强  秦正碧 《四川医学》2005,26(10):1090-1090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重要的病因治疗.但现有的抗病毒药物疗效有限,并存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价格偏高等问题.现将我们观察国产抗病毒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通过抑制病毒及控制肝纤维化以延缓或阻止病情向肝硬化失代偿期发展仍是慢性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治疗的主要环节.但单独的病因治疗不能代表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全部内容,在抗病毒基础上加强抗纤维化是治疗的关键.我们选用了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探讨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7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分级、临床生化指标、TNM分期、病因等方面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Log-Rank检验对与生存有关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等9项因素对CTP A级肝癌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直接胆红素等19项因素对CTP B、c级肝癌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TNM分期是影响CTPA级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前白蛋白和MELD评分是影响CTP B、C级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重视抗病毒治疗;CTP B、C级肝癌患者在抗癌治疗的基础上尤应注意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16例(16眼)确诊为角膜内皮炎的病例进行分类,采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治愈。结论角膜内皮炎的病因和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有关,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为什么早期规范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是关键呢?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病情进展的关键诱因是乙肝病毒载量,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肝活检确诊为PH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外科综合治疗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有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经外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PHC的临床表现多样,乙型肝炎病毒是PHC最常见的病因;肝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早期确诊后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部分乙肝患者合并有丁肝病毒感染。目前单纯西医抗病毒治疗长期疗效不满意,近年来有关中西医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报道较多,本文拟就近年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过程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26例风湿病患者被分为三组,HBV复制组(HBsAg阳性+HBV-DNA阳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前1周加用抗病毒药拉米夫定100 mg/d;HBV无复制组(HBsAg阳性+HBV-DNA阴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先不加抗病毒药物,随访中如出现HBV-DNA转阳则加用抗病毒药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既往暴露组(HBsAg阴性+抗HBc阳性):随访中出现HBsAg或HBV-DNA转阳加用抗病毒治疗。结果 HBV复制组11/13出现HBV-DNA转阴;HBV无复制组4/11出现HBV-DNA转阳;既往暴露组1/2出现HBV-DNA转阳,这5例发生再激活的患者予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均转阴。结论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风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会导致HBV再激活,一旦出现再激活则需及时采取抗病毒治疗。对于HBsAg阳性同时HBV-DNA阴性的风湿病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不能忽视既往暴露的患者,需密切监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V RNA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59例恩替卡韦(ETV)治疗96月(或108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样本。在基线、3月、6月、9月、12月、36月、72月和96月(或108月)时检测HBV RNA水平、HBV DNA水平和血清学指标(HBeAg)。结果 在接受ETV抗病毒治疗12月、36月后,HBV RNA虽然有所下降,但HBV RNA转阴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月后,甚至96(或108)月时,有33例患者的HBV RNA水平低于100 copies/mL,其中29例患者的HBV RNA低于检测下限,HBV R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RNA水平越低,HBeAg转阴率越高(P<0.05),年龄、HBV RNA与HBeAg转阴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ETV抗病毒治疗时间延长,HBV RNA的清除越彻底,其转阴率越高。本研究证实抗病毒时间、年龄与HBV RNA转阴率呈正相关,越早抗病毒治疗效果越好。HBV RNA可作为ETV治疗预测HBeAg是否转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需要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的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的风湿免疫病的抗病毒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合并HBV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合并HBV的风湿免疫病70例,于开始糖皮质激素和(或)DMARDS治疗时同时抗病毒治疗的25例,无一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或HBV病毒复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45例,HBVDNA升高10倍以上的24例,伴肝功能异常17例;暴发性肝炎2例,1例10天、1例2月出现症状,谷丙转氨酶(ALT)最高达3428U/L, HBVDNA>10^9copies/ml,经护肝、抗病毒治疗后ALT正常、HBVDNA正常.结论 风湿免疫病同时合并HBV常见,治疗风湿免疫病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DMARDS,有使稳定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出现病毒复制,甚至暴发性肝炎的可能,而预先应用抗病毒治疗,可减少病毒复制机会.  相似文献   

14.
娄红梅 《医学综述》2014,20(18):3350-3352
准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存在的现象。准种复杂性和离散度越大,准种变异越复杂,就越有可能产生具有临床耐药的变异,治疗难度也越大,从而影响临床疗效。HBV的准种变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因此,将HBV优势种群与抗病毒药物敏感性联系起来,合理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近年来对准种的复杂性和离散度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HBV YMDD变异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产生与血清HBV-DVA水平的关系.方法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平均疗程32月(12~48月),治疗前及治疗中每4~6月采血,用荧光实时PCR定量检测HBV-DNA,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HBVYMDD变异.分析出现YMDD变异组与非变异组治疗前HBV DNA水平差异.结果 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未产生YMDD变异(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病毒载量水平越高,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越容易产生YMDD变异,且产生时间越早.血清病毒载量可作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产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欧强 《世界感染杂志》2005,5(4):353-355
我国是慢性乙肝的高发区。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是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抗病毒疗效可能与感染的HBV基因型有关。本文综述了HBV基因型与抗病毒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敏  高文军  高齐明  冯健华  魏环 《广东医学》2006,27(8):1127-112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4l例患者用护肝药作对照,疗程2年以上,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拉米夫定治疗24个月后,肝功能的复常率明显优于护肝治疗组(84.3%对58.54%,P〈0.05),HBV DNA转阴率显著优于护肝治疗组(81.25%对14.63%,P〈0.01)。拉米夫定治疗9个月开始出现YMDD变异,24个月时YMDD变异率为15.63%,YMDD变异后2例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护肝治疗组3个月后,随着疗程的延长肝功能的复常率无明显增加。结论拉米夫定对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出现变异耐药后需要更换其他抗病毒药物。护肝治疗3个月无效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明水 《医学综述》2012,18(3):385-388
干扰素(IFN)α是目前一种对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比较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但其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同时核苷(酸)类似物药物的耐药性目前已成棘手问题。在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中IFN-λs的作用已开始显现,深入理解IFN-λs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影响,有助于明确慢性病毒感染的机制,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方法。现就IFN-λs与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Why do we not yet hav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espite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previous success with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other chronic viral infections, we are still using sequential monotherapy for chronic HBV infection. Antiviral-resistant HBV can result in major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We now have complementary drugs, such as lamivudine and adefovir dipivoxil, with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ignature resistance mutations,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showing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most lamivudine-resistant strains. Studies of combination therapy to date have used traditional endpoints--short-term reduction of HBV DNA levels and HBeAg seroconversion--rather than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here is now an emerging body of data suggesting that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decrease antiviral resistance in HBV infection, the endpoint likely to be of greatest long-term importance, and, rather than adding or replacing an antiviral agent after resistance develops, it is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慢性HBV感染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方法 对感染科门诊就医的慢性HBV感染者,自愿在门诊登记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观察对象中未抗病毒治疗的主客观原因.结果 951例(男749例,女202例)患者中未行抗病毒治疗者共424例(男300例,女124例),其中未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319例(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