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全球实施婴儿普种乙型肝炎疫苗、降低接触者的危险性、保证免疫应答损害者中的最佳免疫效果、减少接种次数以及免疫接种作为慢性携带者的辅助治疗等需求 ,促进了对化学合成多肽乙型肝炎疫苗及其送递系统的研究。本文综述合成多肽与其送递系统在诱导抗乙型肝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实施婴儿普种乙型肝炎疫苗、降低接触者的危险性,保证免疫应答损害者中的最佳免疫效果,减少接种次数以及免疫接种作为慢性携带者的辅助治疗等需求,促进了对化学合成多肽乙型肝炎疫苗及其送递系统的研究,本文综述合成多肽与其送递系统的诱导抗乙型肝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一项为时多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疫苗开发伙伴关系协议 ,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 ( IAVI)将资助美国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研制口服艾滋病疫苗。   95 %的新 HIV感染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 ,他们渴求廉价的艾滋病疫苗。因此 ,IAVI将与乌干达卫生部和其他科学院所一起开发并试验这种新疫苗以及其他由IAVI资助的候选艾滋病疫苗。  新疫苗采用弱毒沙门菌将 HIV外包膜蛋白的编码基因送递至人体细胞。后者将基因转译成病毒蛋白 ,帮助机体识别并攻击 HIV。  与病毒送递系统不同 ,细菌能容纳大量有用的 DNA,它们十分稳定 ,生产简便且成本…  相似文献   

4.
DNA免疫接种是免疫预防的新方法。如果免疫原性理想 ,那么 ,这种用编码各种蛋白的裸 DNA进行的免疫有希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免疫方法。为了避免接种疫苗时注射大量 DNA,应对人用疫苗使用有效的基因转移技术。  在疫苗学和基因治疗中 ,使用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重组流感病毒体 (IRIV)作为 DNA的送递系统似为有前途的方法。这种系统具有避免疫苗中含有高浓度 DNA的优越性。另外 ,已证实 IRIV有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这个送递系统的优点是 :以流感病毒血凝素介导与多种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使病毒体内化。接着…  相似文献   

5.
微粒作为疫苗载体,在疫苗投递系统中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从疫苗微粒在疫苗的口服给药、皮内注射给药、呼吸道黏膜直接接种和其他接种途径等四个方面对微粒给药系统在疫苗投递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同时对疫苗微粒给药系统常用高分子化合物进行综述;从单剂量疫苗、新型疫苗、老疫苗新用等方面对微粒给药系统在疫苗投递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对抗病毒感染而言,Th1型免疫至关重要,但由于人们所采用的DNA疫苗种技术的不同,可产生Th1型与Th2型两种不型的免疫,作者运用小鼠模型,通过使用不同的DNA疫苗送递技术研究了抗HBsAg免疫应答,发现将含有CpG的寡核酸免疫刺激剂送递至基因枪介导的pCI/S DNA送递的皮肤区域则可使免疫应答的极性从Th2型免疫向Th1型免疫转换。  相似文献   

7.
微粒系统作为一种基因疫苗的黏膜免疫递送系统,能够增强免疫效果,具有同时诱导系统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产生共同黏膜免疫应答、增加病人的顺应性、降低疫苗推广成本等优点.文章综述微粒系统增强基因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机制、常见的微粒系统、载体材料以及优化微粒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沙门菌作为外源抗原的送递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沙门菌已成为理想的外源抗原载体.此文概述了研发沙门菌载体疫苗所采用的抗原载运平台、Red重组酶系统以及其他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疫苗微粒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疫苗微粒鼻腔给药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疫苗给药系统,具有能延长免疫时间、增强免疫效果、提高病人顺应性等优点。综述疫苗鼻腔免疫诱导机制、常用的微粒系统、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及目前该给药系统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研究开发疫苗微粒鼻腔给药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抗病毒感染而言 ,Th1型免疫至关重要。但由于人们所采用的 DNA疫苗接种技术的不同 ,可产生 Th1型与 Th2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免疫。作者运用小鼠模型 ,通过使用不同的 DNA疫苗送递技术研究了抗 HBs Ag免疫应答 ,发现将含有 Cp G的寡核苷酸免疫刺激剂送递至基因枪介导的 p CI/ S DNA送递的皮肤区域则可使免疫应答的极性从 Th2型免疫向 Th1型免疫转换。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广泛重视研究用作控制疫苗释放的可生物降解的微粒以避免加强免疫和重复接种疫苗。本文探讨了无毒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微粒捕获的卵清蛋白(OVA)抗原对大鼠的免疫原性。将6%PLGA多聚体二氯甲烷溶液与6%OVA水溶液在均化器中制成油包水乳剂,再加入到大量的5%聚乙烯醇中,使均匀以产生水包油包水(WOW)乳剂。在室温中搅拌过夜,然后加压蒸发以形成微粒,离心洗去未捕捉的OVA,冻干备用。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皮下接种不同形式的含100μgOVA:(1)溶于生理盐水,(2)被PLGA微粒  相似文献   

