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HL-60细胞的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L-60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Wright染色法: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VEGF表达采用ELISA法。结果:①经槲皮素处理后,HL-60细胞形态学上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②槲皮素处理后HL-60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③槲皮素处理后HL-60细胞显著降低VEGF表达。结论:槲皮素在体外能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槲皮素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分泌VEGF。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白血病细胞株 HL-60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 HL-60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 MTT 法观察DADS 对体外培养的 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应用 ELISA 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 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VEGF 蛋白的含量;半定量 RT-PCR 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 HL-60细胞 VEGF mRNA 表达水平。结果DADS 对 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0.625,1.250和2.500μg/ml DADS 作用 HL-60细胞24 h 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9±3.34)%,(16.79±2.07)%,(21.30±2.72)%;作用48 h 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93±3.93)%.(22.81±2.31)%,(30.74±2.03)%;作用72 h 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68±2.37)%,(28.54±3.26)%,(36.59±2.37)%,其对 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有明显依赖关系(r>0.9,P<0.01),各实验组随作用时间增加抑制率明显增加(r>0.7,P<0.01);0.625,1.250,2.500 μg/ml DADS 作用 HL-60细胞48 h 和72 h 与空白对照相比均能下调HL-60细胞 VEGF 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的分泌(P<0.01),三个不同浓度 DADS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下调 HL-60细胞 VEGF 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的分泌效果与药物浓度呈相关性(r>0.9,P<0.01)。结论 DADS 能明显抑制 HL-60细胞的增殖;DADS 可能通过抑制 HL-60细胞 VEGF mRNA 的表达及 VEGF 蛋白分泌发挥抗白血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制备困难,来源有限,限制了临床的应用.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人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分离纯化并检测其免疫学以及生物学活性.为后期构建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预成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源.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4/2007-01在陕两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完成.材料:携带目的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克降质粒PUC18-VEGF165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时志斌博士构建,PGEM-T easv 质粒购自美国Promerga公司,原核表达质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DH5 α、M15、JM109菌株由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室保存.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亚克隆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JM109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使用Ni2 -NTA进行蛋纯化.经过纯化获得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亚克隆结果.②重组表达载体pQE30-hVEGF165的鉴定结果.③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④使用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免疫学活性.⑤鸡胚尿囊绒毛膜试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3 000的蛋白,其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蛋白的30%左右,经过分离和Ni柱纯化获得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浓度约为0.2g/L,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鸡胚尿囊绒毛膜试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显示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实验在原核细胞中稳定、高效表达了具有活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为后期预构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源.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研究显示川芎嗪160 mg/L抑制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生长,但其是否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川芎嗪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3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完成.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Wistar雌性大鼠30只. 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川芎嗪143.0mg/kg组,川芎嗪71.5 mg/kg组,分别于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川芎嗪,每组分别设血清浓度20%,10%,5%3组,各组均设重复孔3个.空白对照组10只予腹腔注射0.8 mL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7 d后从腹主动脉取血.川芎嗪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作用观察采用体外培养技术以及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和四氮唑蓝法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①川芎嗪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②川芎嗪动物血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为30只,无缺失值.①川芎嗪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血清浓度分别为5%,10%,20%的川芎嗪143.0 mg/kg组,其吸光度(A)值、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min-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5%0.720±0.024,0.816±0.068;3 340.45±567.7,5 120.84±301.49;10%0.630±0.017,0.798±0.015;2 430.06±265.98,5 225.83±100.10,20%0.765±0.027,0.823±0.031;3 570.45±130.52.5 256.82±183.18].血清浓度分别为10%,20%的川芎嗪71.5 mg/kg组,其吸光度(A)值、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min-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0%0.775±0.023,0.798±0.015;4 571.14±275.39,5 225.83±100.10,20%0.749±0.012,0.823±0.031;3 287.25±144.82,5 256.82±183.18].②川芎嗪动物血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血清浓度分别为5%,10%,20%的川芎嗪143.0 mg/kg组,其吸光度(A)值、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min-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5%0.726±0.004,0.964±0.004;5 760.46±49.64,9 821.82±128.05;10%0.712±0.004,0.933±0.014;5 024.48±100.57,9 052.76±65.19;20%0.717±0.003,0.924±0.004;5 405.45±140.90,9 197.07±169.92].