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科 1996~ 2 0 0 0年 ,共收治足跟溃疡、瘢痕、包块及肿瘤 6例 ,应用跖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 ,获得了外形功能的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2 9~ 4 8岁 ,病变均在足跟部。其中瘢痕 2例 ,包块 1例 ,慢性溃疡 2例 ,肿瘤 1例。皮瓣面积 :长度 3~ 7cm ,宽度 3~ 5cm ,皮瓣血运良好 ,移植的全部成活。经 1~6年随访 ,患足能正常行走 ,无跛行 ,无疼痛 ,皮瓣耐磨 ,未出现破损现象。1 2 典型病例 女 ,4 8岁 ,右足跟底黑色素痣 ,并玻璃刺伤 ,检查 :右足跟底部呈慢性溃疡面 3cm×1cm× 0 … 相似文献
3.
黎鸿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侧表皮部分坏死.9例患者出院时创面均愈合,感染控制无复发,无溃疡及压疮形成.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均满意,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与跟骨间贴附良好,患者无前足底部及足趾发麻,神经感觉良好.结论 由于足底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血供丰富,有益于足跟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为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文丽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16):80-80
足跟处软组织有全身最厚的皮肤及具有缓冲作用的脂肪垫,一旦缺损,修复效果不好,将影响到患者的行走并经常由于摩擦出现溃疡,甚至造成感染蔓延至跟骨,发生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影响患者的生活。用何种方法修复效果较好,结论不一,笔者近年来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黎鸿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40-41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侧表皮部分坏死。9例患者出院时创面均愈合,感染控制无复发,无溃疡及压疮形成。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均满意,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与跟骨间贴附良好,患者无前足底部及足趾发麻,神经感觉良好。结论由于足底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血供丰富,有益于足跟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为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足底内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和(或)跟骨外露13例,皮瓣面积4cmX3cm~9cmX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感觉良好,弹性好,耐磨,未出现皮瓣坏死及皮瓣摩擦破损。结论应用足底内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外形美观、功能良好和较好感觉等优点,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多因严重创伤或者烧伤所致,治疗难度大,修复较困难。自1990年以来,我科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烧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1~58岁,平均28岁。1例因昏倒后火焰热力烧伤。其余4例均为高压电烧伤,高压电电压为1~35万伏特。伤后手术时间为4~20天,平均9天,其中右足3例,左足2例。5例足跟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6cm×5cm~8cm×6cm,皮瓣全部成活,功能良好。手术方法 手术在用止血带下进行,以足底内侧动脉走行为轴心设计皮瓣,根据需要用美蓝… 相似文献
9.
10.
11.
各种外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重要器官裸露 ,如骨与关节、神经、血管、肌腱等裸露 ;一些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在修复及治疗过程中的软组织缺损 ;需要用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以利功能与形态的建立及恢复 ,而岛状皮瓣肌皮瓣具有血运丰富、抗菌力强、移位方便、操作简单 ,不受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64例岛状皮瓣、肌皮瓣在应用过程中的体会。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 ,男56例 ,女8例。年龄为10岁~58岁。深度烧伤42例 (包括电烧伤、热烧伤、热压伤 ) ,其它创伤13例 (包… 相似文献
12.
13.
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皮肤缺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足跟、足底外侧部皮肤缺损18例,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底、趾腹皮肤缺损1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3.5cm×2.5cm~4.5cm×8.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韧耐磨,无溃疡出现,患足可负重行走,功能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自1994年以来,我们用跖内侧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足跟贴骨保痕和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共5例,经随访,足跟功能恢复良好,足弓未遭到损害,肿瘤未复发,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68岁。烧伤后足跟骨贴瘢痕3例,足跟恶性黑色素瘤2例,其中右足3例,左足2例。瘢痕和恶性肿瘤根治切除后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7.Zcm×6.8cm,最小面积5.5cm×5cm。切取厢内侧皮瓣3例,路内侧跟展肌皮瓣2例。皮瓣、肌皮瓣最大面积7.scmx7cm,最小面积5.scmx5.scm。1… 相似文献
17.
18.
19.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的移位修复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几种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的移位修复四肢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方法 带血管蒂的腓肠内侧头皮瓣,尺动脉上皮瓣,外踝上动脉皮瓣,臀上动脉皮瓣修复不同种类的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 除2例皮瓣局部或边缘坏死经上移植皮痊愈,其余全部成活,随访时间2.5~7年,效果满意。结论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组织缺损安全、简便、不吻合血管,成功率高,只要术中仔细分离,对血管主干的损伤机遇很小,多数创面均能达到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20.
颞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鼻缺损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鼻翼、鼻尖端损36例,用额部滑车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鼻部大面积深部组织暴露,、洞穿性缺损和全鼻畸形30例。术后再造鼻外形逼真,皮瓣色泽与周边皮肤相似,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