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索问》,历代医家对此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详细研读《黄帝内经》原文、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应当理解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胃气逆调,表现为不得安寐。  相似文献   

2.
聂金娜 《中医杂志》2013,54(3):263-265
痰湿体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痰湿体质的成因、发病趋势及调治等方面的认识亦有补充,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痰湿体质理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针灸》2005,25(10):751
  相似文献   

4.
苦寒泻下法是中医的八大治法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中满者,泻之於内"、"其实者,教而泻之"、"留者,攻之"等一系列理论原则。这对于后世医家在治疗疾病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而《伤寒论》不仅进一步发挥了《内经》理论,而且把下法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应用下法针对各种应下之证,将理、法、方、药有机的贯穿,并有它独到的见解,具体而实用,用于临床救治危重病人而屡见奇效。所以《伤寒论》中的下法一直被历代医家重视和沿用,并且总结发展。下法分七种:攻逐瘀血法、温下逐饮  相似文献   

5.
赵援非  王学员 《陕西中医》2011,32(1):126-127
<正>"治神"的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古代医籍中关于治神的论述颇多,如《类经》、《标幽赋》、《金针梅花诗钞》等对治神均有论述,治神也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治神对针刺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针刺治疗疾病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在此,笔者就针刺治疗中的治神作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诊是中医学常用的诊法之一。对目诊的全面阐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其临证活动中,通过对目睛的形、色、神等表征及症状进行观察和辨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目诊内容,这对晋代王叔和提出的目诊类证鉴别、利用眼部症状判断疾病预后,以及后世医家对于目诊的发展和完善都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此部分的分析总结,可于审病问治多有裨益,今辑其论目大要探讨如下。1论杂病多主热证《伤寒杂病论》中对目诊之论述凡70余条,《金匮要略》占之七八。杂病者,于汉即为今之内科诸病,如书中黄疸、短气、咳嗽、消渴、下利、狐惑…  相似文献   

7.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8.
清浊为中医学内涵丰富的基础概念之一,具有清滑、稀薄及浊涩、稠厚之意。该文通过论证《黄帝内经》中气血清浊与针刺的关系,认为气血浊涩者,针刺刺激量较大,即针刺深度深且留针时间长;清滑者,针刺刺激量较小,即针刺深度浅且留针时间短。以此为论据,还提出阴经气血清滑而阳经气血浊涩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证了十二经脉气血清滑及浊涩程度,以期为后续经脉气血研究及针治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田乃佳  谭奇纹 《河南中医》2012,32(4):512-512
“天寒无刺”出自《素问·八正神明论》,在后世医籍中亦多引用,如《针灸大成》、《针灸问对》等.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是要求我们针灸工作者在天气寒冷时勿行针刺之术.作为经典中的语句必是言之有据的,那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真的是要求我们不要在寒冷的环境下行针刺之术吗.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早期传本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自问世就受到医家的重视,研究者、应用者代不乏人,因而《黄帝内经》的流传虽然“时有所隐,而授学犹存”。如果将经王冰编次、宋代掌禹锡、林亿等人校正的《黄帝内经素问》和南宋史崧所进《灵枢经》看作是今本的《黄帝内经》的话,那么此前《黄帝内经》的流传形式可称为早期传本。本文仅就此略作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热病是临床多发疾病,相当于西医急性传染病,西医以抗菌、抗病毒和解热镇痛等药物对症治疗,降热快,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且大量服用药物具有一定副反应。针刺治疗具有疗效快,治疗范围广和副反应小等优势,临床针刺治疗热病时以经验取穴为主,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故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梳理针刺治疗热病相关原文,从热病病因病机、辨证、针刺治疗和针刺禁忌四方面进行理论论述,为临床针刺诊疗热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内经》中引用早期医学文献达数十种之多,《内经》的许多篇章即为传承和发挥这些古医经之作,其中“九针之经”(亦称《针经》)是《内经》撰著者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古经之一。“九针之经”写成于Ao针、毫针等九种金属针具发明之后,有9篇、60篇和81篇等多种不同的样本。九针的使用,不仅带来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针刺治疗的长期实践中促进了经脉、络脉及俞穴的进一步局长,从而完成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建;对经络的深入认识与把握又推动了脉诊的进步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叶太生 《四川中医》2004,22(11):30-31
从《金匮要略》首篇之“十七句”历代医家争论中得到启示:五行学说论治杂病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的思辨功能,实质是理清病变过程,即针对每行的内外平衡、四种关系,分清主次的治疗过程,在临床运用五行学说指导杂病治疗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gives some comment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from 1 ) selecting acupoints based on seasonal conditions; 2) performing reinforcing or redu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axing and wanning of the moon; 3 ) conduc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and the state of disease; and 4) perform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rosperity or decline of the meridian-qi, which are described in medical book The Yellow Emperor‘ s Internal Classic.  相似文献   

16.
<正>刺络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刺血疗法、放血疗法。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1-2](以下简称《内经》)中,有关针刺治疗的论述,几乎有半数以上是采用针刺放血的。《内经》全书162篇,《素问》有20篇,《灵枢》有26篇对刺络法进行了阐述。其刺络法内容十分丰富,具体而周详,对当下针灸临床仍有指导意义。在此概括整理《内经》论述刺络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脉诊初探     
《黄帝内经》较全面的提出脉诊的内容、部位、作用。根据体征,提出了"十二经遍诊法";"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比较脉诊法"。自《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后,历代医家偶有提倡多部位诊脉,脉诊部位逐渐统一到"寸口",其脉理解释从《黄帝内经》的实证向心证转变,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近现代的研究提示多部位脉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脉诊的扬弃,完善中医体征的内容,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寸口脉求真     
罗化云 《陕西中医》2009,30(6):764-765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脉诊,自从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问世以来,该书被奉为脉学圣典,一直沿用至今。但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来讲,传统的诊脉法有一定的误差,主要表现在关于寸脉的诊断方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医学和针灸学理论的主要源泉之一,《黄帝内经》中关于针灸学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的论述是极为丰富的,对整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笔者对《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法则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针具选择、针刺治疗原则、刺法、针刺得气等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便对《黄帝内经》在针刺法则方面作简要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目诊,是中医望诊中的一部分,为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具有相当的临床使用价值。它可以正确地诊察人体内部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轻重程度,从而确定对疾病的处理方法,并且它还可以预测疾病的后果。这种方法,早在数千年前就已被我们祖国的古代医学家所重视、掌握、运用。和望诊其他方面一样,中医学在这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知识。在《黄帝内经》一书中系统阐述了有关目诊的内容,给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