血清浓度分别为10%,20%的川芎嗪71.5 mg/kg组,其吸光度(A)值、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min-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0%0.703±0.005,0.933±0.014;7 526.47±169.21,9 052.76±65.1920%0.693±0.006,0.924±0.004;5 720.09±279.03,9 197.07±169.92]. 结论川芎k143 mg/kg动物血清浓度5%,10%,20%;71.5 mg/kg动物血清高浓度对ECV304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川芎嗪143 mg/kg动物血清3种浓度;川芎嗪71.5mg/kg动物血清20%,10%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的ECV304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α-乳香酸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末同时间后,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及受体Flt-1的变化。[方法]MTT法检测乳香酸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RT-PCR法检测α-乳香酸处理前后HL-60细胞中VEGF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α-乳香酸处理前后细胞中VEGF和受体Fl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α乳香酸在15.0mg/L时在体外能下调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α-乳香酸在体外可以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其作用可能与下调VEGF及Fit-1有关,具有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小檗碱浓度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VEGFR2 mRNA和VEGFR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小檗碱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HL-60细胞周期,下调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金雀异黄素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2/12在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实验室完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缺氧(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体积分数为0.95的N2)2,12,24,36h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该区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细胞用50,100,200μmol/L金雀异黄素和50μmol/LPD98059预处理后缺氧2和24h,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果:①缺氧2,12,24,36h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是正常组的2.6,3.1,8.4,2.9倍(P<0.05,n=8)。②缺氧2h:50,100,200μmol/L金雀异黄素和50μmol/LPD98059可以抑制缺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51.1%,71.6%,79.7%和55%(P=0.01,n=10),蛋白表达分别为(97.00±12.79),(58.85±20.21),(37.93±14.41),(57.83±9.66)ng/L。③缺氧24h:50,100,200μmol/L金雀异黄素和50μmol/LPD98059可以抑制缺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55.0%,78.7%,90.7%和67.2%(P=0.000,n=10),蛋白表达分别为(189.60±20.20),(117.70±21.97),(49.7±13.17),(86.33±12.47)ng/L。结论:缺氧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诱导呈时间依赖性;金雀异黄素可以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抑制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上调。金雀异黄素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也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髓性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KDR和Flt-1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判断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用RT-PCR测定K562和HL-602种白血病细胞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水平。结果 2种髓系白血病细胞均检测到VEGF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HL-60细胞同时表达Fh-1和KDR2种受体,而K562细胞仅有受体Flt-1的表达,未见受体KDR的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检出VEGF的高分泌。结论 VEGF及其受体在髓性白血病细胞表达增高,但不同细胞系VEGF受体表达有差异。VEGF及其受体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并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短发夹状RNA表达载体,检测其对人骨肉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07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试验中心完成。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购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pSilence2.1-neo载体带有U6启动子和neo基因(Ambin公司)。①以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序列5’-GATAACGCGGATACCTTGG-3’为靶点,体外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短发夹状RNA表达载体pSilence2.1-neo-VEGF。②人骨肉瘤细胞MG-63常规培养,消化传代后分为3组:短发夹状RNA载体组转染pSilence2.1-neo-VEGF载体,空载体组转染pSilence2.1-neo载体,空白组无特殊处理。③转染后48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短发夹状RNA载体组VEGF165mRNA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空载体组(0.181±0.010,1.064±0.019,1.052±0.036,P<0.01),而空白组和空载体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空白组、空载体组多数细胞中出现明显的棕黄色颗粒状细胞质着色,而短发夹状RNA载体组细胞着色较淡。短发夹状RNA载体组的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空白组、空载体组[(20.12±2.63)%,(92.45±7.56)%,(91.76±5.26)%,P<0.01],而空白组和空载体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Silence2.1-neo-VEGF可显著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靶向血管的骨肉瘤基因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形成,而RNA干扰技术可高效特异地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实验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化学合成小分子干扰RNA,观察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体外干扰效应。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2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人类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由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朱景德教授惠赠。非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绿色荧光标记的FAMnegativecontrolsiRNA(上海吉玛公司)。②实验方法:选择基因序列号为NM0033761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cDNA序列上的3个位点设计3条不同序列的小分子干扰RNA,并应用BLAST技术排除其他同源基因。采用脂质体法转染U251细胞,以200nmol/L进行转染,以转染非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作为阴性对照组,以未加入小分子干扰RNA作为空白对照组。48h后RT-PCR筛选最佳小分子干扰RNA,将抑制率最高的小分子干扰RNA再分别按50,100,200,300nmol/L进行转染。③实验评估: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法半定量检测浓度梯度下小分子干扰RNA对U251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①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镜下可见胞质内的绿色荧光,同一视野下细胞核呈蓝染,转染效率达95%以上。