12.
粘膜途径疫苗接种的免疫调节剂和送递系统(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儿童免疫计划要求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作多次注射。口服或鼻内疫苗接种无需针头并能在接种部位诱导免疫力。然而,蛋白质抗原如此接种免疫原性弱,并能诱发耐受,增强对蛋白质或多糖抗原免疫应答的新方法为有效粘膜疫苗的设计展示了新的可能性。本文讨论了粘膜疫苗开发的免疫学原理,综述了免疫调节分子和送递系统在选择性增强粘膜表面保护性免疫应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儿童免疫计划要求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作多次注射。口服或鼻内疫苗接种无需针头并能在接种部位诱导免疫力。然而,蛋白质抗原如此接种免疫原性弱,并能诱发耐受。增强对蛋白质或多糖抗原免疫应答的新方法为有效粘膜疫苗的设计展示了新的可能性。本文讨论了粘膜疫苗开发的免疫学原理,综述了免疫调节分子和送递系统在选择性增强粘膜表面保护性免疫应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动物模型显示了抗疟原虫各发育期疫苗的免疫学可行性,人体研究表明,重组蛋白疫苗能防御同种疟原虫的攻击。然而,该寄生虫惊人的重要抗原结构变异能力阻碍了天然和疫苗诱导免疫力的形成;对合成肽疫苗的大规模现场试验亦获得同样结果。为克服免疫原性差和疟原虫多样性的双重困难,目前正对以DNA疫苗送递的和在痘苗等活载体中的含有各发育期多个靶的复合抗原构建物进行大量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肠溶衣聚合物 Eudragit L1 0 0 - 5 5和羧甲基乙基纤维素 (CMEM)作稳定剂制备新型的聚丙交酯 -乙交酯 (PLG)微粒作为口服疫苗释放载体 ,微粒表面包有肠溶衣以保护蛋白。同时 ,以传统的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 (PVA)制备的微粒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用上述 3种表面活性剂稳定的载有卵清蛋白(OVA)抗原的微粒直径都小于 5 μm,呈球形、无孔、表面光滑。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静态二次离子质谱 (SSIMS)表面分析技术证实 ,3种不同微粒表面分别包有 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  将微粒与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溶液一同培育 ,均可使 3个…  相似文献   

16.
动物模型显示了抗疟原虫各发育期疫苗的免疫学可靠性,人体研究表明,重组蛋白疫苗能防御同种疟原虫的攻击。然而,该寄生虫惊人的重要结构变异能力阻碍了天然和疫苗诱导免疫力的形成;对合成肽疫苗的大规模现场试验亦获得同样结构。为克服免疫原性差和疟原虫多样性的双重困难,目前正在对以DNA疫苗送递的和在痘苗等活载体中的含有各发育期多个靶的复合抗原构建物进行大量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7.
口服疫苗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微粒口服疫苗给药系统、生物黏附和pH敏感给药系统以及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口服疫苗能进入粘膜免疫系统,但易被消比和排泄,增大剂量又可引起免疫耐受性.用丙交酯和乙交酯构成的多聚体(PLG)微粒作为疫苗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并能稳定包被的生物分子.用PLG包被抗原免疫小鼠可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预防嗣后的感染.本文研究了口服微囊化百日咳杆菌菌毛在小鼠中的免疫应答.作者以6~8周龄的NIH雌性小鼠为实验动物,免疫组小鼠分别按下列方案接受单剂10μg百日咳杆菌菌毛蛋白:(1)腹腔注射悬浮于0.5ml磷酸缓冲盐水(PBS)中的6mg PLG微粒;(2)腹腔注射悬浮于0.5mlPBS中的25%铝胶;(3)口饲悬浮于0.5ml NaHCO_3中的6mg PLG微粒.对照组小鼠分别接受:(1)口饲0.5ml含未包被菌毛的NaHCO_3溶液;(2)腹腔注射或口饲悬浮于PBS或NaHCO_3溶液中不含百日咳杆  相似文献   

19.
为说明疫苗口服接种产生黏膜免疫的生理学基础,突出微粒作为口服疫苗载体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了肠系淋巴组织的抗原呈递及黏膜免疫反应特点,并结合肠道吸收屏障,进一步讨论微粒载体经肠道的摄取和转运,阐述疫苗微粒口服接种的研究概况。参与免疫调节的M-细胞和派伊尔集合淋巴结是口服疫苗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采用微粒作为疫苗转运载体,可克服肠道屏障的影响,赋予了口服疫苗以新的内涵,特别是凝集素化微粒在提高疫苗转运及免疫接种效率方面的作用。可见经肠黏膜免疫系统进行的疫苗口服接种,通过微粒载体介导,将实现定位触发和效应放大,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基丙烯酸共聚体微粒早已被用作药物载体,但在注射后常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单核吞噬细胞捕获.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微粒外共价连接单克隆抗体,使这些免疫微球在体外能主动导向.多聚甲基丙烯酸微粒是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和水乳化共聚作用来制备.经纯化后得到直径为0.3μm的微粒,大小分布均匀,每个微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