②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不同序列的小分子干扰RNA以200nmol/L转染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调,以小分子干扰RNA1转染组最为明显(P<0.01),抑制率大于70%,选为最佳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U251细胞转染50,100,200,300nmol/L的小分子干扰RNA148h后,随着转染浓度的升高,小分子干扰RNA1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各浓度转染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可下调16%~73%。结论: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靶基因、化学修饰合成的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 ODN)对人白血病细胞系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VEGFAS ODN与K5 6 2和HL 6 0细胞共孵育 ,采用RT PCR技术、免疫组化方法以及ELISA法观察VEGFAS ODN对人白血病细胞系VEGF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应用MTT法观察VEGFAS ODN作用后的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30 4 )增殖的影响。结果 K5 6 2细胞和HL 6 0细胞经VEGFAS ODN(2 .5~ 15 .0 μmol L)作用 2 4h后 ,VEGFmRNA的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 ,而其表达量不受VEGF错义ODN的影响 ;当加入 5 .0 μmol LVEGFAS ODN作用 2 4h后 ,细胞内及其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水平显著减少 ,其培养上清对ECV30 4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减弱 ,而错义ODN处理组白血病细胞VEGF蛋白水平及其作用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VEGFAS ODN在体外能够抑制人白血病细胞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柔红霉素 (DNR)的分别作用下 ,白血病细胞株NB4和HL 6 0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变化。方法 应用RT PCR法和ELISA方法研究ATRA和DNR分别对NB4和HL 6 0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 NB4和HL 6 0细胞中均有VEGF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ATRA(10 - 5~ 10 - 8mol L)及DNR(0 .0 1~2 .0 0 μmol L)在体外能分别下调NB4及HL 6 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 ,并呈时间(3~ 72h)和剂量依赖性 (r值均为 - 1.0 0 ,P值均 <0 .0 1)。结论 这两种化疗药物除了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或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外 ,还可以通过抑制促血管新生 ,使新生血管减少 ,以发挥抗白血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HL-60细胞)bcl-2、fas表达的影响,探讨细胞色素C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分成六组,细胞色素C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9.375mg/L、18.75mg/L、37.5mg/L、75mg/L、150mg/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的凋亡效应,用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以凋亡为主的HL-60细胞中bcl-2、fas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细胞色素C终浓度分别为0、9.375mg/L、18.75mg/L、37.5mg/L时HL-60细胞是以凋亡效应为主的,bcl-2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着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高而降低,fas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着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当细胞色素C浓度为75mg/L、150mg/L时,HL-60细胞是以坏死效应为主的。结论细胞色素C能够下调bcl-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上调fas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可以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黄芪多糖处理后HL-60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黄芪多糖处理48 h后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用RT-PCR、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15 mg/ml黄芪多糖处理48h后HL-60细胞MHCⅠ类相关蛋白酶A(MICA)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作用48 h后,HL-60细胞在不同效靶比(5∶1、10∶1、20∶1)时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60细胞MI-CA的表达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提高HL-60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提高HL-60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 disulfide,DADS)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VEGF 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作用,并从影响VEGF生成的角度探讨DADS的抗白血病机制,应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VEGF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HL-60细胞中均有VEGF 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与空白对照相比,DADS3个浓度组(0,625,1,25,2,5μg/ml)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和72小时均能下调HL-60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P〈0.01)。3个浓度组间差异显著(P〈0.01),其下调HL-60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效果与浓度相关(r〉0.9,P〈0.01)。结论:DADS可能通过抑制VEGF 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发挥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的bcl-2、bax表达变化的机制,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然后分别用肌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胞色素C浓度为0—150mg/L时,细胞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0—37.5mg/L时,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和明显DNA梯形条带,同时,在该浓度范围内bcl-2表达逐渐减少,而bax表达逐渐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37.5mg/L时,细胞凋亡率增加不明显,但细胞出现坏死。结论:细胞色素C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色素C对细胞周期的作用是将细胞阻滞于G1期,并且细胞凋亡率、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变化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细胞色素C诱导HL-60凋亡可能与bax的激活和bcl-2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指导白血病临床治疗中正确使用GM-CSF。方法:在构建高效表达GM-CSF的逆转录载体N2A/CMV/GM-CSF表达系统的基础上,对转GM-CSF基因和未转GM-CSF基因的白血病HL-60细胞进行研究。结果:未转GM-CSF基因及转空载体N2A的HL-60细胞经Vp16处理后均出现凋亡的特征性表现:DNA电泳呈梯状;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呈现特征性的亚二倍体(亚G1)峰;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可见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Vp16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而GM-CSF能够抑制Vp16诱导的细胞凋亡。以上结果表明,白血病临床治疗中为预防和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而应用GM-CSF时,应谨慎地选择时机,在化疗前和化疗期间不宜使用,以避免白血病细胞对抗癌药物诱导的凋亡产生抵抗而导致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